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威翰、陳瑀婷 / 宜蘭縣
陳元皓在小學一年級時罹患骨癌,接受截肢手術截去右腿。單親家庭的他,由媽媽獨立扶養長大,並用心培養他學習游泳。努力不服輸的個性,讓他彌補了身體的殘缺。十一歲時開始學游泳,陳元皓只花了六年的時間,十七歲就成功打破全國身障仰式紀錄,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並綻放光彩。
陳元皓小學一年級與朋友遊玩時意外跌倒,後來感到腿部不適,洗澡時媽媽摸到腫塊,到醫院檢查確認罹患骨癌。六歲的他,當下對於癌症沒有任何想法,並不知道嚴重性,只知道自己的腳生病了。
經歷了十八次化療和六次手術,陳元皓失去了右腿,因為年紀小的關係,當時並沒有過多的想法,只單純的想著自己不能再跑步和騎腳踏車,無法再做喜歡的事。對於回到學校後與朋友的相處,他並不擔心,因為在醫院裡也有許多病友陪伴著他,是持續有與人群互動的,他只希望能趕快回去與朋友一起上課。
陳元皓來自單親家庭,回憶得知兒子罹癌的當下,媽媽邱麗安表示,她只希望元皓趕快痊癒,健康快樂的長大,絕對不可以把負面能量帶給他。當時陳元皓的外婆曾希望到醫院照顧他,但是媽媽斷然拒絕,「如果你來會流淚,那就不要來,我沒有時間同時照顧兩個人。」她說自己很殘忍,但唯有如此,才能全心全意地陪伴在兒子身旁。
除了要收起悲傷的情緒,媽媽更要幫助陳元皓與社會接觸,不封閉自己。為了讓兒子在未來能快速的回歸學校生活,她特別請特教班老師來醫院為兒子上課,同時作息也完全跟學校一樣,在病房裡要七點起床,中午有午休時間,同步接受化療的陳元皓,也曾經反抗過希望多休息,但媽媽告訴渴望回到學校的他,如果你想要好好地融入校園,就必須這麼做。因為當時的堅持,陳元皓重回學校時並沒有花上太多時間適應,這一切要感謝母親的堅持。
小學五年級時,體育老師彭勝宗發現陳元皓在游泳時非常努力的學習,卻因為兩週一次的游泳課程,讓他無法連貫,每次上課都需要重學。某天彭勝宗向陳元皓的媽媽提出了大膽的邀請:「元皓很努力的想學游泳,不如讓他加入游泳隊吧?」媽媽回憶當時表示,自己最初鼓勵元皓練習游泳,只希望能幫助復健,不讓肌肉萎縮,然而能得到這樣的機會,除了驚喜,更多的是感動,因此當然懇求老師,如果他願意的話一定要好好栽培兒子。
因為少了一條腿,打水無法平衡,老師告訴陳元皓要學習控制腰部,來平衡左右擺動。或許是上天的安排,總使失去一條腿,也不影響陳元皓的學習,他快速地學會游泳,並在入隊一年後參加比賽,開啟了他的選手生涯。
第一次參賽,是與眾多國家級成人身障選手競技,出乎意料的是陳元皓竟然拿下了冠軍。媽媽坦言,當時其他選手有意的要禮讓元皓,希望鼓勵這位身障的孩子,就算身體有缺陷,也能游出好表現,讓十二歲就參加成人身障泳賽的他建立信心。這一路上,媽媽慶幸元皓總是遇到貴人,如果沒有他們,或許元皓也無法持之以恆,達到今天的成就。
之所以能不斷的突破自己並奪下無數獎牌,其中的關鍵在於陳元皓不服輸的個性。剛學游泳時,他十分不擅長仰式,但他沒有放棄,反而持續加強,「越學不會的,我就越想克服它。」陳元皓堅定地說著。二〇一六年全國身障運動會,陳元皓只花了六年的學習時間,就打破全國身障仰式紀錄,仰式,反而成為了他的強項。
陳元皓認為自己是個樂觀的人,就算不斷的想著失去了什麼,也無法改變事實,倒不如正面的接受,珍惜自己所有。「我就是外表跟別人不一樣,但是我想做到跟大家都一樣。」義肢看似是輔助身障者行動,但其實還是與腳不同,陳元皓認為在活動上仍不方便。但是在水裡脫掉義肢,卻能讓他更自在的跟正常人一樣,沒有任何限制,這也是為什麼他如此熱愛游泳的原因。
未來,陳元皓雖然並不以成為職業游泳選手為目標,但他希望透過自己的人生經歷告訴這個社會,不管面對再多的挫折,只要肯努力,一定會有好的發展。「身障沒什麼大不了的,我雖然少一隻腳,但是我覺得我就是跟正常人沒什麼兩樣,你們能做的,我也會盡量做到百分之百。」
延伸閱讀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母親灌溉希望 單腳游出不平凡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生命力新聞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