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11 20:01

廢棄梨梗化身鉛筆 打造「梨」想生活

司徒巧庭、張湘妮  / 台中市

栽植純白百合、鮮黃文心蘭的台中后里區,是台中市的花卉之都,其中仁里社區更是鳥梨、橫山梨等高接梨的大宗產區。接在枝頭上的梨梗,採收期結束後就喪失使用價值,由於農民不知如何處理農棄物,只好將包覆梗枝的牛皮紙袋、鐵絲、梗枝等聚集起來焚燒,卻造成空氣汙染。「梨理人農村工作室」,便把那些大小不一的梨梗枝條,做成原子筆和鉛筆,無用的梗成了可流利書寫的文具。

梨煙筆是由廢棄梨梗所製作,每隻筆都保有自己獨特的風貌。 攝影/司徒巧庭

從大專洄游計畫 做出最有「梗」的筆

二O一五年,就讀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國際企業系的徐振捷,與任芸萱、林羿維等人,參與「大專洄游農村計畫」,暑假期間進駐台中后里的仁里社區。在這個計畫中,梨理人觀察仁里社區六到八月是高接梨的採收期,大人們幾乎忙於農務,沒時間照顧小孩,當時徐振捷一行人想的是如何設計課程,才能為孩子們的童年記憶留下新奇、趣味的足跡。

諾大的藍天裡,頓時多了幾幕突兀的白煙,空氣中也瀰漫著刺鼻的氣味,廢棄的嫁接梨枝燃燒後成了大眾避之唯恐不及的二氧化碳、戴奧辛等有害物質,對徐振捷來說,想為小朋友締造出值得回憶的兒時光陰,但空氣中的廢氣或許才是首當克服的問題。

農民用焚燒方式解決牛皮紙袋、鐵絲、梨梗等農棄物,其中也產生有害空氣之物質。圖片提供/梨理人農村工作室

於是徐振捷與夥伴們,扮演領頭羊的角色,捲起衣袖親自分類農棄物,可以用的鐵絲就重複利用,土色牛皮紙袋拿來做再生紙,至於大小不一的梨梗枝,經過切割、鑽孔後,躍身成為咖啡色筆身的「梨煙筆」,當成商品出售,並從獲利中編列社區回饋金,更培訓在地居民製作梨煙筆,期許帶領農村脫離煙害陰霾。

不忍看到焚燒廢棄物產生污染,梨理人拾起廢棄梨梗,構思出具有環保意義的「梨煙筆」。 攝影/司徒巧庭
梨里人農村工作室拜訪仁里社區的梨農,收集一籃子的廢棄梨梗。攝影/司徒巧庭

「農民根本沒時間去做分類。」梨農陳碧鳳認為,大部門的農人心思都放在梨田上,加上農村人力本就不足,實在無暇費神整理農棄物,而梨理人為廢棄物找到新用途,不僅讓民眾學習友善對待環境,更能善盡社會責任。

剩食利用與避免剝削 醞釀出梨甜果乾

採用梨煙筆為洄游計畫寫下句點,但「梨理人農村工作室」的故事才正要開始。梨煙筆的故事,為梨理人拿下了二O一六年台中市十大伴手禮首獎及農村好物殊榮,此外他們還把賣相不佳之果物,設計成「梨甜果乾」,增加剩食水果的利用機會。

豐美飽滿的梨子,都是農人一點一滴辛勤灌溉的成果,而大盤商開的價錢常常和這些心血不成正比,有鑑於此,梨理人以符合農民付出成本的價錢,收購農夫的辛苦結晶,製作成爽口開胃的果乾,撫平農人憂於被剝削的哀愁。

酸酸甜甜的梨果乾,其中傳遞著善用剩食的理念。 攝影/司徒巧庭

取之於仁里 用之於仁里

用切斷機裁切廢棄枝條後,鑽孔、銑床、上蠟,梨煙筆的原型慢慢地被雕刻出來,但追根究柢最原始的前置作業,還是靠著里民洪政良開著酒紅廂型車,帶著梨理人四處收集農棄物,接著裝袋、尋找執行分類工作的地點。徐振捷坦言,在散村結構的仁里鄉村中,因為有里民的積極協助,梨理人農村工作室的雛型才能完整被描繪出來。

里民洪政良(左二),帶著梨理人在散村結構的仁里社區,挨家挨戶收集梨農的農棄物。 圖片來源/梨理人農村工作室

「看到年輕人來這裡,就把他們當兒子一樣照顧。」仁里社區守望相助隊隊長洪慶裕表示,當了守望相助隊隊長多年,就是盼望大家互相幫忙,團結社區培養地方向心力,如今看到年輕人想要把仁里社區變得更好,當然要挺力相助。

美麗的農村,即使景物依舊,梨景相同,卻從不缺乏礙眼的煙氣,仁里社區需要的是緊密的互助認同。梨理人開始募集民眾拿起麥克風,進行梨園生態旅遊的導遊工作,希望當地人藉由為自己發聲,產生更深入的在地情感,徐振捷說:「希望當起串聯地方的角色。」

號召居民當起梨園導遊,梨理人希望里民從生態導覽工作中,培養社區凝聚力。 圖片提供/梨理人農村工作室
梨理人在仁里社區發展協會舉辦梨煙筆DIY體驗課程,民眾開心合影。圖片提供/梨理人農村工作室

梨煙筆尖的一筆一畫,勾勒出仁里梨園的「梨」想生活,創立至今兩年多的梨里人,日前更舉辦梨煙筆DIY體驗課程,期盼透過課程傳遞環保經濟的價值觀。仁里社區目前已靠著梨果、梨筆,營造形象鮮明的地方特色,徐振捷直言,未來短期目標主要以推廣農產品為主,有朝一日,可以把台灣農村文化特色行銷國外。

採訪側記

採訪當天,是濕冷灰暗的陰天,空氣中幾絲冷冽的氣息,反而凸顯仁里里民敦厚溫暖的熱情。里民洪政良,帶著我們和梨理人創辦人徐振捷,走訪他自家寬廣開闊的農地,品嚐神秘果在味蕾的變化,體驗肉桂在嘴裡化開的清涼,享用滿桌美味的鄉村菜餚,這是仁里社區最樸實的待客之道,也是梨理人在這與里民相處的日常。徐振捷和我們歲數差不多,卻已運用自身力量與夥伴一起幫助社會,同時也與當地里民建立濃厚情誼,這種志同道合彌足珍貴,讓人沉醉。

延伸閱讀

嚐一口吧 裝了農村議題的果醬

稻殼製成環保筷 農村粗糠變成寶

廢料再利用 米大菇食開創台灣循環經濟

青年迴游救文化 用金工扭轉部落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廢棄梨梗化身鉛筆 打造「梨」想生活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生命力新聞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