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8 10:01

科學計畫帶進農田 解決友善小農耕作困境

呂欣玫、李映岑  / 宜蘭縣

近年來許多青年人回歸鄉村,成為「友善小農」,但在不使用任何農藥化肥的情況下,農作物慘遭福壽螺啃食,難以維持生計。因此,「農田裡的科學計畫」誕生了,創辦人林芳儀及陳毅翰以生態學的理念,使用對環境友善且完全無害的方式,有效控制福壽螺的數量,並致力於維持農田裡的生態多樣性,希望糧食生產與自然環境能夠和諧共存。

福壽螺危害問題 開啟農田裡的科學計畫

二〇一三年,為了逃離喧囂的台北,林芳儀及陳毅翰在因緣際會下來到宜蘭縣深溝村,當時,林芳儀的心中一直有個聲音說著:「難道人生就是每天上下班嗎?」因此他們辭去了上班族的工作,決定將重心移到農村,拿起鋤頭,成了農事人家。

原本只是因擔心食安問題,而種了一小塊田生產自己所需的糧食,但當耕作面積漸漸擴大,必須將生產作物當作生活全部的經濟來源時,林芳儀及陳毅翰遇到了友善小農的共同問題 — — 福壽螺的危害。

為了抑制福壽螺,許多友善小農都會使用「苦茶粕」來取代化學農藥。苦茶粕是茶樹榨油後剩下的殘渣,被廣泛使用於有機農業中,雖然苦茶粕對人體無害,卻在抑制福壽螺的同時,也威脅到農田裡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間,對於維持農田裡的生態多樣性相當不利。

福壽螺對水稻的危害相當大,若是不認真控管數量,會造成糧食產量不足,使農民難以維持生計。攝影/李映岑

因此,林芳儀及陳毅翰為了落實友善環境的理念,決定用科學實驗找出抑制福壽螺的方法,他們設計以米糠引誘福壽螺的陷阱,可以大量且一次性地捕捉,比起在田裡來回走動抓福壽螺更省時省力。

關於實驗的進行方式,林芳儀說:「在約三百坪的田中,放二十至二十五個陷阱,我們發現一個禮拜後能除掉百分之五十的福壽螺。」而在連續做了三年之後,福壽螺的數量和第一年比起來只剩下百分之十,也就是說第一年原有兩萬隻福壽螺,現在只剩一、兩千隻,效果相當顯著。

不過,林芳儀等人設計的陷阱,必須在田裡不太有草的狀況下才會有效,即是讓米糠成為福壽螺唯一的食物,因此使用陷阱的時間就僅限於插秧前。同樣使用友善耕作法的小農黃郁穎說:「前幾次用陷阱蠻有效果的,但現在插秧下去了,再用陷阱也不大會有效,還是要人工捕螺。」

「別人可能會認為我們已經發展出一個成熟的技術了,但其實還只是現在進行式。」林芳儀等人正計畫性地改良陷阱及嘗試新的方法,例如思考福壽螺對於大小秧苗的破壞程度是如何等。她進一步表示,福壽螺是一個開始,它讓我們看到友善農業的新問題,未來將會針對更多主題找出解決辦法。

林芳儀貼心的在田邊設置告示牌,提醒附近農民捕捉福壽螺的方法。攝影/李映岑

鳥類保育計畫 農田也是「牠」們的家

農田裡的科學計畫為維持農田中的生態多樣性不遺餘力,除了福壽螺危害問題,林芳儀等人也發現紅冠水雞及白腹秧雞這些常出現在農田中的鳥類,不時會遭到農民撲殺,只因為牠們會無來由的「拔秧苗」。

農民對這些鳥類的危害到底有多嚴重?林芳儀說:「紅冠水雞、白腹秧雞這兩種鳥會習慣去拔秧苗,這邊的農夫討厭到要毒死牠,甚至在撲殺過後把牠們吊在田邊,以殺雞儆猴。」人和動物的衝突,是林芳儀最不樂見的。

因此,他們從二〇一七年開始,將焦點放在鳥類保育計畫的核心問題 — — 「這些鳥真的破壞這麼多秧苗嗎?」,並與台灣大學生態研究所合作,試圖量化鳥類破壞秧苗這件事,希望得出精準的科學數據說服農民。

最後林芳儀等人發現在一百五十塊田中,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田被破壞,而在這些被破壞的田中,也只有極少數的秧苗遭拔除。林芳儀說:「因為農夫對作物非常在意,今天他們看到一隻鳥在田中,就會擔心牠是不是要拔秧苗,誇大了鳥類對破壞的想像。」

林芳儀等人調查了深溝村的一百五十塊田,發現鳥類(圖中為紅冠水雞)拔秧苗對作物的影響是很低的。 圖片提供/農田裡的科學計畫

除了提供量化數據,還必須找出避免鳥類拔秧苗的解決方法,林芳儀等人發現被破壞較嚴重的田區有一些特性,其附近可能長滿芒草或有綠籬,而鳥就喜歡躲在這些地方。

舉例來說,有一塊田從前被破壞得很嚴重,因為其附近有廢棄且長滿了草的芭樂園,後來果園主人把草清乾淨後,就沒有鳥類來危害作物,成功解決了農民與動物之間的衝突。

林芳儀表示,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雖然在短期內對這些鳥類造成干擾,但並沒有危害到牠們的生存環境,表示生產跟環境的衝突其實是有方法可循的。

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即使短期內會影響到鳥類,但並不危害到牠們的居住環境。攝影/李映岑

生態教育從小做起 為友善小農知識紮根

在耕作技術上,友善小農為何會頻頻遇到困難?林芳儀表示,追根究底發現根本沒有人教育他們,因為生活型態的改變,無論是出生於農村還是都市,都沒有受過完好的生態教育,才會在成為友善小農時不知道如何耕作。

像是遠從越南來到深溝村做志工的Frank,他生活在越南農村中,常看到很多水稻田,卻不知道稻米是怎麼種出來的,也別以為深溝村的孩子會到田裡面玩、認識田中生物,要他們脫鞋子下田,竟是百般不願。連在農村裡土生土長的孩子對農田都如此陌生了,出生在其他區域的人又怎麼會熟悉呢?

因此,農田裡的科學計畫帶領深溝國小的孩子們,推動「截然不同」的食農教育。很多宜蘭小學會帶孩子們下田及烹飪作物,來落實食農教育,但林芳儀認為他們缺少的其實是農田的「生態環境教育」。

推行食農教育,教導宜蘭在地孩童農耕知識。 圖片提供/農田裡的科學計畫

林芳儀表示,帶孩子們認識周遭環境才是首要之務,從認識學校前的大水溝(即農村中非常重要的水路系統),到調查水中生物,都能充實孩子們的基礎生態教育,並建立與土地的連結。

而農田裡的科學計畫所實行的食農教育,不僅有好的理念,也確實讓農村孩子與土地有所連結。林芳儀說:「這些小學生一開始怎麼樣都不要下田,只覺得很髒,到後來每堂課都期待下田看水中生物。」看到食農教育能有所成果,林芳儀感到相當欣慰。

轉型成NGO 讓科學計畫得以長久發展

每個環保團體的理念不盡相同,卻也有其相似之處,就是燃燒夢想、拼命去做,經費來源全靠自掏腰包或申請政府的微薄補助。但林芳儀認為如此只是短跑健將,暴衝之後卻跑不遠。因此,她將農田裡的科學計畫視為一場馬拉松,即使十年、二十年後才能看出改變,也要繼續跑下去。

所以,農田裡的科學計畫推動Agri-TOGET計畫,欲轉型成NGO(非政府組織)以創造利潤,再用利潤去研發新技術,或是推廣教育,以走得更久、更遠,而經他們的調查問卷顯示,有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民眾都支持轉型。

農田裡的科學計畫將轉型成NGO,有更多經費以支持技術研發及教育推廣。圖片提供/農田裡的科學計畫

不過,林芳儀擔心當要真正開始推行NGO時,民眾不一定會願意掏出錢來支助,因為消費者可能不了解農作物的隱藏成本為何。

改變觀念 讓消費者和土地產生連結

了解農作物背後的隱藏成本,正是林芳儀欲傳達給消費者的知識,她說:「消費者會覺得農產品應該是便宜的,但這是錯誤的觀念,糧食之所以會這麼便宜,是因為農夫付出了一些代價,而這可能是一般大眾所看不到的。」

關於農夫所付出的代價,首先需考量到人力成本。農夫下田耕作之辛勤,其實是一般人無法想像的,光除草工作就相當費時費力。陳毅翰說:「在雜草發芽前沒有把它除掉的話,等到雜草竄出水面,根發下去了,就要用手一根一根把它拔掉,工作量就會非常的大。」

從捕螺、插秧到除草工作,農民的工作量相當大,陳毅翰就深有感悟。攝影/李映岑

也曾有大學生來到深溝村做志工,當時他們還不了解為何友善農產品的單價這麼高,等到他們實際下田撿了一個小時的螺,各個都腰痠背痛的,才知道人力成本是不容小覷的。更令他們吃驚的是,這一小時撿的三斤福壽螺,頂多只能賣到二十四塊,而田裡的福壽螺似乎絲毫都沒有減少。

因為都市人難以直接連結到種植的土地,才會看不見如此龐大的人力成本,為了要讓消費者改變想法,農田裡的科學計畫今年就嘗試推動全新的「農事體驗活動」,希望結合農夫、科學家及公民參與這三個元素,一方面讓消費者了解生產過程,另一方面希望都市人能走出室內,到室外參與勞動。

這項農事體驗活動最大的特色,是讓消費者在活動結束後,仍能持續關心種植的土地。因此,在農田裡的科學計畫的Facebook上,每兩個禮拜就會實況報導實驗田的後續。林芳儀發現雖然消費者離開了,但還是會持續關注這塊土地上發生的事情,她說:「希望所有人來到這邊產生連結以後,這個連結是會一直存在的。」

林芳儀希望來到這塊土地上的消費者都能與之產生連結,並持續關懷其後續發展。圖片提供/農田裡的科學計畫

第二項農民必須付出的代價,即是環境成本。林芳儀表示,為了保持水質乾淨,要解決病蟲害的問題,若為了降低生產成本,而造成環境衝擊,最終還是會以某種方式回到人類身上,例如食安、水源及土壤問題。

想法的改變僅是一念之間,提升人民購買友善農產品的意願,是當前不容忽視的重要議題。林芳儀再次強調:「農產品不該以這麼便宜的價格去得到,因為我們背後付出的環境成本是非常高昂的,或許這些高昂的代價並不會影響到你現在的生活,但也不能留給下一代來替我們承受。」

最後,讓消費者改變想法購買單價較高的友善農產品,不只讓民眾能吃得安心,也能保障友善小農的生活,畢竟用完全無農藥的方式種植有機作物,必須克服相當多看不見的人力及環境成本。

而在持續改善友善小農耕作困境的道路上,農田裡的科學計畫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希望農夫、科學家與公民能達成共識、攜手合作,為台灣的食安及環境盡一份心力。

林芳儀認為不可輕忽環境成本,即使今天不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也難保下一代不會受到危害。 攝影/李映岑

採訪側記

當初在看他們的粉絲專頁時,就不難看出農田裡的科學計畫很認真的在進行研究及推動許多活動,到了採訪當天即使天氣相當炎熱,對於林芳儀所講每個計畫背後的故事,我仍聽得津津樂道。當說到計畫有所成果時,林芳儀閃爍的眼神至今令我難以忘懷,而農田裡的科學計畫比起死板的研究,更多的是人對土地及田中生物的熱情,希望都市人也能來到深溝村感受田園樂趣。

延伸閱讀

你認養我種田 南澳代耕「好糧」

鹿寮坑里山保育 友善農耕海梨柑

城市中的生態樂園 與蝴蝶和螢火蟲同樂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科學計畫帶進農田 解決友善小農耕作困境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生命力新聞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