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4 20:01

將「蜂」帶回城市中 拉近人與自然的距離

呂欣玫、李映岑  / 台北市

近年來,都市化導致蜂類生存空間受限,使其數量急遽減少,而在蜂類中,又以全世界數量最多的「獨居蜂」最受到威脅,無法有效繁衍下一代。因此,「COME BACK to ME x 城市養蜂」(以下簡稱COME BACK to ME)積極地在都市中創造適合獨居蜂的生長環境,並將「如何與蜂相處」的正確觀念傳達給都市人,希望人們能夠更加重視環境議題。

了解如何與蜂相處 拉近人與自然的關係

我們常聽到蜜蜂、虎頭蜂等社會性蜂類,但其實全世界有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蜂類屬於獨居蜂,牠們並非單一物種,而是具有獨來獨往的特性。以台灣來說,社會性蜂類只有二、三十種,但獨居蜂卻高達一百三十餘種。

相較於社會性蜂類,獨居蜂的生存環境更令人擔憂。社會性蜂類是群體生活,每隻工蜂會不惜犧牲生命保護蜂巢及女王蜂,而獨居蜂終其一生都自己生活,並不懂得反擊以保護自己,「不是所有蜂類都會叮你」,也是COME BACK to ME欲傳達給大眾的知識。

因此,教育都市人「如何與蜂相處」便是COME BACK to ME的首要之務,身為創辦人之一的台灣大學昆蟲系博士王庭碩說:「看到我們的名稱COME BACK to ME x 城市養蜂,會以為我們只有在做城市養蜂,但其實我們真正的意涵是希望拉近人與自然的關係。」希望藉由關心蜂類的議題,來喚醒人們對大自然的重視。

王庭碩表示,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如何與蜂相處,無論大人或小孩都只認識蜜蜂與虎頭蜂,即使在野外看到了,也不一定分得清蜂的種類。因此,COME BACK to ME希望告訴民眾大部分的蜂其實是相當溫馴的,只是要用正確的知識來面對牠。

所以,王庭碩不辭辛勞地到各個社區及學校中演講,希望以親子共學的方式,教導人們蜂的種類及與蜂相處的正確觀念。幸安國小老師林信明就帶著兒子參加大安區錦町社區的演講,他說:「因為兒子喜歡昆蟲就來參加這個演講,也希望獨居蜂能與學校課程做結合,跟兒子一同學習,也是充實自己的方式。」

COME BACK to ME到處舉辦演講,將蜂類知識正確傳達給民眾。攝影/李映岑

獨居蜂旅館計畫 親近自然的第一步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在以演講教育民眾之後,便開始推動「獨居蜂旅館計畫」。而「獨居蜂旅館」是在都市中為獨居蜂打造一個合適的生存空間,讓人人都可以把旅館放在家裡,等待獨居蜂上門居住,藉此實際參與環境議題。

在推動計畫之前,首先要做出獨居蜂旅館的雛型,但在製作旅館的過程中,COME BACK to ME遇到了些困難,因為獨居蜂喜歡住在自然廢棄物中,像是斷掉的木頭、竹子,但一般人不會願意將這些東西放在家中,也是因為在都市中少有自然廢棄物,才會限縮了獨居蜂的生存空間。

關於旅館的製作,王庭碩表示,剛開始設計了一個很粗糙的版本,但在台灣潮濕的環境下旅館很容易損壞,甚至會長其他的昆蟲,後來就改用濕度較低的竹子 — — 柳杉來製造旅館,並加入美學設計,不僅更堅固、耐用,擺在家中也賞心悅目。

COME BACK to ME為獨居蜂旅館加入美學設計的概念,擺在家中相當賞心悅目。攝影/李映岑

而旅館最重要的,還是必須符合台灣獨居蜂的習性,以吸引牠前來居住。王庭碩說:「我們可以發現旅館有各種不同的孔徑,都是依照台灣獨居蜂的習性所設計的,因為獨居蜂有高矮胖瘦,牠會自己來尋找適合其孔徑的房間。」

經過多次改良,終於做出一個完整的獨居蜂旅館,COME BACK to ME首先推動了「教育版」獨居蜂旅館計畫,希望由小朋友來教導大人,以達到親子共學。王庭碩說:「大部分人對蜂的刻板印象是很嚴重的,你突然告訴他這些蜂不會沒事叮你,其實很難讓一般人接受,但是小朋友的可塑性較高,先教導小朋友認識這些相對溫和的蜂,再讓小朋友去教導家中大人,以達到教育的目的。」

而推動教育版獨居蜂旅館計畫的方式,便是開放讓一般的民眾購買旅館,等到有了些營收後再製作更多的旅館送給學校。全台目前已有一百多所學校參與計畫,其中指南國小的旅館已有高達八個種類的獨居蜂住過,學生們不僅熱愛觀察獨居蜂,甚至透過科學方法紀錄下來,是實實在在的學以致用。

COME BACK to ME在旅館中加入透明隔板,方便小朋友觀察獨居蜂。攝影/李映岑

除了將旅館送給學校,COME BACK to ME也與保養品公司Melvita蜜葳特合作,只要消費者達到一定的購買金額,就可免費獲得一棟獨居蜂旅館。王庭碩表示,這不僅能幫助企業落實企業社會責任(CSR),這項合作還是一個公民科學的計畫。

即使消費者在收到旅館時,對獨居蜂依然陌生,但正因為旅館長得很「可愛」,使消費者願意把它放在家裡。而針對公民版的獨居蜂旅館計畫,王庭碩說:「當有一天獨居蜂來住消費者家中的旅館,他覺得可愛就會產生興趣,有不懂時也會來問我們,由此接收到很多台灣原生蜂類的資訊,我們也能從他們的居住環境知道在當地可以看到哪些蜂類,這都是很好的紀錄。」

獨居蜂旅館計畫獲得了顯著的成效,無論是針對教育還是一般大眾的版本,都成功拉近人與自然的距離。有了好的開始,COME BACK to ME也將陸續推動下一個計畫。

COME BACK to ME將旅館設計的很「可愛」,使消費者願意把它放在家中。 攝影/李映岑

幫助農作物授粉 將蜂帶回城市中

COME BACK to ME接著發起「台灣原生授粉者計畫」,希望以蜂類做為開端,陸續向民眾推廣其他台灣原生昆蟲的知識。就台灣而言,許多原生植物都必須靠台灣特殊的蜂類、蛾類等原生昆蟲來授粉,但大部分飼養的蜂類卻多是在清朝和日據時代引入的,因此王庭碩希望能吸引更多原生昆蟲回到城市中。

王庭碩表示,台灣原生授粉者計畫未來希望能擴大到有機農業中,在亞洲將會是一個嶄新的嘗試。雖然農藥殘害使得大量蜂類迅速消失,但對於農業來說,捨棄農藥以留住獨居蜂才是權宜之計。因為獨居蜂不僅能幫助農作物授粉,肉食性的蜂類還可以捕捉害蟲,應用在有機農業中相當有利。

關於計畫的執行,已經有許多友善小農在農場中擺放獨居蜂旅館,藉由獨居蜂幫助授粉;而COME BACK to ME也開始設計吸引其他授粉者的道具,像用一些特殊的誘引劑吸引蝴蝶,或是教導民眾在家中製造植栽等自然場景吸引原生昆蟲,如此也會讓越來越多人嘗試改善生活環境。

以錦町社區來說,附近居民在龍安圖書館的屋頂上設置菜園,並嘗試吸引一些原生昆蟲。社區規劃師陳沅蓀說:「一開始發現有越來越多的蜂類出現,之後便決定在菜園中設置獨居蜂旅館,像百香果便能倚賴蜂類授粉。」雖然計畫才剛在錦町社區中萌芽,但王庭碩希望這項作法未來能普及在台灣的有機農業中。

王庭碩為錦町社區的居民演講,希望菜園結合旅館的做法能普及在台灣的有機農業中。 攝影/李映岑

就如同組織名稱COME BACK to ME,台灣原生授粉者計畫同樣希望蜂可以自己回到這個城市,而不是硬性的飼養牠。當人們漸漸重視環境議題,城市也慢慢培養起適合獨居蜂的居住環境後,獨居蜂就會回到城市與人和平共處,不只拉近人與自然間的距離,更可能連帶喚起人們對其他環境議題的重視,屆時,COME BACK to ME的理念也就圓滿達成了。

採訪側記

在採訪COME BACK to ME前,其實一直對「蜂不會沒事來叮你」抱持著半信半疑的態度,也是採訪時才知道,原來我唯一認識的蜜蜂,竟是全世界蜂類中的少數,而在聽了王庭碩的演講後,對於蜂的種類及習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演講時他帶了許多獨居蜂的標本給大家看,看小朋友紛紛用好奇的眼神盯著標本,覺得十分可愛,更能體會關心環境議題是要從小培養的道理。而COME BACK to ME的確花心思用大眾最能接受的方式,推廣獨居蜂議題,在看到可愛的獨居蜂旅館後,自己也想擁有一棟了呢!

延伸閱讀

不畏政府財團施壓 勇敢為「樹」發聲

紫斑蝶保育行動 喚起台灣人土地關懷意識

以「綠洲」串聯 挖掘被遺忘的美麗水文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將「蜂」帶回城市中 拉近人與自然的距離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生命力新聞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