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09 20:00

獵果舖 獵取友善食材

鄭筑勻、林哲瑄

像是一位獵人,獵果舖創辦人古碧玲踏遍全臺各地,獵取友善耕作的作物,直接向農夫購買食材,運用好的食材,讓消費者品嚐安心的外食。

獵果舖創辦人古碧玲(右)與客人對話 。 攝影/林哲瑄
獵果舖創辦人古碧玲(右)與客人對話 。 攝影/林哲瑄

開餐廳是意外

古碧玲大學畢業後,即從事媒體工作,上一份工作是新新聞總編輯。就業期間,曾經開創副業,開設一間小小的咖啡店,「那時就是純粹好玩。」

原本即關注飲食與農業的古碧玲,認識一些從事餐飲業的朋友,在他們的邀約下,四人一同創業。二〇一四年,獵果舖在獵人們的細悉心討論下誕生,希望「吃」能落實到產地。

討論創業期間,古碧玲偶爾自製醬汁,做成沙拉供朋友們品嚐,「他們覺得很適合做三明治。」原本定位在專做外帶飲的公司,就這樣因緣際會結合了輕食;獵果舖的獵人,不只獵取水果,也尋覓友善無毒食材。

「開成餐廳也是意外。」古碧玲表示,本來是很簡單的外帶飲料跟輕食,但其中一位朋友有意開成餐廳,便形塑出今日獵果舖複合式餐廳的面貌。

獵果舖餐廳內部裝潢。 攝影/林哲瑄
獵果舖餐廳內部裝潢。 攝影/林哲瑄

獵果舖  獵取友善食材

獵果舖似狗又似狐狸的店徽,總是提起顧客們的好奇心,牠其實是一隻巴西狼,一種無水果不歡的犬科動物,有著長長尖尖的耳朵、細長的臉龐、大大的尾巴,以及如烈火一般的毛色。一如獵果舖「獵果」之意,獵人到各地獵取友善耕作的水果,汲取果肉與果汁中的精華,化為桌上一道道美味健康的料理。

古碧玲表示,有很多朋友從事農業,透過一個介紹一個,她認識了很多農友。除此之外,她也時常關注農業相關媒體,從中尋找已獲得認證的農夫名錄,再與他們聯絡。

目前她與十多位農友合作,作物包括宜蘭大同的紅肉李、屏東九如的檸檬、屏東枋山的芒果等,還有坪林的台灣藍鵲茶、花蓮舞鶴的茶等等。

獵果舖強調天然食材,因此制服以卡其色的酒袋布製作,搭配墨綠色的T恤,象徵大地的色彩。

製作茶飲的果醬。 攝影/林哲瑄
製作茶飲的果醬。 攝影/林哲瑄

友善環境  永續循環

「這是一個循環。」古碧玲表示,獵果舖提供好的食材,消費者可以吃到好的飲食,同時獵果舖直接跟農夫購買食材,農夫得到好的價錢後,得以繼續拓展,也許農地不夠,可以再去找農地,用好的農法,再賣給下游好的食材。

她說:「選購食材,我們會用無毒的、會用有吉園圃的、會用友善的、自然農法的。」維護自然生態,試圖達到人類與生態環境的和諧與共榮。

獵果舖的菜單上,不見高山茶,也不見牛肉料理。古碧玲表示,不使用高山茶,因為會破壞水土,對環境不友善。高山茶、高山蔬菜的根部無法抓住土壤,破壞水土保持,風災來臨時,容易導致土石流。而飼養牛隻,耗水率大,「除非找到有人養牛可以節水,才有可能考慮。」

獵果舖推出的輕食系列三明治。 獵果舖粉專提供
獵果舖推出的輕食系列三明治。 獵果舖粉專提供

獵果舖2.0

二〇一四年,獵果舖於公館開張,今年年中搬到六張犁。店長林佳叡表示,主要是因為店面關係,新的店面較寬敞,較符合需求。除了遷址之外,更特別的是更新菜單,推出排餐料理,「我們稱自己是獵果舖2.0。」

古碧玲表示,販售輕食的直接成本非常高。時下流行CP值一詞,「一直講CP值,對餐飲業是很大的破壞。」 許多消費者追求以便宜價格買到優良的食材,然而一分錢一分貨,一味追求CP值,會讓想好好做事的人做不下去。臺灣經濟不景氣,價格自成消費者的考量之一,除了尋覓食材,古碧玲也尋求平衡,一個消費者和生產者間的平衡。

她說,在成本與售價間平衡並不容易,每天都是挫折,每天都有各種不同的問題要解決。然而,「要做對的事情,把事情做對。」自己負有社會責任,有一些社會使命,很多人對外食不了解,因此她必須堅持使命,以好的食材,製作好的輕食。

 

延伸閱讀

賣相不佳當令水果 化身美味果醬

當季食材 烘焙家的記憶
藏著思念的愛花果水果乾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這篇文章 獵果舖 獵取友善食材 最早出現於 生命力新聞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