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07 20:01

難民如廁再也不困擾 輕鬆隨便「袋」

劉德苓、林妤瑄

畢業於實踐大學工業設計系的古捷宇,深受近年難民潮影響,設計出「Safe Cloak」女性隨身廁所,入圍金點新秀年度最佳設計獎。他希望能讓女性難民能在安全且舒適的情況下如廁,同時藉由自己的設計,讓更多人看見、注意到這些被埋藏在大議題之下,卻確實在發生的困境。

深受啟發 女性難民的悲哀

古捷宇畢業於實踐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目前還在當兵役期中,任職區公所替代役。有鑒於近年難民潮急速增加,受緬甸羅興亞難民事件影響,意識到女性難民們遷徙在外「處處不便」的事實。使用露天公廁讓她們隨時曝露在危險之中,到偏僻的地方則更加危險。為此,他決心要設計一款可以讓女性難民安心在外上廁所的產品。

他說:「世界各地到處都有難民,可能是氣候難民、或者是敘利亞那種政治難民,那我就覺得說不定我們以後可能也會是難民。」為此他將自己畢業作品目標的設為針對難民現況進行調查、思考許多設計樣版。他自掏腰包與打版兼製作師簡郁庭合作,最終完成「Safe Cloak」,一款以袋子為原型的女性隨身廁所。

古捷宇與簡郁庭兩人於實踐大學校門合影。 攝影/林妤瑄

方便使用 輕巧設計

Safe Cloak標榜的是讓女性即使在不方便如廁的環境,也能舒服安穩地進行大小便。為了難民遷徙方便,整體以輕便的材質打造,因應天氣使用防潑水的布作為主要選擇。袋子的上半部分放置遮蔽全身的長型衣物,下半部分則是便器,兩者用拉鍊固定在一起。

便器的構造基本上跟尿壺一樣,內裡是空心的,唯一不同的是它有上下兩個開口。便袋上半部分是內含磁鐵的兩片矽膠片,利用磁鐵吸力固定。矽膠片能讓使用者臀部與便袋緊密結合,避免灑濺,同時方便後續的收拾;下半部分則設計旋轉式開口,清理時,從上半部灌入的水可以與穢物自開口排出。

此產品主要針對穆斯林女性設計,使用者需要先取出包包中的長型遮蔽衣,披在身上,衣服上有通風孔以及窺孔;接著取下掛在包包下方的攜帶式便器,放在後臀部的位置,進行排泄動作。最後按照原來的步驟將遮蔽衣物收回,並把便器固定回原來的位置,帶回清洗。

多次磋磨 反倒成專家

古捷宇說,其實一開始並沒有立刻想到「袋子」這個概念。他一直都是以尿桶的形式去設計思考。他構想了很長的一段時間,希望能把整個產品的規模做到最小,讓難民們攜帶方便。後來才突然想到利用「袋子」去做便器:袋子能重複使用、輕巧攜帶,慢慢改良設計、延伸功能,盡力思考出如何讓使用者更加方便如廁。

遺憾的是,他沒辦法親自到當地視察狀況,當時在設計過程無法真正了解難民的生活習慣以及當地實際情況,只能不斷地搜查相關資料,進行推測、修改觀念以及設計的構想。加上他自身並不會打版和縫製,無法製作成品,要等合作的製作者下班後,才能做更進一步的更改,確認自己的構想是否可行。

負責打版和製作的簡郁庭不是服裝設計系出身,僅憑興趣學習縫製,因此在打版上遇上了很大的困難。即使完成仍不滿意,兩人不斷地找適合的材質去修改,總共製作了四個版式。簡郁庭説,她印象最深刻的是某天做完已經凌晨六點,而她九點還要繼續上班,彷彿體驗設計系的生活,讓她感到充實的同時又覺得有點可怕。

古捷宇與簡郁庭和產品介紹影片的合照。 攝影/林妤瑄

不停下腳步 為更多人發聲

古捷宇說,他希望能讓更多人因為看見自己的設計而去關注相關議題,不是單純地看過報導就忘記,這世界上還有某個角落正在遭遇我們無法想像的痛苦。他表示他的老師曾說過:「如果你設計一台筆電,你現在的消耗對最近環境的影響如果是佔六十%,如果你在設計的時候能讓這六十%減低五十%的話,影響就會差很多。」他期許自己能朝這個方向前進,設計出更好的產品。

古捷宇認為產品不一定要量產、有可能無法馬上讓難民實際使用,但是他希望藉著不斷提升產品的知名度,讓更多人意識到這些難民的困境,不是看過報導就忘記這些事情。目前因為還在役期當中,只有藉著不斷參加比賽讓大眾看到他的設計,但未來他仍會繼續朝工業設計發展,希望成為工程設計師。對於設計抱有使命感的他,除了增進設計能力之外,也不會放棄初衷:希望能讓自己的設計關懷人群、推廣社會文化,幫助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

Safe Cloak產品照。 提供/古捷宇

採訪側記

此次採訪收穫良多。受訪者年齡跟我們相差不大,整個採訪過程不會太過嚴謹,不僅可以很輕鬆地跟兩人進行對話,受訪者們也樂於與我們分享他們的故事。寫完報導後,才意識到自己的確會很容易遺忘社會上的議題,認為那些事情跟我們毫無關係 — — 然而,就跟受訪者所說的一樣,總有一天,我們也有可能會變成難民。關注社會議題與事件勢必是未來趨勢,希望總有一天,我們也能成為對這個社會有貢獻的一員。

延伸閱讀

穿梭和平與戰爭中 李濠仲定位媒體新角度

光腳的愛麗絲 啟動女性內在力量

婦權醒覺協會 捍衛女性權益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難民如廁再也不困擾 輕鬆隨便「袋」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生命力新聞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