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亦信、張展嫣 / 台中市
一群在父母入監、家暴、隔代教養下長大的弱勢家庭小孩,遇上了願意栽培他們的師母和二哥,也就是眉山教會牧師娘高悉音及其兒子黃仁祈。台中后里的這棟房子,是這三十個孩子的第二個家,他們每天放學就來這邊,種菜、養鴨、做飯、讀書、學琴、打掃衛生,每個人都十分能幹,甚至當小老師教來這裡體驗生活的志工。這裡是「耕水小子」,一個用愛耕耘孩子未來的社會企業。
八年前,台灣基層福音差傳會眉山教會牧師娘高悉音,因為有豐富兒童經驗,接到月眉國小的校長的請求,托她照顧幾個家裡「有狀況」的孩子,高悉音二話不說答應下來。不僅輔導孩子課業,還煮晚餐給他們吃,一直照顧到家人下班來接。得知這個消息,許多家長紛紛把小孩送來她家,最多的時候有將近三十個孩子。
每天都要煮三十個孩子的晚餐,糧食需求量非常驚人。二〇一二年的夏天颱風肆虐,面對過高的菜價,高悉音實在買不下手,孩子們仰賴被吹得歪斜的青木瓜樹度過了三個月。沒菜吃怎麼辦?一個想法在她的腦子裡冒出來:那就自己種菜。
在熱心人士的幫助下,他們在后里租來安置孩子的房屋屋頂,搭建了一個水耕的菜園。所謂的水耕,是用馬達把養液池裡的水打上去,再充分灌溉到每一株蔬菜,不僅單位面積產量大,還不怕土壤污染。高悉音說,一開始做水耕只是為了有菜可吃,卻沒想到這片菜園成為了孩子們最好的教室。
放學後,孩子們要負責照顧這片菜園,人人都有明確的分工,他們學習如何測量PH值(酸鹼值)、EC值(電導度),如何除草除蟲,竟然把菜園打理得井井有條。不久後,種菜的地方從屋頂擴展到了鄰家的土地,如今,孩子們幾乎每一天都可以吃到自己種的菜,甚至還可以把吃不完的拿給其他有需要的人。
一年多前,高悉音的二兒子黃仁祈決定回家鄉,幫助母親一起照顧這群孩子,他也成為了孩子口中的「二哥」。隨著人越來越多,開銷也變大,為了讓孩子有更好的環境,黃仁祈決定發展盈利模式。二〇一六年七月,「耕水小子」社會企業誕生了。
來自台灣甚至世界各地的志工,在這裡和孩子一起進入農場,體驗水耕與農作,維護農場蔬果,大家還會一起搭建雞舍、生態池、香草園、養殖黑水虻的裝置、有機酵素堆肥等。孩子們教給志工耕種的技巧,而志工們也有可以和孩子交換的技能。
而這筆辦志耕農的盈餘經費,除了支付孩子的工讀金,黃仁祈更是用它發展「倍力計畫」,例如,教孩子學攝影技巧、玩木作、學英文、也教他們學設計軟體,希望在他們的生命多新增一些選項,讓他們接觸更廣闊的世界。
其中一項計劃叫「耕水腳蹤」,是要帶這群孩子去旅行。這個想法其實源自於有一天,就讀小五的男孩小猴子(化名)問黃仁祈:「二哥,什麼是捷運?」黃仁祈才發現,孩子們根本沒出過遠門,他們所能到達最遠的距離,就是搭免費公車去一趟豐原。
帶著這樣的願望,今年一月,黃仁祈成功帶三位讀高三的女孩去了一趟蘭嶼,也在當地部落表演,講述耕水小子的故事。黃仁祈也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可以帶所有的孩子一起去旅行,不需要太遠,也許只是去台北,對這些孩子的意義都是重大的。
「這些學習,是真的會在孩子身上發生改變!」黃仁祈感受到這點,是一次他走進屋子,看到小猴子在拼命打鼓,原來小猴子是知道媽媽終於要來看他,想要在媽媽面前展示他學
會了架子鼓,讓媽媽開心。 「這些孩子在這邊能獲得一些東西,他們能端出去和別人分享。」
一天下午,來自香港的志工大珮和三個孩子玩撲克,玩得不亦樂乎,笑聲不斷傳來。但她也許不知道,坐在她左邊的小男孩,三歲時曾被爸爸家暴丟進洗衣機裡面;對面的小女孩,自從她的越南媽媽和爸爸離婚後,就再也沒見過爸爸了。
這棟房子裡的二十八個孩子,八成是來自單親家庭,將近一半是新住民和低收入戶。他們的父母很多都吃喝嫖賭,或是家暴、入監、家庭關係紊亂……如果要把他們的故事拍電視劇,集數大概不輸世間情。
然而,這些孩子卻又和其他同齡孩子一樣,有著天真爛漫的笑容。更讓志工們讚歎不已的是,他們各個聰明能幹。耕水小子里,年紀最大三個女孩讀高中,是負責全部人伙食的主廚。其餘的孩子也各自分工,有的打掃房間、有的擦桌子掃地、有的在廚房幫忙,即使是國小的孩子,拿起菜刀就像個熟練的小廚師。
今年讀高中的劉沛嬴,已經來這裡八年,國小的時候他的腳被大貨車碾過,導致行走有障礙。但在耕水小子裡,他學會了照料菜園、搭建雞舍,還學會了鋼琴、吉他。現在沛嬴把這裡當成第二個家,二哥和師母就像他的親人一樣。
像沛嬴一樣的例子有很多,這些孩子的家庭喪失了教育功能,卻在耕水找到了第二個家。在二哥和師母的影響下,孩子們養成了良好的習慣,更是成長為品行端正的人。高悉音常說:「無論書讀得好不好,是個善良正直的人,就會對社會有貢獻。」
社會上,普遍認為弱勢家庭的孩子很可憐、不開心、找不到工作。也因此,耕水小子是要挑戰大家這種迷思,要告訴大家,這群小孩一樣活得很快樂、很充實,他們的前途也一片光明。
「耕水和外面安親班最大的不同是,我們不只是顧好這群孩子的肚子,我們更耕耘他們的未來!」黃仁祈說,水是一種介質,而耕水的含義,就在於它像一股力量,引導、改變這些孩子的人生。
對於未來,黃仁祈有很多想法,希望開餐廳、開商行、辦沙龍……但,有件事情永遠不會變的:「我們用自己的生命去影響這些小生命,有一天他們長大,也會不斷用自己的故事,以及耕水的故事,去影響更多更多的人。」
延伸閱讀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耕水小子 用愛耕耘孩子未來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生命力新聞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