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雅婷、蔡雯如 / 台北市
走進「甜裡開始」,便可以看到林佳箴在吧台與店裡忙進忙出,她自如的動作與沖泡咖啡時的流暢性,讓人不敢相信她是一名視障者。「我相信我們身心障礙的朋友,不是只有大家看到的這樣而已,我就是要推翻大家對身心障礙的刻板印象。你願意給我們一個平等的機會,一個友善的環境,我們都可以不一樣。」林佳葴除了開設咖啡店以外,也持續幫助、教導身心障礙者的多元就業,將甜裡開始開放給想學習餐飲服務的身心障礙者。
由於幼兒時期的摔傷,造成林佳箴的眼睛得到外傷性白內障,只得摘除渾濁的水晶體。她帶著失去對焦能力的雙眼,直到十八歲時,眼睛突然病變,使得視神經嚴重萎縮,視力下滑到零點一以下。「醫生跟我說,我的眼睛可以用到四十歲,就非常了不起了。」回憶起當時,林佳箴仍記憶猶新,聽完醫生的話,她想,對於接下來看不見的人生要怎麼辦?
當時她所就讀的環境工程科需要反覆做實驗、寫報告,所以眼睛是相當重要的,念及此事,林佳箴毅然決然地休了學,踏入了工作的路途。前前後後她在美商賣場的西式餐飲部、涼麵店工作過,也跟其兄姐合開過泡沫紅茶複合式餐飲,林佳箴甚至做過直銷販售健康食品。
這些工作經驗讓她體悟到很多不安定的元素,像是做直銷工作時,需要到外面跟客戶對談,但因為眼睛的不方便,到了陌生的地方時,她時常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於是林佳箴決定設置一個定點,讓他人來到定點尋找自己,因此便於二〇〇九年時,開設了「甜裡開始」咖啡店,踏上了學習咖啡的路程。
在學習咖啡時,林佳箴無法理解明眼人教導她咖啡的方式,像是對方會跟她說,將蒸氣棒放在牛奶表面,便能打出濃密的奶泡,但是林佳箴的左眼只剩光覺,右眼也剩不到零點零一的狀態下,她沒有辦法看出牛奶的表面在何處。但是她聽到了關鍵的「滋滋」聲,林佳箴便知曉她只要聽到這個聲音,便可以製作出奶泡。
除了依靠聽覺輔助之外,她也應用了觸覺來補足視覺上的不足。林佳箴會將器具摸得透徹,了解器物的形體、操作方式,以及與其他器物的關聯為何。例如她會摸出一台咖啡機的構造,知曉出咖啡粉的地方在哪裡、咖啡粉會如何落下、一次咖啡粉的量會落下多少等等。
設立甜裡開始之後,陸續有媒體前來報導視障者開設咖啡廳一事,使其知名度漸漸傳播出去。約在四、五年前,台北市立啟明學校邀請林佳箴到學校演講,她表示,她在面對身心障礙孩子們的過程中,發現他們對於未來是相當無助且茫然的,林佳箴便燃起了一種使命感 — — 她想幫助這些孩子。
「我身為身障者,也身為一家店的老闆,這兩個角色,我是完全的感同身受。」林佳箴說明,身心障礙者在外尋找工作時,因為外在看起來的不方便,讓他們有極大的可能被店主拒絕。為此,她想提供一個友善的環境,以及一個平等的機會,讓身心障礙的朋友有一個多元就業發展的場域。
林佳箴表示,她歡迎每個身心障礙者前來店內學習,而目前到甜裡開始學習的主要為視障者。為了教導身心障礙者,她發現她沒有一套系統化的教學模式,所以去考取了國際咖啡師執照,在準備的過程,以及考試途中學習到如何去教導身心障礙者。
在教導的程序上,第一步會讓身心障礙者先在外場工作,目的是為了讓他們在還不會製作餐飲的狀況之下,先熟悉店內的環境,了解桌椅之間的擺放位置,才能無障礙地行走在內。外場的工作大致學會了之後,林佳箴才會讓身心障礙者來到內場學習餐飲。
此外,林佳箴表示,在教育訓練身心障礙的朋友有分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為技術,由於每個人的障別都不一樣,即使同為視障者,個別的視覺狀況亦不相同,而且林佳箴摸索出來的方式不一定適合學習者,但是她説,「我至少可以讓他省下我曾經走過的那一段冤枉路。」
在教學的時候,林佳箴會陪著學習者,經過兩者之間一再的討論後,找出適合他的學習模式,若是碰上困難,便找出應對的解決機制。林佳箴也坦言道,她所耗盡的成本以及心力遠比一開始所想像的還多。
在成本方面,原物料是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耗損的成本之一。例如視障者在學習時,只能透過手去摸索周遭事物,在填咖啡粉時,因為無法看見,致使咖啡粉大量落在桌面上,於是林佳箴為了解決原物料的一再消耗,也為了能讓視障者能夠上手,她找了克服的輔助機具 — — 接粉器,使用接粉器得以讓咖啡粉可以落在機具上,不至於浪費。
第二個教學層面則是心理。林佳箴說明,身心障礙者其實很大一部分限制於自身心裡,而不願意跨出那一步迎接挑戰。而在不管是餐飲還是咖啡的學習過程中,一定會不停地遭遇挫折,「這條路其實是很辛苦的,你要先有健全的心態,你要願意突破你自己,去挑戰。」林佳箴的任務便是在這樣的過程中,強健身心障礙者的心理。
來到甜裡開始已有兩年多的辛秋燕,是一名視力值為零點零三,且有色弱以及畏光的視障者。當初她對餐飲服務一竅不通,單純懷抱著一顆想學習甜點的心來到甜裡開始,而如今,她已是能在店內獨當一面的店員。
林佳箴說道,辛秋燕的轉變,是她這些年推動視障者多元就業的很大力量。除了學會餐飲服務以外,辛秋燕從前怕生的個性也漸漸改善。辛秋燕表示,從前她不敢跟陌生人對談,也沒有想要去突破內向的自己,但來到甜裡開始之後,明顯感受到自己的改變,「在這裡的話跟社會比較有聯繫,變得比較敢跟人接觸。」
經營甜裡開始已快十年,林佳葴在經營過程中加入了自己看待身心障礙者就業的想法。可是對於咖啡店的現狀,她覺得尚有許多想要變化的方向,都受限於資金不足而暫時難有作為。
她想要擴大店面,讓店內的環境可以更友善,利於行動不便的人進出,構成無障礙的環境。另外,林佳葴希望可以購入更好的器材,像是現在店內仍使用舊型的磨豆機,需要先自行秤重,若是引進定量磨豆機,就可以節省學習的時間,讓身心障礙者更快在工作學習中獲得自信與興趣。
林佳葴期望提供友善的工作環境與用餐環境,甚至可以結合像是身心障礙的音樂,讓客人來到店內時,能感受到不一樣的氛圍。這些想法來自於店內客人給予她的回饋,讓她感覺到她的作為有著社會影響力,「希望可以把這件事情做的更好,結合更多的力量,讓看不見也是一種力量。」
採訪側記
到達甜裡開始時,看到兩個人很自如地在店內穿梭進出,調製飲品或是接待方面,感受到她們對待餐飲的要求。在採訪的過程中,就像與林佳葴與辛秋燕聊天一樣,她們很自在地與我們分享自己的感受以及對身心障礙者就業的想法,也數度被她們的堅持以及努力所感動。真切期盼,大眾對待身心障礙者的刻板印象能夠消除,其實他們努力起來,跟一般人所做的事比起來沒有什麼兩樣,甚至可能做得更好。
延伸閱讀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從「甜裡開始」 打造身障就業機會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生命力新聞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