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結束 消防員的災後心理重建之路

救援結束 消防員的災後心理重建之路 | 華視新聞

林昕璿、吳冠伶、陳嘉怡、徐嘉璟

【專題記者林昕璿、吳冠伶、陳嘉怡、徐嘉璟綜合報導】4月2日,清明連假首日,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讓全台陷入驚詫與悲傷當中。開往花蓮的408次太魯閣號列車,在進入清水隧道前撞上滑落邊坡的工程車,列車隨即出軌並擦撞隧道壁。這起台灣鐵路半世紀以來最嚴重的事故,共造成49死218傷,無數家庭破碎,許多人更留下一輩子的陰影。

不論是生還者或參與其中的救難人員,他們彷如揮別戰場後的士兵,見證災難的殘酷,心理的傷口遠比身上的疤難以痊癒。

「一開始想說比較多人會在車廂裡面,所以也沒想到,我一爬下雙節梯,一個小朋友的下半身就掛在旁邊,看不到上半身……當下才想說,怎麼會那麼嚴重?」回憶起救難場景,花蓮縣消防局特種搜救隊大隊長簡弘丞仍心有餘悸。

事發當天,休假的簡弘丞接獲通知趕赴支援,抵達現場之初,他還不清楚傷亡程度,只見兩節車廂停在隧道口,列車外觀無明顯變形,乘客陸續撤出。直到爬上車頂,進入隧道內其餘車廂搜救,31歲的簡弘丞和不少同仁才驚覺,這可能是他們參與過的任務中,死傷人數最多的一次。

由於列車撞擊力道過於猛烈,許多大體早已殘破分離,被車門等重物擠壓,或被拋飛、散落各處。漆黑的隧道裡,空氣悶熱且不流通,充斥著柴油廢氣與血腥味。深入車廂搜救的過程中,一幕幕震撼場景映入眼簾,消防員為了即時搶救可能生還的民眾,一路目睹殘破不堪的大體。「也沒辦法做什麼,只能再繼續往前。」簡弘丞說。

救災不分晝夜,支撐這群消防員的,是腎上腺素及使命感。當任務結束,先前壓抑的情感瞬間釋放,災難現場的衝擊性畫面卻不自覺在腦海迴盪。這起事故發生後,有消防員見到與自己子女同齡的兒童罹難,深覺人生無常,回家後不禁緊擁、親吻自己的小孩;亦有人因此產生心理陰影,需以藥物或酒精麻痺自我,才有辦法入睡。

408次太魯閣號列車於清水隧道北口發生脫軌意外,花蓮縣消防局特種搜救隊大隊長簡弘丞(前排中)第一時間帶領團隊,進入隧道搶救生還者。 圖/簡弘丞提供
災難衝擊畫面恐致PTSD 救災人員身心照顧成首要之務

當重大死傷意外發生,救災人員往往第一時間抵達現場,目擊毫無遮掩的慘劇。因職責所在,救援當下他們會暫拋自身安危與害怕,全力搶救。然而,從第一線退下後,腦中不斷浮現怵目驚心的災難畫面,可能導致他們罹患「創傷後壓力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曾多次協助災後輔導的心理師黃龍杰指出,人在歷經重大創傷後易出現「驚」驗重現、逃避忌諱、悲觀感想、神經過敏四大症狀,稱為「創傷後壓力反應」(Post-traumatic Stress Reaction, PTSR),一般為暫時現象。倘若事發一個月後症狀仍持續出現,就可能演變為PTSD。此外,亦有少數人屬於遲發性PTSD,約半年後才開始產生症狀。

相對生還者和罹難者親屬經歷的第一手創傷,參與救災的警消、醫護、大體修復師等人,都可能因深度同理協助對象的遭遇,進而產生替代性創傷(註)。民國107年普悠瑪號翻覆意外,一名在第一線檢傷的消防員,隔年疑似就因為PTSD,在分隊內自殺。

註:替代性創傷指非直接經歷創傷的人,透過直接與受害者互動,或長期暴露在創傷的資訊下,出現類似創傷後的壓力反應。

《大學報》關心您,再給生命一次機會。
安心專線:1925(依舊愛我;全年24小時無休)
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PTSD對消防員而言是一種職業傷害,可能嚴重影響他們的職業與社交功能。為維護消防員心理健康,本次太魯閣號救援任務結束後,各縣市消防局即提供救災人員初期輔導資源,如宜蘭縣發放簡式健康量表,了解消防員身心狀況;台北市則辦理心理輔導課程,幫助參與救災的消防員了解適當紓壓方式。

團體課程徒具形式 消防員批成效不佳、增負擔

事實上,不僅這次0402太魯閣號事故案,近年來包含高雄氣爆、復興空難、大型地震等天災人禍發生後,政府常啟動消防員心輔專案。初期多以團體課程等方式,教導心理衛生相關知識。例如103年高雄氣爆事故,5名警消、2名義消殉職,高雄市政府運用各界捐款,開辦71場救災人員減壓團體課程。

但對實際參與課程的消防員而言,市府的美意卻幫助不大,反而是一種「疲勞轟炸」。消防員阿明(化名)如此描述當時的上課過程:

「他(心理師)會來我們分隊,上班的要去,放假的就一起。有時候你上班其實滿多事情的,想休息一下,哇,又要去上課,上完又有業務要做,就覺得一直在塞東西給你。」

阿明的同事阿得(化名)則認為,團體課程成效有限,輔導方式未必適合每個人。此外,真正有需求的隊員更不敢在眾目睽睽下坦露心事。他直言:「公部門的東西你也知道,就是走個流程。」

不僅高雄市消防員反饋不佳,心理師黃龍杰也坦言,常遇到縣市政府安排課程時,未考慮隊員值勤時間,導致參加的是內勤行政人員,而非實際救災人員。原本該為消防員帶來幫助的輔導課程,最後卻徒具形式,難以發揮實質效用。

消防員的職場文化強調集體大於個體,若有消防員產生PTSD傾向,可能因害怕拖累分隊勤務而不敢向同儕傾訴。 圖/吳冠伶攝
災後心理重建路漫漫 心理師盼長期、穩定制度

若消防員患有PTSD卻未被察覺,在執勤時可能因再次接觸創傷源頭,使病症顯現,陷入危險之中。台灣臨床心理學會災難與創傷心理委員會委員、目前服務於中央警察大學的心理師劉瑞楨說,曾有消防員歷經同袍遭受重大傷亡,平時看似正常的他,一衝入火場,卻因過往創傷經驗產生強烈恐懼,逃離現場,使領頭打火的隊員陷入孤立無援的困境。

「那這時候要怎麼評估,或怎麼掌握這些人?」劉瑞楨進一步點出問題。

團體輔導課程只是災後心理重建的第一步,對於疑似有PTSD症狀的消防員,下一步就是轉介心理師諮商。衛生福利部近日便研議,要在三年內投入2000萬元經費,協助0402太魯閣號事故案當事人進行心理重建,扶助範圍除了事故列車乘客、罹難者家屬,亦包含2000名救難人員。目前專案內容雖未完全確定,但初步規劃第一年免費提供一人12次諮商機會。

針對我國災難緊急動員速度,劉瑞楨表示肯定。不過他指出,心理師平時散布在全國各地、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當事件發生才被拉到前線。這樣的災難心理輔導機制,就像古時候的「屯田」制度,雖然召集效率快,但沒有長期穩定的體系。對比消防單位設有特種搜救隊,能在第一時間集結隊員、執行救災任務,心理師每次都需花費許多時間建立團隊默契,先前也常發生每隔一陣子就換一批人力進駐的情形,難有效關懷、追蹤個案狀況。

日常勤務藏風險 EAP難因「傷」制宜

相較現階段多重視重大災難後對消防員身心狀況的影響,如何協助排解日常勤務所積累的心理衝擊也不容忽視。使消防員暴露於PTSD風險下的潛在因子,除重大災難外,平時救災遭遇的事件,如患者當場死亡、同僚傷亡等,皆可能引發創傷反應。

目前我國針對消防員的心理健康協助機制,主要為各縣市政府常設的「員工協助方案」(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s, EAP)。所謂EAP,是由勞動部推動「生活平衡方案」、各地方政府負責執行,設置目的為照顧員工、提升生產力。但其並未區分日常壓力與救災創傷,多數也只是設置員工專線、有時數限制的諮商或課程,因此成效普遍不佳。

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秘書長朱智宇點出,EAP雖有特約心理師給予諮商服務,然心理師未必了解消防員的工作特性,不一定能對症下藥。再者,EAP為被動機制,需經由當事人或主管主動聯繫EAP的專責單位才會啟動,諮商往往無法於創傷治療的第一時間介入。

台北市政府消防局第二救災救護大隊信義中隊永吉分隊消防員、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會員代表楊適瑋認為,政府雖提供消防員心輔資源,但一直以來多以口頭與郵件方式告知,未廣泛宣導。加上大眾普遍對精神疾病污名化,使尋求幫助的消防員卻步,造成EAP使用比例不高。

相較使用常規輔導機制調適壓力,消防員在任務結束後最常見的紓壓方式,便是與同仁交流救災、救護情況。此外,亦有許多人借助宗教信仰,尋求心靈慰藉,「有時候嚇到,收驚完他就覺得好了。」阿明如此談到。圖為示意畫面。 圖/吳冠伶攝
沒有人教我們,一個英雄如何療傷?

消防員目擊過的災難現場比一般人多,常理上心理素質已比普通人強,然而他們也是人,對災難的忍耐程度也有限。此外,大眾常將陽剛、英雄化的標籤貼在消防員上,導致他們多半選擇壓抑內心真實的感受,獨自承受救災工作帶來的龐大心理負擔。朱智宇表示,消防員通常不會向朋友、家人吐露在職場上承受的壓力,缺乏訴苦的對象與心理後盾,「他們主要是怕家人擔心,可是這樣其實是阻斷一個支持系統。」消防員連親近的朋友和家人都不會輕易開口,遑論主動找尋心理師諮商。

「消防員的確普遍是堅強的,但即便是超級英雄,他也應該要有脆弱的那一面。」楊適瑋說。

除了接觸心輔管道的意願不高,在消防員培訓與在職訓練中,也缺乏心理健康相關課程,以致他們面臨心理創傷時,不易察覺與調適。參與此次太魯閣號救災的簡弘丞表示,他在學校受訓的過程中,從未接觸過PTSD相關課程。高雄市一名救護教官也坦言,近幾年雖已有心理衛生觀念宣導,但課程時數依舊很少。

朱智宇建議,可讓心理師介入常規訓練,進一步作為消防員職災預防的一環。劉瑞楨也說,若於課程中納入心理健康的災後重建能力,除自身可以降低遇到事故、災難對心理的衝擊,更能於救災現場安撫慌亂的民眾,「自助也助人。」

當打火英雄成為待救者 心理支持網絡待完備

現行的創傷輔導多以訪談方式進行,相當仰賴消防員與心理師的信任程度。朱智宇表示,心理師若能持續與第一線消防員建立溝通管道使彼此熟悉,定期了解其工作型態,便能降低建立信任關係所需的時間,有效協助處理消防員創傷後壓力。劉瑞楨進一步建議,在分隊設立消防員熟悉的輔導人員,以便持續追蹤、瞭解他們的心理狀況。此外,也需常設專責重大災害後的心輔機構,藉固定編制的人員給予持續與穩定的關懷,並且在災害發生初期分級評估創傷,及時預防後續可能衍生的心理病症。

培育一名消防員所需訓練與師資的投入,往往花費國家近100萬元的支出,加上現有消防人才短缺,更禁不起人力一再耗損。而建立心輔機制的目的,就是希望消防員能持續在崗位上服務。如何建構完善的心理輔導體系,讓守護大眾安全的消防員得到更多支持,是亟待解決的課題。

消防員24小時待命,總是趕在第一時間至現場救援。在犧牲奉獻的背後,若能有完善的心理輔導機制作為後盾,就能使他們更安心地為大眾服務。 圖/吳冠伶攝

4月6日,太魯閣號救援任務暫時告一段落。歷經七小時的工作,簡弘丞交班後回到花蓮市區,已是凌晨4點多。疲憊的他並未直奔家中,而是騎車到附近的便利商店坐坐,望向路口,繁雜的思緒也隨著一來一往的人車逐一沉澱。

待內心平靜後,他緩緩返回住處,並在踏入家門前卸下沾滿血漬的衣物。幾小時前才面臨的生離死別,已恍如隔世。

新聞來源:政大-大學報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