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佩瑄、許芷瑄 / 桃園市
「控隆、控隆⋯⋯」南北往來的火車運載人潮與貨物,這裡是緊鄰鐵軌的「中壢五號倉庫藝文基地」。曾經,它是日治時期儲物的倉庫,隨著昔日鐵路運輸發達而繁盛,也隨著之後公路運輸普及而沒落。自嘲桃園是「藝文沙漠」的劉醇遠,從小生長在這裡,學成後付出實際行動改變家鄉的藝文環境。他號召年輕人進行文史調查,意外發現五號倉庫的歷史並承租下來,整修後的倉庫就此變身為展場和劇場等多功能藝文基地。
「桃園藝文陣線」理事長劉醇遠,從台大戲劇系畢業後便決定返鄉。他曾在文化局當了四年的約僱人員,雖然接觸許多藝文工作,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仍然是他心中的本意。二〇一四年,劉醇遠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創立桃園藝文陣線,透過發行《實況中壢》刊物、舉辦小旅行、展覽和市集,致力於在地藝文活動的深耕。
二〇一五年,團隊進行文史調查,發現中壢火車站附近有許多正在整修的日式文化建築和一整排的鐵道倉庫,更在因緣際會下得知其中一間作為東南亞餐廳的「五號倉庫」租約到期正在招標,剛好餐廳老闆因為生意越來越不好做而放棄投標。團隊有感於桃園沒有什麼年輕人能夠推廣藝文活動的場地,便決定承租倉庫,改造成「中壢五號倉庫藝文基地」。
日治時期鐵道運輸非常興盛,火車站是運送肉品、米、茶、糖的重要樞紐,一九三九年建造的五號倉庫就是存放貨物的地方。公路普及後,鐵道逐漸失去運貨的功能,一間間倉庫在時代變遷下,轉作停放機車、堆放雜物和餐廳等用途。承租五號倉庫後,「如何維護並保存建物」便成為團隊首要課題。
「我們第一件事情不是想倉庫能拿來做什麼,而是我們要怎麼讓它變成一個可以使用、不會看起來像廢墟的空間。」劉醇遠說,倉庫本身是木造建築,打通東南亞餐廳留下的隔間後,發現全部都是輕鋼架,幸好拆除後木頭還在,不像有些倉庫已經因為漏水全部改成鐵皮。整修過程中他們也發現輕鋼架包覆住木頭,水氣和熱氣全悶在裡面導致受潮,木頭構造越來越糟糕的情況下,倉庫漏水問題也越趨嚴重。
「屋頂有三根梁柱脫離原本結構稍微下陷,我們發現後跟台鐵局反映,他們說要修就要自己籌措費用。」團隊在資金吃緊的情況下,面臨是否退租的抉擇,劉醇遠說:「已經號召志工整修三、四個月了,中壢也難得找到這種可以作為文化資產的建築,如果我們繼續租,讓它恢復原貌還能做出一些成績,或許就能把一整排倉庫都保存下來。」團隊決定放手一搏,把初衷擺第一、不去想資金問題,希望改造後讓大家知道倉庫的歷史外,也期盼能引起更多對鐵道倉庫、桃園藝文環境的重視與關注。
團隊除了面臨租金和整修費用的壓力,「翻轉中壢人對藝文消費的觀念」更需要實際行動。劉醇遠說,大家願意花錢買東西、吃東西,但參加藝文活動時,很多人就不覺得需要掏錢消費,因此團隊也努力推廣「藝術是有價的」觀念。
同時身兼「陳家聲工作室劇團」行政總監的劉醇遠舉例,以往劇團在台北演出時,因為大家習慣藝文消費,便覺得看演出買票很正常。前陣子劇團回來桃園推票時,遇到一位阿姨說「參加市政府辦的活動不用錢,為什麼看這場戲就要付兩百元?」,劉醇遠用淺白的比喻向阿姨說明:「劇團營運有成本,這是我的工作,如果今天是妳的小孩從事藝術相關工作,妳會不會支持他、會不會花錢看他的戲?現在如果妳願意支持的話,我們也是做這樣的工作,大家將心比心一下。」
在桃園努力推廣藝文消費、發展藝文環境的同時,也有很多人開始注重並用行動支持。今年七月在基地舉辦的「第三屆回桃看藝術節」,邀請前兩屆的創作人、藝術家和十幾組表演藝術團隊來參與,並首度執行五十元門票收費制。劉醇遠說,一開始還擔心沒人來,令人開心的是大多數人都很支持付費進場,「覺得桃園人很可愛,桃園也是蠻有希望的。」
今年六月倉庫重啟營運,正式成為藝文基地。開幕當天就舉辦社區居民一同參與規劃並結合中壢文創品牌的蕃薯市集,吸引兩百多人參與,之後陸續有展覽、藝術演出、講座、工作坊和市集等活動,更在十月成為桃園第一個由民間倉庫整修的黑盒子劇場。除了推出三檔戲劇,也和文化局合作執行「藝術綠洲計畫」,推廣「劇團也能在非制式劇場空間演出」的概念,突破場館的限制和疆界,讓空間有更多不同的運用和想像。
有了劇團進駐演出,基地也舉辦「演出前台人員培訓」,劉醇遠說,原本擔心大家沒有興趣,出乎意料地有十六人報名,有學習表演藝術的學生和從事相關行業的人,也有想在桃園看表演的退休阿姨與在台北藝文展場當志工的人。他們透過培訓學習如何服務民眾、完成展覽和活動,「這些都是教育的機會,接下來劇團演出時他們就要上場了,變成正式的前台人員、重要的藝文工作者。」
「我們不希望大家來中壢就是走馬看花,調查這麼多在地的歷史後,能不能讓中壢變得更好玩?」劉醇遠說,除了藝文教育和推廣,團隊也致力於打造良好的中壢印象,在基地成立幾個工作小組。「旅壢」透過小旅行讓大家知道中壢還有中平路故事館、老街溪畔新勢公園、仁海宮等特色景點;「澗仔力製造所」與在地職人和店家合作,曾和布莊、鈕扣行等老店一起開發多功能帆布包,也製作插畫地圖讓民眾逛中壢時知曉更多不為人知的老店;「番薯市集」串聯在地手作品牌,更打破場地侷限,在舊市場和倉庫舉辦,未來還計畫去河邊和廟埕;「角礫」則是團隊在距離基地不遠開設、結合咖啡館與藝文展覽的空間。
「大家願意關心、支持、消費,桃園就不會再是藝文沙漠。」劉醇遠說,桃園還有很多年輕人也在為藝文環境努力,有人持續發聲和行動就會深耕。像是龍潭的「菱潭街興創基地」,是兩位青年將當地廢棄十四年的舊市場重新改造,成為提供民眾創業舞台的文創市集;龜山的「曹家洋樓文化基地」,則是原為一九二七年落成的「曹家洋樓」,二〇一六年由一群志工進行文史和老屋修復,重新開放為舉辦講座、工作坊等基地。「雖然每天都充滿挑戰,也不知道幾年後我們會在哪裡,但只要桃園藝文陣線和倉庫在的一天,只要桃園各地年輕人繼續做下去,有行動就會有累積,我們會做得更踏實。」
採訪側記
採訪當天下著雨,從中壢火車站出來右轉,走過一間間停放機車的店家,不到兩分鐘,五號倉庫的手寫招牌映入眼簾。倉庫內因為天色不佳而昏暗不已,正當我們苦惱於拍攝光線不足時,穿著花襯衫、瀏海梳成小包頭的劉醇遠特地跑過來,「這邊的東西都可以用,看你們要怎麼喬拍攝位置。我幫妳們開鐵門,光線比較夠。」訪談的後半段,一次更換攝影角度的空檔,劉醇遠拿起腳邊一瓶小罐裝的咖啡,「你們慢慢調,我也來喝一下哈哈。」縱使眼皮因工事繁忙越趨沉重,仍不因疲累中斷採訪,言詞一樣地清晰,一樣傳達著他一直以來堅持的初衷。
延伸閱讀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藝術青年洄游 再生中壢鐵道倉庫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生命力新聞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