2018/03/28 09:00

環保產品真環保?消費者生活習慣才是關鍵

王若穎、徐湘芸、羅文妤  / 台北市

【專題記者王若穎、徐湘芸、羅文妤綜合報導】今年年初政府限用塑膠袋新制上路,更計劃於明年限用塑膠吸管。限塑政策頻頻,加上民眾環保意識逐年高漲,各式環保餐具、環保吸管在市場如雨後春筍冒出。但有民眾質疑製造環保產品過程反耗費更多資源。「使用環保產品」等於「環保」嗎?該如何重新思考「做環保」的隱藏成本,找出更適合自己的環保生活?

 

你是否購買多餘的環保產品?

  保險業務經理陳建文八點半準時上班,有時一天工作八小時,約四分之三的時間會在外面跑業務,忙碌生活使他三餐依賴外食。但即便在外用餐,陳建文通常會自備環保筷,「一開始真的是環保,後來用久了也覺得免洗竹筷真的太噁了。」他表示,環保筷是從大學開始養成的習慣,已經11年了。

  陳建文也購買過三副玻璃環保吸管組合,一副包含粗細吸管各一、一根刷子與一個收納的麻布袋。陳建文不喝有珍珠的飲料,所以只用細吸管。但三根細吸管卻只用一次,不是弄丟,就是朋友好心收拾時當作垃圾丟棄。

 使用環保產品真的環保嗎?從陳建文的例子來看,環保筷的使用行為相對環保,但「買環保吸管」這件事,卻意外產生不必要的浪費:三根粗吸管、三根刷子及三個麻布袋。

 

 根據綠色和平與臺灣清淨海洋行動聯盟(TOCA)發表的海洋廢棄物統計數據顯示 ,吸管是臺灣海洋廢棄物種類中的前十名,而TOCA在民國104年光是兩個月的淨灘活動就撿到近1萬2000支吸管,相當於5座101大樓高度。

 環保署民國106年推出「一次性塑膠的減用時程表」。限塑在即,購買各式環保產品的風潮也愈盛行,但環保產品的能源消耗是否為多餘的負擔,引發熱議。

 如今市面上流通著不同材質的環保吸管,不過部分民眾反彈,認為製造出多餘的吸管,將消耗更多能源,反而成了一種浪費。導致環保吸管不環保的主因,不是因產品本身,而是周邊「不需要的」附加產品,以及使用者的使用方式。「多餘、過度的購買行為」或許才是造成環保產品不環保的主因。

 「其實說真的環保吸管真的環保嗎?也不一定吧。」任職於飲料店的高志勳認為,如果不常用,那再環保的吸管也只是浪費,反而要多消耗資源去製作另一項產品。他表示,店內有些客人會不使用吸管,直接喝。

 「當初是看了很多相關的網路文章,才買了環保吸管。」陳建文說在沒有環保吸管前,即使想喝杯飲料,通常也不拿吸管、直接就口,或是選擇寶特瓶裝的飲品。

 

環保產品未被計算的隱藏成本

 市面上流通著不同材質的環保吸管,然而,此舉也引起部分民眾反彈,有人認為製造這些多餘的吸管,額外消耗更多能源,反而成了一種浪費。環保產品不是導致浪費的主因,「多餘、過度」的購買行為,才是造成環境負擔的關鍵。當購買行為生效,單純計算產品材質、製程,已不足以討論環保;提高循環使用率、減少一次性消耗,才是討論環保產品造成的外部性時,更需要被重視的隱藏成本。

環保吸管品牌〈QC館〉為讓每個消費者擇其所需,研發、販售多種材質和款式的環保吸管。 圖/羅文妤攝

 

 首當其衝的隱藏成本,是單一產品的耐用程度。不耐用的產品,會重複耗損製造的能源、資源,在商業考量的生產線上,數字規模更是相當可觀;不耐用的環保產品,有時甚至比一次性用品浪費更多資源,加倍消耗更多環境成本,造成更沈重的負擔。

 但對部分商人而言,在商業考量下必須維持商品一定的使用年限,使商品的耐用度越差越好。原因始於商人多以利潤為優先考量,而提高獲利除了降低製造成本外,產品耐用度差,更可使消費者提高購買頻率,增加收入。因此,材質再環保的商品,在耐用度有限的情況下仍是一種浪費,選購環保產品時,不能單看製造面是否環保,更必須審視其耐用度,才能真正減少它變成垃圾的機會。

 除耐用度外,「原料再回收率」也是討論「環保產品造成的環境成本」時亟需重視的。環保吸管品牌〈QC館〉創辦人朱學傑解釋道:「金屬是一定可以被重複利用的材料,一般垃圾處理時,會以重量區分,重量較重的金屬會被回收。」他表示,這些金屬回收後會變回原料,能夠製成常見的欄杆或其他工業品。金屬材質相較於塑膠,前者可被回收再利用的機率更高。 

面對質疑聲浪,朱學傑回覆:「不用吸管當然更好呀!」做環保是相對的,不使用吸管固然比使用環保吸管更環保,但在消費者的需要不會消失的情境下,使用耐用的環保吸管又比大量使用、丟棄一次性吸管來得環保。因此絕對不是一昧選購貼有「環保」標籤的產品,而是依自己所需選購適當的商品進行使用,才能達到環保產品的價值。

我們實際詢問四家使用環保吸管的咖啡廳後,發現店家原先使用塑膠吸管的垃圾量十分可觀,為了環保並減少垃圾量,才換成環保吸管。更換後多數顧客都給出正面的回應,且以店家長期使用的成本來計算,環保吸管比一次性拋棄的塑膠吸管更加便宜。

 


環保如浮雲 生活習慣影響大

 「雖然知道要環保,但就是沒有那個習慣。」保險業務專員呂易嫺說,生活周遭很容易接收到「要環保」的訊息,例如媒體廣泛報導從海龜鼻孔拔出塑膠吸管的新聞、政府今年推的限塑政策,甚至身邊朋友也出現團購環保袋、環保餐具的行為。

 不過呂易嫺表示,對業務員而言,整天要在外奔波,通常不會隨身攜帶環保餐具,也不方便清洗餐具。「當你看到身邊的人還是在用免洗筷,就會覺得用也沒什麼差。」她表示,工作環境成為她做環保很大的阻力。

 「這件事離我太遠了,就是缺乏一個迫切的動機去做環保。」呂易嫺認為,政府剛推行資源回收時,社會大眾一開始也不習慣分類,直到近幾年才慢慢改善,「這些習慣要靠時間慢慢養成。」

 在木柵市場擺攤10年的李華偉表示,近幾年大家較注意環保,會盡量節省塑膠袋使用。他認為相較自備環保袋的不便利,習慣才是讓限塑困難重重的主因。「會自備塑膠袋或環保袋的,通常都是年輕人。」他指出,老一輩還是會習慣使用塑膠袋,「甚至有時會再多拿幾個回家。」

傳統市場塑膠袋使用量大,顧客通常手提著層層的塑膠袋,購買各式蔬果肉類。 圖/徐湘芸攝

 

 社會上呼籲環保的聲音從沒少過,然而實際行動的人佔整體社會的比例少之又少。畢竟面對遙遙無期的預測,我們總無法感受它的切膚之痛。但若換角度思考,從不違背個人利益的角度出發,讓環保成為一種附加價值,或許能找到新的解方。

 

個人利益當前 環保成附加價值

天橋下一角 自備餐盒的清潔隊員

 建國高架橋下,晚班的清潔隊員曹先生(化名)一來便先戴上手套,與同仁合力把分類好的瓶瓶罐罐、大型紙箱搬上可承載17頓重的巡收車。負責駕駛的同事帶著剛煮開的泡麵,腳踩車子一蹬,鑽入駕駛座,稀哩呼嚕吞下麵後,準備把垃圾載往木柵焚化爐。

 大部分的清潔隊員整理完剩下的垃圾,就約去附近的自助餐吃飯。相反地,曹先生拿出沈甸甸的保鮮盒、鐵湯匙,吃起在家做好的咖哩飯。「要愛護地球!」 曹先生半開玩笑地說自備便當的原因,不過主要考量是自己做的食物比較新鮮、乾淨。

 對曹先生來說,清潔工的生活再累再忙,也不能忽視飲食上的健康。倘若時間不允許,才會掏錢購買外食。

 

小資省錢 警察隊員的必備品

 「我們出外勤時會有便當,但通常不會有餐具。」台北市政府警察局婦幼警察隊員陳惠慈表示,去年台北市政府禁用一次性餐具後,同事在局裡都會準備一副碗筷,外出時也會隨身攜帶環保筷。

 此外,由於店家今年起不主動提供塑膠袋,陳惠慈養成帶環保飲料杯提袋的習慣,「雖然袋子只要一塊錢,但累積起來也是一筆不小的花費。」她提到,如果政府未來限制塑膠吸管的使用,會考慮購買環保吸管。

環保筷是陳惠慈出勤的必備品,自從北市政府限塑後,她現在出門也會帶環保飲料杯提袋。 圖/羅文妤攝

 

粉塵噪音到垃圾 帶飯的單親爸爸

 清晨六點,台北市環保局清潔隊員在站點集合,負責機動組的李超羣開始一天的工作。因為家住深坑,光騎車來一趟就要四十分鐘,所以中午他都自備便當。

 李超羣提到,以前他在工地工作不比現在,沒有電鍋,也沒有置物櫃,所以無法帶便當,甚至有時站著吃五分鐘午餐就草草解決。工人吃完後的木盒便當、竹筷湯匙全丟到一個袋子,不會做分類。現在清潔隊的休息站點有電鍋、冰箱、飲水機,也有置物的空間,早上十一點下班後,可以休息到下午一點半,時間變得寬裕許多。

 「外面隨便吃都要八、九十塊,太貴了。」對於帶兩個孩子的單親爸爸來說,伙食開銷能省則省,李超羣每天早上四點起床,幫兩個孩子弄早餐、準備便當。他說,其他同事羨慕他可以帶便當,「因為自己弄也比較健康嘛!」

 過去基於工地場域空間和時間的限制,李超羣無法帶飯上工。對他來說,自備便當雖比起外食更經濟實惠、健康,卻仍須考慮工作場所的基本環境條件。

李超羣每天四點起床,幫兩個孩子弄早餐、準備便當。從深坑騎車抵達清潔隊站點後,開始一天的工作。 圖/王若穎攝

 

 綜上可知,大眾使用環保品,有時或許不是出於對環境生態的意識,而是綜合安全、健康、金錢與場域等方面的因素,審慎考量後做出的行為;而這些因素在個人利益與成本的權衡下,剛好符合並促成了環保。

 

適合每個人的環保 才是真環保 

 如同呂易嫺與李華偉所說可知,人們對環保的認知,有時不足以改變使用習慣。此時透過外加誘因,如多餘的金錢支出、健康考量或場域因素,使民眾以自身利益與需求去衡量併作出時,進而達到它本身的目的:保護環境。

雖非每家飲料店皆有提供自備環保杯折扣,但對已養成習慣的消費者而言,金錢成本已非做環保的主要考量。 圖/羅文妤攝

 

 以部分商店提供自備環保杯的折扣為例,當消費者認為這項誘因大過於攜帶環保杯的外部成本,就會願意自備環保杯去購買飲品,間接地改變了自身的購物習慣。

 今年起實施的限塑政策,在手搖飲料店須付費才得以獲得塑膠提袋,讓金錢成本影響、改善消費者直覺性索取塑膠袋的習慣,而是審慎思考自己的需要再下決定。「通常狀況允許的話,大家會直接拿著走。」飲料店店員高志勳也提到,近年索取塑膠袋的顧客已經越來越少,今年又因限塑政策,大家更不會另外花錢去買,少了一半以上塑膠袋用量。

 「麻煩」不一定是長期使用一次性產品的藉口,只是習慣的養成仍需其他拉力作為誘因。除改善習慣外,為落實環保而購買環保產品時,消費品更需考慮其耐用度與回收率作為隱藏成本。

 每個人的生活價值觀都不同,適合每個人的「環保生活」也非單一面貌。由此可知,環保並不是二分法,不是用與不用環保產品就是對與錯,更需考量在不同情境、文化背景、生活習慣的差異,並發展出因應對策,才能使環保從遙不可及的高空訴求回歸我們的生活周邊。

新聞來源:政大-大學報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