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和臻、陳卓希、邱海鳴、江俊緯
【專題記者詹和臻、陳卓希、邱海鳴、江俊緯綜合報導】國立臺灣大學園藝暨景觀學系碩士班畢業的劉育昌,眼睛閃閃發亮地講起他的「青農夢」,他對於有機農業的憧憬,來自大學的課堂。當時,教授甩著畢業學長種植的有機葡萄,直接摘一顆放進嘴裡,說:「這才是真正的農產品。」劉育昌聽完教授的話,當下熱血沸騰,想要種出同樣令人安心的農產品。
「沒有家裡撐腰,真的要看運氣、機率。」他談到幾年前草創時的艱辛歷程,無奈地說道:「收支打平就是真的很好,感謝天、感謝地了。」努力加上運氣,現在的劉育昌逐漸打出個人品牌,收入也慢慢穩定。
但是,並非所有青農都跟劉育昌一樣幸運。同樣是農業相關科系畢業的阿華(匿名),緊握微薄的新台幣3萬元,憑著一股年輕人的衝勁,傾盡所有熱情於農業,作物卻被颱風與豪大雨無情地摧殘,他連續九個月都零收入,「幫人打工賺吃飯錢,大概每天只有100元。」三餐都無法溫飽,他只能收拾包袱,黯淡退場。
夢醒了,迎向青農而來的困境是資金不足、租不到合適的農地、連續不斷的天災、病蟲害、還不出的鉅額貸款等,青農們背負著種種現實的壓力,將自己的人生當作籌碼,奮不顧身躍進深不可測的大賭局。
農業入行門檻高 青農不易尋覓資金、土地
政府過去十餘年積極推動青年返鄉計畫,為減慢農村人口高齡化的速度,祭出許多補助、訓練計畫鼓勵青年回鄉從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以下簡稱農委會)將青年農民定義在18至45歲之間,並且建立青年農民輔導平台,提供技術、資金、土地等資源。而為了協助青農穩健經營,並擴大規模栽種,政府設立「百大青農輔導計畫」,每兩年遴選一次,每次約選出100多位「百大青農」,進行重點培訓。
而青農的類型又可分為農二代和非農二代:農二代指具有農村戶口、80年代後出生的農家子弟;非農二代則有諸多可能身份,像從其他行業轉型務農的勞工,或農業相關科系畢業、選擇從農的學生等。兩者間,非農二代的青農所遇困境更為龐大。
擁有資金和土地是青農成功與否的關鍵。農二代因家族已奠定農業工作基礎,所以技術較好上手,且多數有自家土地,免去尋找農地的步驟,他們投身農務的前期,會比非農二代者順利。身為農二代、高雄市大寮區青年農民聯誼會副會長洪明偉表示,目前青農的數量以農二代為大宗,家裡有農地,通常一、兩年就能立足,「但沒資本的五、六年都不一定站得起來。」
高雄型農(註一)陳葵娟回憶過往,他因一次工作意外導致身體內傷,決定與丈夫從高危險的消防工程事業轉職務農,「剛回來的時候,因為收成不夠家裡開銷,我就把結婚的首飾、金飾都賣掉。」但因承租農地、作物種子、網室的材料等細項皆需費用,使他們剛起步便遇到入不敷出的現象。
註一:「型農」等同高雄地區的青農,是高雄市政府創立的培育計畫。集結生產、加工到品牌產銷的各路青農,組織「型農大聯盟」,以農二代為主要成員,希望延續台灣農業人才。
全職務農需要一定的資本,沒資本的青年多半選擇使用農委會提供的「青年從農創業貸款」,但耕作前幾年難有穩定收入,所以欠債屬於常態。政府因應此狀況提出多方補助政策,像溫網室、農機具和有機栽種等,皆有相對應的補貼。雖是政府美意,但青農並不能真正紓解財務負擔。
為避免種植初期就遭高溫、豪雨侵襲,諸多青農會選擇搭建溫網室。執行溫室農業超過20年的菜農林春生,以種植蔬菜的成本,對青農做初期的耗資分析:一分地面積的溫室造價約200萬,政府補助三分之一,扣除稅額後,實際補助30多萬。還款期限為十年,就算是還沒有穩定收入的青農,扣除補助後,一年也得想辦法還10多萬債務。
百大青農蔡協良補充,青農為了搭建溫室且支付債務,多半需貸款,但貸款需用土地、房屋作為抵押品,「青農會有抵押品借錢嗎?很多人最後都得靠爸媽的老本。」他說道,新進青農前兩、三年不會有穩定收入,許多人撐不到三年就跑掉,剩下的債都是父母幫忙還。
而有家族傳承的農地,青農就不必耗時找地、負擔高額租金。「我算蠻幸運的,這塊地是我爺爺之前在種荔枝的。」百大青農廖學智站在六個足球場大的鳳梨田間笑說。他雖有家庭資源,但初期仍因不熟悉用藥,導致鳳梨遭病蟲害,損失百萬。他分享歷來經驗,大面積栽種考驗技術,高風險使諸多青農卻步,「大面積種賺得多,但賠也都是幾千萬。」
青農以小面積栽種為常態,屏東縣青年農民聯誼會會長陳朝源提出另外一個原因:當今土地資源有限,找地不易,青農難以租到足夠面積的地。然而,就算有大面積租地,青農也難以負擔昂貴租金。以台糖租地為例,承租2甲(註二)地一年的費用為25萬,就算青農沒收入,一個月也得付2萬餘元。
註二:1甲= 10分= 2934坪= 0.96992公頃,範圍約為一座足球場、大型體育館。
陳朝源補充,諸多青農懷抱生態永續意識,投身做有機種植,但適合有機栽種的土地比一般農地更難尋,需考量周邊環境,避免鄰田噴藥後,隨風傳遞造成污染。高雄青農黃宣翡,5年前從程式設計行業投入農業,前年才開始租地、耕種,貸款300萬,承租6.4分地,種植有機蔬菜,「目前還沒有收入,很難熬。」
黃宣翡坦言,種有機蔬菜的收成量較少,但成本龐大,前期要先整地、牽水電、建立生態,將青蛙引進田棲息、增加土壤蚯蚓數量,這些皆是農務的隱形成本。
跳過傳統管道 青農自產自銷提高淨利
青農除了要克服資金問題和找土地,還得面臨銷售難題。百大青農陳育旗解釋,農民主要的銷售通路為拍賣市場和行口(註三),兩者皆為台灣傳統、具規模且穩定運行的銷售通路。農民提供作物後,拍賣市場會依數量或行情定價,所以農民獲得的收益不固定。
註三:果菜市場營業區塊又分為拍賣區、行口區。拍賣區由果菜市場的運銷公司主導;行口則由各個批發店家組成,裡頭攤位名稱就叫行口。
高雄型農洪明偉舉例,高麗菜就是典型價格起伏大的作物,因為種植門檻低,且兩個月就能收成,拍賣市場的收購量也龐大,因此吸引大量農民種植。若收成期碰上好價格,高麗菜量大的農民,可獲益上百萬,「可是賠的話,也是好幾百萬,農業很像在賭博。」
「台灣七成以上的農產品,都是送去果菜市場給行口,給攤販喊價。」身為農二代的洪明偉提到,父母也都採用傳統產銷模式。
隨著行銷意識興起,多數產量不高的青農,會選擇創立品牌,避開拍賣市場的競爭。目前種植2.3甲鳳梨田的洪明偉,在鳳梨農中算是小農,為了避免價格波動,他創立自己的品牌,以網路宅配為銷售通路,產銷到售後服務一手包辦,「我不用給那些盤商操控價格,這樣辛苦比較值得啦!網路產銷的產量還可以小一點。」
自營品牌除了能宅配、小規模販售外,外銷也是主要選擇。種植6甲鳳梨田的廖學智表示,一半的作物會採外銷,因為大面積種植的成本,比起小農來得高、產值穩定,適合大規模通路,以保障固定收入。「不過大面積不一定就賺得多,我朋友全部擺攤自己賣就贏我啦。」他說道,外銷還得扣除抽成,直接面對消費者的行銷反而最有利潤。
廖學智以自身經驗舉例,朋友1甲地的作物,高於自己4甲地的產值。因為朋友全靠自己跑市集銷售,免去通路成本,淨利就相差近兩倍,廖學智說:「自己擺攤價格還不會受限,我賣15塊,他能賣30塊。」屏東青農陳朝源也採擺攤行銷,他認為,自己擺攤販賣雖利潤較高,但耗費的時間和體力也加倍,所以青農得自行評估隱藏成本的多寡。
身為農二代的蔡協良,則是堅守傳統產銷模式。他認為,理想的銷售通路,應該是批發與宅配並行,「但是宅配一開始沒辦法做,要先批發賺錢了,再玩宅配。」如果將作物寄去利潤較低的行口,品質高也可以得到好價錢,下一步再將農產品單價拉高,直銷宅配到消費者手上,更能提高獲利率。
有機產品銷售通路少 品牌經營、作物品質穩定成關鍵
現在青農以小農居多,其中有高比例選擇有機耕作,卻仍在摸索生存之道。根據農委會統計資料顯示,截至民國106年,全台耕地面積約79萬公頃,有機農田卻佔不到1%面積,在農業中只屬極少數,相對地,銷售通路也面臨不夠完善的困境。
「有機的成本高、產量少,放出去的產物,不見得能碰到同等消費等級的市場。」高雄型農劉育昌感慨有機農的現狀,有機農作需要耗費更多人力,種植成本是一般傳統農法的兩倍。從農超過十年的陳葵娟表示,至今都不覺得能穩定銷售,作物價格仍會受拍賣市場漲跌影響,只能加強管控作物品質,拉攏固定客戶,以網路行銷、宅配的方式,維持收入。
政府近幾年積極開拓有機市場,學校團膳經辦阿華提到,現在學校的營養午餐、有機超市等,都能保障有機農的產銷通路。且合作的農民都需簽合約,等同保障農民有固定且穩定的收入,「至少確定我種的東西會賣給誰,不用擔心菜的價格是預期外的surprise(驚喜)。」
另外,透過加工提高農產品附加價值,也是青農產銷的另一趨勢。「怎麼種和怎麼賣都一樣重要。」身兼加工業和通路商的百大青農彭昱融表示,從生產到加工都屬於農作專業,某作物原本一斤50元,但加工成果乾類產品後,一小包就可以賣超過80元。加工後的農產品,不僅能滿足人們喜好,還可串聯產業,使經濟效益提升。
不論選擇什麼產銷通路,青農都須做好品牌經營,以及提升作物品質。目前銷售通路穩定的廖學智提到,他初期投入農業時,也面臨找不到銷售商的問題,「沒有廠商敢要我的東西啊!」經過不斷精進種植技術,有好的作物,並且打出品牌名聲,外銷商才會持續合作,同時也帶來固定的客源。
本科生從農比例低 田間缺少專業人才
想打拼出一塊農地,要面對的不只是農作。蔡協良認為,即使他受過七年的農業教育,卻遠不能稱做從農業「畢業」,「從環境、氣候,再來農藥化學式、有機資材、微生物,再來加工、學行銷,工業行銷、農業行銷。我們現在的農業生物科技,你學得完嗎?」
「自己在時間觀念和技術又還不純熟,應變能力不足,策略、做法也不足。」曾務農失敗的阿華以自身經驗解釋,在農田中實踐農業理論需要一定的磨合期,如何掌握好所學知識,並在適當的時機點運用,對這些本科出身的青農是關鍵。
洪明偉談到,農業科系畢業後實際從農的比例很低,「印象中不到5%。」青年返鄉計畫鼓勵所有背景的青年返鄉從農,卻沒有針對農業本科系學生提供專業工作計畫,以及專為他們制定的誘因,讓許多農業科系的學生寧可去考取公務員,或到生物科技業上班,「政府花了好幾億吧,鼓勵其他行業的人回來務農,農業本科的(學生)卻一直走。」
也因此,大部分青農都是從其他行業轉來,對農業專業非常陌生,再加上沒有上一代給予的土地、經驗,要在農業生存相當困難。對此,青農陳朝源也表示,青農的存活率只有三成多,而現存的青農也有約六成技術「不到位」。
實際上,自95年政府推出「漂鳥計畫」和「園丁計畫」,鼓勵青年返鄉務農後,許多地方都有開設多種農業課程,農委會農業試驗所與各地農業改良所也會指導作物種植方式。洪明偉說明,地方政府開設的課程很多樣,包括找銷售通路、建立品牌等,不是只有種植的教學,而各地農業改良場則開設針對特定作物的短期課程。
但這些課程的內容也常為人詬病沒有與時更新,百大青農陳育旗批評,課程專業度不足,諸多基礎課程與20、30年前教的相同,沒有隨環境現狀改變,參與課程的人多半是抱持交朋友的心態參加。不過,這也反映「上課」是農民互相交流、尋找人脈的地方,除了能與他人交換耕種經驗外,種鳳梨的廖學智以自身為例,他就是在上課時,認識現在配合的內銷通路商,來擴展自己農產品的銷售管道。
然而,除了這些提供給務農者的課程外,台灣卻沒有從零開始的農業人才培育。以同樣面臨農業人口老化問題的韓國為例,韓國為鼓勵青年從農、培育後繼者,從70年代開始推行相關輔導措施,對農學院畢業生、返鄉青農發放低利貸款,以及提供半年的農業課程,也建立三年制的農漁學院。韓國透過正規的農業教育課程,讓受補助的13萬農學院學生,其中九成投入農業工作。
此外,日本栃木縣也成立農業大學,以為期三年、每天六小時的課程,培訓專業的草莓農。相較之下, 102年屏東縣政府也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共同開辦屏東農業大學,設立120小時的初階班、72小時的菁英班,教導欲從農者農業概況、品質管理、品牌行銷等。然而,屏東農業大學並非正式大學,不包含在正規的教育制度之內,因此,難成為吸引學生進入農業的契機。
農業教育需納入經營意識 非執著種植技術導向
回過頭來,除了培育未來的農業人才外,提升現存青農的技術水準也是重中之重。學校團膳經辦阿華說道,政府應該從需求端區分農民,給予不同教導。現在學校提供的農業教育,皆是種植技術導向,像園藝作物、農藝作物、病蟲害管理等課程,缺乏系統分類。
阿華提到,若能重新整合教學模式,從消費者、需求端為導向,可使經營意識更清楚。他舉例,如果學校開設外銷班、團膳班,專門培育某通路的人才,學生畢業後即可掌握通路的門檻,「這批人才就能直接提供給供應商,農民和廠商不是就皆大歡喜嗎?」
除了開設給農民的課程外,政府透過設置交流平台,也能促進農民之間互助互惠。高雄市政府農業局主任秘書梁銘憲分享,高雄型農大聯盟注重農業整合,會將通路、加工、生產線的農民匯聚在一起,讓上下游產業有機會交流,更希望促進彼此合作的機會。
不可否認的是,務農就像在賭博,各自憑運氣,但還是有可以評估自己要不要入行的方式。從工廠作業員轉行務農的型農林料得則呼籲,要評估好自己適不適合當全職農民,「如果你的薪水超過50萬,不要來務農。」他認為,如果薪水低,倒是可以借貸50萬、租一分地嘗試看看。
此外,對於那些懷有遠大青農夢的青年,百大青農蔡協良指出,沒有任何農業背景的人,可以先去當農業師傅(註四),至少每個月會有穩定的收入。他說明,擔任農業師傅除了能夠進農業改良場與農會訓練外,也會接觸到很多農作物的種植方式,在替人耕種時更能認識到不少人脈,為將來自己種田時打下一定基礎。
註四:依據農委會「改善農業缺工措施計畫」,各地農會可以依照需求聘用農業師傅,依各轄區不同作物之農忙時期,靈活調度農務人力協助支援。
蔡協良鄭重地建議想返鄉的青年,蒐集完相關資料後,沉下心來分析利弊,並且釐清完整的流程,算好成本再下決定。「所以,要來當青農嗎?歡迎啊!要死一起死啊!」他調皮地笑說。
新聞來源:政大-大學報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