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再生 眺港書店的社區共讀

老屋再生 眺港書店的社區共讀 | 華視新聞

李宥辰  / 台東縣

「當你來到這邊看到了甚麼,又讀到了哪些故事,每個人都能在同個空間寫不同的故事。」台東縣心驛耕新協會劉炳熹牧師說。眺港書店坐落於東海岸漁村小鎮成功,是全台少見的兩層樓日式木造建築,經過協會的老屋活化後,現在不僅是成功鎮歷史的見證者,更成為鎮民們生活中不可缺的藝文場所,大小朋友都能夠在此享受在知識間遨遊的時光。

前首長宅第再到診所 承載歷史的日式老屋

老屋第一位主人是日治時期新港支廳長菅宮勝太郎,當年雖接獲上級調職命令,但不願離開新港,決定辭職並在自己奉獻大半輩子的漁村過完下半生;而書店名「眺港」之意,亦取自於菅宮勝太郎總是在二樓陽台眺望自己一手所建之新港漁港,紀念這位於任內完成市區重整、港口興建的功臣。

時光快轉,國民政府黨來台之後老屋被收走充公,在一九四六年由高端立醫師所購,改建為高安醫院,高醫師對於屋內木造外觀並未做太大改建,將獨有的日式建築保留下來。

高安醫院經營至一九九五年歇業,隔年由新港教會接手,無奈緊鄰海邊多次遭受颱風摧殘,木造架構也逐漸不堪負荷,二O一四年開始由教會募款進行小部分修復,展開一系列的再生計畫。

眺港書店,東海岸少見的日式木造老屋。 攝影/李宥辰

不只是重建 從內而外的老屋再活化

「幾年前颱風損壞之後,我們就開始去思考一棟歷史建築能夠怎樣被修復,但在修之前得先去想它的功能是什麼,不是只去修好外觀這麼簡單。」劉牧師認為,最重要的是讓這棟屋子所承載的故事散播出去。第一年在老屋內舉辦介紹成功歷史的展覽,第二年開始則是與台東知名獨立書店「晃晃」合作,將老屋轉變成為小鎮內第一家二手書店。

老屋歷史演進圖。製圖/李宥辰

劉牧師說,透過書店的模式,一方面能夠讓鎮民繼續來認識老屋所帶來的故事,另方面也能透過書本的流動,繼續為老屋修繕募資,更重要的是為整個地區帶來以往所沒有的文化氣息。

「老屋的歷史本身就跟城鎮的歷史連接在一起,以這一個藝文中心做為思考的出發點,書店的腳色也蠻適合在這個小鎮扮演這樣子的一個媒介。」劉牧師說,要讓已經習慣電子產品的現代人重新拿起書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剛好本身屬於平時就會舉辦許多活動的教會團體,多年來都持續在舉辦社區活動,藉由活動讓老屋的空間成為鎮民們熟悉的一部分,長久以來對於書店的親近感就會油然而生,劉牧師認為,這才是真正有意義的老屋活化。

台東縣心驛耕新協會劉炳熹牧師。攝影/李宥辰

如何重拾書本 急不得的共讀之路

在隔代教養情形嚴重的台灣鄉村,老一輩的人將小朋友的照顧責任完全交給電子產品的情況,可說是屢見不鮮,其中成功也不例外;現今漁業情況不比以往,當整個台東縣都在面臨人口外流的情況時,由成功出走的青壯人口比例勢必會更高,也因此老年人口與小朋友自然成為書店在推廣活動時的主要目標。

除了以小朋友為主的共讀活動,讓家長能藉由閱讀拉近與孩子的距離,對於長者也規劃了許多活動,如繪本閱讀、老照片分享與手工藝教室,讓這些老爺爺老奶奶能接觸自己較沒機會認識的事物,再進而引導他們分享、思考自己的故事,讓自己經歷過的歷史繼續傳承下去;同時也會有小朋友和家裡的長輩一起來參加,能夠藉此聽到自己過去不曾聽過的歷史,對於長輩們能夠有更加深刻的認識,文化的延續也會在一個個的故事中產生。

劉牧師說,當他們開始共讀活動後,有一次遇到一位彰化來的爸爸,牽著孩子來到書店,爸爸對孩子說以前自己住在成功,這邊是一間醫院,然後掀起袖子指著手上的疤痕,說是在這裡縫的;那個時候就體會到,當我們把這個空間保留下來,世代間的對話就會因此產生。

「共讀這件事情,除了說閱讀書本本身之外,還有所謂『一個故事』的閱讀,也就是說當他來到這個空間,他看到什麼、讀到了怎麼樣的故事,每個人感受到的都不一樣。」劉牧師認為,共讀的概念必須要以更大方向的角度去思考,並不是強迫人們坐下來,共同翻開書本就叫做共讀。

劉牧師表示,共讀本身是我們所有的人怎麼參與在這個空間,去寫屬於各自的故事;就如同教會舉辦小朋友的暑期營隊,假日也會有社區關懷老人家的活動,每一個不同年齡層的鎮民都藉由參加活動,與老屋產生連結,進而發生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讓每個人都能夠去讀到自己以往不知道的故事,或是自己提筆寫下新的故事,而這個過程並不只限於文字閱讀,如那位彰化來的父親與孩子的對話,故事在彼此間的話語中流動,這也是一種共讀的方式;當我們營造出一個地區的文化交流後,這才真的叫做社區共讀。

眺港書店致力於社區共讀,創造一個自由的閱讀環境。 攝影/李宥辰

無人書店 獨樹一格經營理念

「其實我們也不知道客人什麼時候來,但有趣的是有些書就會這樣默默消失。」從小在成功鎮長大,畢業後選擇回到故鄉盡一份心力的協會總幹事陳思蒨笑著說。受限於人手不足,眺港書店成立後一直在調整能夠讓書店與教會雙方皆能穩定經營的方式,最後走向少見的「無人書店」經營模式。

店內書本來源主要為各方捐贈,教會在上架前會做一次基本的篩選,由於僅排除不適合小朋友閱讀之書本,最後上架的書種類非常豐富,從小朋友取向的童書、繪本,再到常見的小說、食譜等,基本上可以滿足鎮民大多數的需求。

最一開始書店內還是會安排一位店員,但有時候一整天也不會有一個人進來,人事成本不太符合效益,最後決定直接擺一個投錢箱,也不標價,讓想買書的人自由投錢;有趣的是,這麼做之後反而收入還比以前高。陳思蒨說,我們其實不知道今天早上來了誰、下午又來了誰,但看著慢慢減少的書本,我們能知道的是,這間書店對於成功鎮中的某些人,是有它的意義存在的。

陳思蒨也回憶道,有位遠在花蓮的阿嬤,一路開車到了成功,只為了將家裡的書捐出來,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這位阿嬤不單單只是將書交給書店,對於書本合不合適、往後如何上架,都十分的關心;當天阿嬤還帶了一雙舊皮鞋,碰巧遇上教會前任牧師,阿嬤就將皮鞋送給了牧師。陳思蒨說「不管是因為書籍或是其他東西,很多連結都在這個老屋產生,而我們也會因為這些機會,發現生活中有需多值得感謝的事物。」

書店採無人商店方式經營,出入自由。攝影/李宥辰

多變老屋 未來走向何方仍未知曉

眺港書店所在的木造老屋,雖從二〇一四開始持續在進行小部分的補強,但整體結構仍然在持續的惡化中。劉牧師說,因為現在屋子已經屬於文化部列管的狀態,明年將會進行大整建,屆時書店也必須要暫時關閉。

如同教會這幾年經營書店所抱持「以空間為本」的概念,劉牧師說,目前老屋是以書店的樣貌在與社區對話,未來也有可能會轉變為其他腳色。「我覺得公共空間本來就會有各種可能性存在,很難用單一的功能去定義它,這就是一個社區該有的豐富元素,眺港以後還會不會是書店,目前也沒人能給出答案。」

採訪側記

非常獨特的一間屋子,重新定義了我對於書店的想像,認知到最重要的是如何去產生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而不是空守沒人來訪的豪門宅第。讓人不禁思考,我們平時是否也會像劉牧師所說的一樣,總是以我們的角度去擅自判斷鄉村應該要有的樣貌,而忽略了當地人真正的需求呢?適時的拋下都市人的傲慢,放下手中的生硬數據與文字,真正走到當地去感受每一個鮮活的生命力,我相信許多鄉村都不會再是那個讓人長大後就想要離開的地方吧。

延伸閱讀

台東書屋計畫 以立為孩子「築」夢

帶二手書 到台東「晃晃」住一晚

都蘭小洋房書店 為社區注入藝文氣息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老屋再生 眺港書店的社區共讀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生命力新聞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