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的客語保存:科技、媒體與制度共尋本土語言出路

新時代的客語保存:科技、媒體與制度共尋本土語言出路 | 華視新聞

何昀儒、劉書妤、蔡淳宇、楊瑞盈

【專題記者何昀儒、劉書妤、蔡淳宇、楊瑞盈綜合報導】客語嘻哈歌手謝宣圻憶述:「我阿公曾說我六歲前客語十分流利,怎麼長大後卻幾乎忘光了?」他過去曾由外婆照顧,長期沉浸在客語的環境裡,客語成為他的日常。失去說客語的環境後,他也漸漸忘記客語,現在他創作音樂,亦是他學習語言的方式。謝宣圻也說:「現在很多會說客語的年輕人,都是後來尋根去把它找回來,對我而言也是。」

客語迅速流失 世代傳承存斷層

根據客家委員會「105 年度全國客家人口暨語言基礎資料調查研究」顯示,「客家族群」占全台16.2%,推估人口總數為 381.5 萬人,為台灣第二大主要族群。然近年來客家民眾的語言能力卻逐年下降,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人文社會學系教授黃紹恆說:「如果把閩南語傳承的現況比喻成感冒,客語大概進急診了。」

此外,該調查研究也指出,有46.8%的客家民眾會說流利的客語,40歲以上的客家民眾說客語的能力較好,而13-18歲客家民眾只有7.2%能說流利客語。客家委員會文化教育處處長孫于卿指出,母語應從小學習,在家裡也應使用母語。但如資料所示,能流利使用客語的人正在減少,導致家庭失去母語教育的功能。

黃紹恆則認為,客語流失與政府過往的壓抑政策以及台灣工業社會變遷有關。他進一步說明,臺灣人群開始有遷徙現象,農村的居民搬到都市,離開原生環境後,連帶著語言一併消失。他無奈地說:「社會變遷讓我們的母語變成不算有用的社會資源。」

客語納入國家語言 強化校園本土教育

由於政府意識到本土語言流失情況嚴重,開始積極保存本土語言和文化。《國家語言發展法》上路,也期望為本土語言教育帶來改變。過去國小客語課程偏重唸謠或諺語,造成學生在課堂上難以學習實用的客語,許多小學生經過六年鄉土教育,卻連基本的日常會話都有困難,且過去教材缺乏師生與同儕間的互動,不僅無趣也忽略口語訓練。對此,孫于卿說:「新教材也希望能呼應108課綱的(以人為本)素養導向,使課程內容更生活化。」

國家教育研究院則回應,現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本土語言課綱,將相關課程延伸至高中,讓學生在國高中延續語文的學習。而《國家語言發展法》三讀通過後,將客語納入國家語言,相關措施預計於民國111年上路。為因應該法,國教院已研擬國、高中階段的學習重點,目前正細部調整課綱,期盼讓本土語文的傳承與延續更順利。

針對《國家語言發展法》的規定,孫于卿說:「未來任一小朋友要選哪一種本土語言,學校都要開課。」然而,將面臨本土語言師資的問題,以客語來說,客語共有五個腔調,師資的培養與分配將是一大工程。且少數腔調人口若離鄉生活,學生想學習家鄉腔調將有其執行上的困難。孫于卿解釋,少數腔調的師資難尋,可能造成學校教的客語與家中使用的腔調不一樣。

對此,為補足客語師資之不足,教育部允許教學支援工作人員獨立於學校課堂教學。但《國家語言發展法》通過後,政府希望客語師資能由取得合格教師證的教師任教,又為客語師資人力增添挑戰。

客委會推語料庫保存語言 盼結合AI應用於生活

除了新制度上路,客委會也借助科技的力量保存語言。「臺灣客語語料庫」預估111年正式上線,孫于卿表示,最初客委會著手建置語料庫的主因是察覺客語快速流失,「一方面作保存,另一方面是它(語料庫)可以做為未來應用的基礎。」此外,耆老逐漸凋零,導致道地的客語逐漸消失,也促使客委會積極收錄當代客語語料。

語料庫團隊主持人賴惠玲說明,書面語料經數位化轉檔後,由薪傳師(註1)逐一校訂文字,避免在轉檔及校訂過程中,因掃譯筆誤判或人工轉打之闕漏而產生錯誤的內容。口語語料則由人工聽打,並交由母語本腔人士多次校訂,目的在於維持各腔調各自的準確性。

註1:客家委員會為推展客語傳承計畫,給予具備客家文化專長之人員專業認定,賦予客語薪傳師稱號,指具有客家語言、文學、歌唱及戲劇之才能,並取得證書者。
書面語料須經掃譯筆轉檔後,再由薪傳師逐一校訂文字,程序繁雜。 圖/臺灣客語語料庫提供

客語語料庫不僅可應用於教育,未來更希望能運用在語言互譯、長照服務等層面。教育方面,用以保存不同文類和場域使用的客語,協助各校推廣十二年國教校訂課程(註2)。教師在編撰客語教材或設計教學活動時,可利用語料庫的詞頻分析數據,來挑選適當的客語字詞及例句,而語言使用頻率統計也可協助語言教學難易度的分級。

註2:「校訂課程」又稱「彈性學習課程」,由各校以發展校本位特色課程、議題探究、跨領域學習專案或是安排其他強化學生的適性課程為主。

客委會也期待未來能打造客語與其他語言間的互譯。孫于卿闡述,若客語語料庫發展成熟,可將AI技術應用於語言科技,如客語與華語的互譯、語音辨識。賴惠玲進一步說明,未來在長照方面,或許可透過客華翻譯設計醫院叫號服務,讓聽不懂華語的長者能聽取客語服務。

然而,賴惠玲提到,AI技術應用於語言保存時仍有部分限制,最大的挑戰便是「語言的歧異性」。同一個詞彙,人們可透過語境上下文理解該詞彙的意思,但對機器而言,卻難以辨別相同詞語在不同環境下的不同語意。此外,書面和口說語言的結構性差異和口語的非正式性,皆為AI在處理自然語言時需克服的挑戰之一。

客家節目注入新媒體力量 吸引年輕世代關注

除語料庫協助保存客語外,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也促成閱聽人習慣改變,使新媒體興起。而新媒體作為一種新興傳播形式,也為客家語言與文化創造嶄新舞台。為吸引年輕族群關注客家相關事務,客家電視台(以下簡稱客台)於104年底開始與新媒體公司合作,推出一系列YouTube節目,以動畫、真人演出的形式,介紹客家的歷史背景與文化習俗。

客家電視台行銷企劃部經理潘玉玲表示,目前客台收視年齡層偏高,但文化和語言的傳承需仰賴年輕人。過去客台習慣以電視影像,講述客家的文化與歷史,年輕人未必喜歡,潘玉玲說:「我們很重視年輕人這塊,也發現動畫對年輕人來說接受度較高。」有鑑於此,客台希望藉由新媒體契合網路世代的表現手法,讓更多年輕人看見客家相關的內容。

國立聯合大學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教授吳翠松則認為,YouTube等新媒體以活潑的方式吸引年輕族群,能有效推廣其他族群了解客家文化。然他也提到,這些新媒體能否延續閱聽者對客語的興趣仍難定論,恐無法對文化傳承和保存帶來較大效益。

以創作保存自身文化 音樂人望傳承本土語言

新媒體雖能吸引年輕族群認識自身文化,但仍需有主動學習客語的動機,才能使語言有效地傳承,吳翠松說:「要給他一個環境,再給他一個興趣。」他以客家音樂為例說明,有些歌迷非客家人,但因喜愛客家流行音樂,進而想學習客語、理解客家文化。

除政府致力於客語的保存與傳承,近年民間也愈來愈多年輕人投入客語音樂創作。因家中長輩曾叨唸:「現在的年輕人都不會唱客家山歌了!」使客家歌手黃于娟產生學習客語並唱歌給外婆聽的念頭。儘管客語傳承難免產生世代斷層,但他認為現今年輕後輩逐漸投入客語學習,黃于娟說:「自身文化自己都不傳承,更不可能有其他族群的人會幫你傳承文化。」並表示學習語言最快的方法是透過歌曲,希望讓大眾了解客家歌和一般流行音樂一樣好聽,只是使用的語言不同而已。

談及民間力量如何保存客家文化,謝宣圻認為除了將客語納入學校教材,還可透過音樂學習語言,音樂是語言最好的傳承,「要怎麼樣讓大家對客語有認同感,這也是我寫歌的時候一直在追尋的!」他期盼能有更多人投入客語創作,不讓自身語言成為創作的絆腳石。

本土語言傳承危機 藉科技推廣母語

除了客語遭遇流失危機,原住民族語、閩南語等台灣本土語言都面臨保存與傳承的難題。政大民族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王雅萍認為,大眾缺乏本土語言瀕危意識,「其中最危險的就是原住民族語言。」

原住民委員會自88年《原住民文化振興六年計畫》實施後,即著手保存族語。不只客委會建置語料庫,王雅萍說明,中央研究院已完成原住民族語料庫建置,原民會也編撰「原住民族語言線上詞典」,提供民眾線上測驗和跨語族查詢等功能。

王雅萍解釋,目前原住民族語的危機在於會說族語的耆老逐漸凋零,因此原民會致力推行族語薪傳計畫,也就是一對一的師徒制,並提供師徒兩人專職傳承語言的薪資。此外,他們也在特定地區(註3)設置專職族語推廣人員,希望能活化族語。

註3:指直轄市、縣(市)政府、原住民族地區及原住民人口一千五百人以上之非原住民族地區鄉(鎮、市、區)公所。

閩南語部分,國立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教授蔡素娟提及,過去台灣經歷長期「國語運動」,大部分家庭幾乎都不以閩南語和年輕一輩對談,造成閩南語傳承的一大危機。蔡素娟在86年便開始「台灣閩南語兒童語料庫」的語料收集工作,隨後也與該校特聘教授麥傑共同建立「台灣閩南語口語語料庫」。兩個語料庫分別收錄來自嘉義縣民雄鄉14位幼兒在家中的自然言談,及廣播公司的閩南語日常談話性節目,並將錄音語料進行文字轉記,以數位化保存。

相較臺灣客語語料庫,閩南語語料庫建置時間早,科技的支援有限。蔡素娟表示,當時整理語料時,由於語音轉文字仍依靠人工進行,且因閩南語的詞類標記系統至今尚未建置需以人工標記,所以花費的人力與時間極為可觀。他期待未來閩南語語音辨識的AI技術能快速發展,「希望可以減輕人力的負荷,使語料庫的建置更有效率。」

語言為文化基礎 活用於日常為長久之道

「語言是民族的靈魂,語言中夾雜許多歷史記憶,甚至身分認同。」黃紹恆表示,台灣作為一個多元族群與文化的社會,若能彼此互相承認,不同族群間便能更平等來往,落實真正的民主與自由。

藉由實施新制度, 使本土語言更有機會在學校教育與公共場合被使用;而新科技,令語言的保存與應用多了新的可能;新媒體,有助年輕族群更認識自身文化,並加入語言的維繫與傳承工作。

然孫于卿表示,不僅要在學校教育中使用客語,亦要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客語。他提到:「出了校門或家門後,在公共領域與生活當中,也必須要使用,這個語言才會是活的。」吳翠松亦認為,傳承語言最重要的方式為「建構客語環境」,將客語自然而然地融入生活,「比起『單向教學』,『互動』更能學好語言。」

新聞來源:政大-大學報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