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1 10:01

用甜點散播快樂 打造公益新態度

蔡湘翊、陳思媛  / 台北市

二O一五年,三三集團創辦人尹又令建立手工皂品牌「三三吾鄉」,結合在地小農與臺東社福團體,訓練喜憨兒製作肥皂。二O一七年八月,延續三三吾鄉的品牌理念和基礎,整合集團的資源,由陳怡帆創辦新的團隊「樂芽Tribake」,以烘焙為主,採用優質小農的食材入料,並請社福團體協助製作,藉由販售糕點餐盒,傳遞更多在地溫度。

用烘焙翻轉社福團體的行銷困境

「隨著年紀增長,我們在社會跟心理上受到的限制也越多,漸漸的被侷限在這些框架中,我想把跟身心障朋友相處後,得到的那份單純的快樂,分享給社會。」樂芽的創辦人陳怡帆在大學時期曾到社福團體服務,她看到身心障礙的朋友們,雖然受到生理或心理上不同程度的限制,卻展現出滿滿的熱情與活力,跟他們互動的時光,不僅創造彼此學習的機會,她也從中找到自己的價值。

從社會服務中獲得的快樂,讓陳怡帆決定以服務社福團體成為職涯發展的方向,另一個原因則來自於她對小型作業所運作的觀察。每一個小型作業所由大約二十位身心障朋友組成,平均配置二至三位教保員和老師,老師們除了帶領學生完成每天的作業,下班還要處理行政作業,在人力有限和業務繁忙的情況,他們鮮少有時間去研發產品,或拓展銷售通路。沒有訂單時,社福團體的勞動閒置情況就容易發生,學生們也缺乏訓練四肢和腦力的機會。

陳怡帆認為大部分的社福團體對於商業行銷方面既沒有專業協助,也缺少經費去研發差異化的商品。「這是個問題,也是個機會,而烘焙這個點子是點燃創業的火花!」除了烘焙是自己的興趣,目前也有許多社福團體有販售自行製作的麵包、蛋糕和飲料。然而,在社會的既定印象中,公益產品在食物的賣相、口味較不具有吸引力。為了解決社福團體在品牌營運的不利,樂芽希望採用台灣當地的食材研發甜品,並將技術轉移給社福團體代工製作,提升產品的附加價值和競爭力,再由樂芽接觸目標顧客進而行銷品牌,讓更多人從甜點獲得幸福感之餘,小農和社福團體也有穩定的工作機會和收入。

樂芽的團隊成員展示成品。成員包含創辦人陳怡帆(中)、共同創辦人周宥勝(右一)、三三吾鄉創辦人尹又令(左一)。 圖片提供/樂芽

串聯小農和社福團體 融入更多在地溫度

樂芽沿用三三集團的資源,從台東開始尋找認同且支持團隊理念的農家。在飲品上,他們找到一家位在更生路上的咖啡館,老闆本身是一位烘豆師,除了販售單品咖啡,也協助台東鹿野種植咖啡的小農,將生豆進行烘焙。老闆認為政府並沒有完整的輔導機制,讓農民大量栽種咖啡樹後,卻不懂得如何保存、烘焙和銷售,另一方面是當地擁有淺焙技術的店家不多,而自己有能力就可以協助烘豆。在食材上,陳怡帆透過朋友的介紹,找到專門製作桑葉茶和池上米蛋糕的農家,也有返鄉的青年農民手作熬煮的百香洛神,最後研發成菜單上的「百香洛神布朗尼」。

樂芽的甜品「香橙瑪德蓮」將台東特產──臍橙入料,不僅賣相好,口味道更好。圖片提供/樂芽

當產品研發完成後,樂芽會將技術轉移給合作的社福團體,共同創辦人周宥勝說,技術轉移包含產品的配方和流程管控都會一併交給教保員或老師,由樂芽舉行培訓課程,老師則會把甜點的製作步驟拆解成學生能夠理解的程度。目前樂芽主要以學校研討會或預購餐盒的訂單為主,因為能掌握訂購數量,並讓小作所有充足的時間準備,再以合理的代工費請社福團體接單製作。

由於烘焙需要烤箱、專業模具和適當的場地,現階段樂芽會尋找有基礎設備的社福團體一起合作,而這些有製作餐飲經驗的學生,對於學習製作甜點也較容易上手,最重要的是,社福團體也願意接受這種新的商業模式。

樂芽會不定期至小作所舉辦培訓課程,帶領師生一起製作甜點。 圖片提供/樂芽

考量到每一間小作所人數不同,而可以工作的學生,其能力也大不相同,周宥勝說:「從產品研發的階段,我們會挑選製作步驟簡易的甜點,也會將使用器材的安全性納入考量。」在指導的過程中,除了必須放慢教學步調,也要具備足夠的耐心,陳怡帆表示:「學生在操作上多少需要輔助,例如切奶油時,我們會從旁示範如何使用刀子,再讓學生練習同樣的動作。」

邀請異業結盟 提升甜品的質與量

為了讓甜點有更好的品質,陳怡帆認為食物的來源很重要,同時也希望提升製作的技術水準。周宥勝透過新聞報導,聯絡上畢業於台大社工系並取得法國藍帶認證的甜點師傅許雅清,雖然許雅清患有先天性的脊柱裂,行動有些不便,卻不影響她做甜點的熱情。目前樂芽計畫透過和許雅清合作,一起開發新的甜點,讓品項更為多元和精緻化。

樂芽會到各個市集蒐集小農自製的食品,例如蘋果鳳梨果醬、紅心甘藷醬等,透過一連串試吃、修正的步驟,開發新的甜品。 攝影/蔡湘翊

未來樂芽將持續推出更多甜點,也規劃把各種單品組合成套餐,陳怡帆希望團隊在產品的研發和製作過程能更系統化,目前研發階段的原料是由成員到台北各個小農市集親自挑選,但是有些食材可遇不可求,例如水果有其盛產季,無法全年供應。因此陳怡帆希望研發能有更明確的程序和穩定的食材供應源。周宥勝則期待能有更多的在地小農和小型作業所能一起加入,因為每間小型作業所的人力並非固定,為了解決偶爾產能不足的情況,他們計畫和其他的甜點店合作,拓展額外的產能,讓產品線的運作更為流暢。

採訪側記

採訪樂芽的日子,剛好是團隊進駐新工作室不久,第一眼吸引我們注意的是擺放瓶瓶罐罐的三層櫃,詢問後得知是從台大綠領市集、彎腰農夫市集購買的手工果醬,創辦人陳怡帆笑說:「有的農家十分熱情,買一袋地瓜附贈一包真空包裝的越光米,還不藏私地分享料理方法!」我想,就是青農對食材的專業與堅持,佐身心障礙朋友參與製作的快樂神情,讓樂芽的甜點更具有人情味。

延伸閱讀

三三吾鄉 打「皂」喜憨兒溫暖故事

「扌合」剩食做甜點 打造美味零浪費

用廚藝回饋社會 為弱勢帶來陽光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用甜點散播快樂 打造公益新態度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生命力新聞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