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人類經驗 仿生裝置擬動物感官

突破人類經驗 仿生裝置擬動物感官 | 華視新聞

林琬蓉  / 台北市

【記者林琬蓉台北報導】2019第14屆台北數位藝術節以「再轉存」為題,其中作品《Bio I/O》由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工業設計組的「許峻誠實驗室」師生共同創作,於1025日起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以延伸人類感官為概念,使用穿戴式裝置,為觀眾帶來有別於日常的感知經驗。

Bio I/O》分為三件作品——〈游感〉、〈觸形〉與〈開頻〉,由團隊共同研發三款穿戴式裝置,觀眾可分別體驗魚在水中游動的感受,海豚利用聲波偵測周圍物體距離的感覺,以及孔雀開屏時的情緒。團隊成員、就讀交大應藝所工設組的簡浩評解釋,由於設計的穿戴式裝置外型皆獨一無二,因此,團隊選擇以3D列印的方式製作裝置。

作品〈游感〉發想自古文〈濠梁之辯〉(註1),讓觀眾體驗身為魚的感覺,進而思索魚是否快樂。觀眾將穿戴式裝置戴於手臂上,並以手掌模擬魚的擺動狀況,當手做出不同動作,眼前的影像將會配合移動,手上的穿戴式裝置也會根據手的擺動速度震動。就讀世新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的賴世苓體驗該作品後說:「雖然手很麻,但好像真的在水中游泳一樣。」

1:〈濠梁之辯〉出自《莊子》一書,文中莊子主張魚是快樂的,惠施反駁莊子不是魚怎能論定魚是否快樂。二人此次在濠梁上的辯論也被後人稱為「魚樂之辯」。

觀眾也可以戴上頭戴式裝置,體驗作品〈觸形〉,隨著觀眾擺動頭部,眼前的視野也將改變。當視野出現魚群等物體時,裝置會隨之震動,臉部皮膚便可感受到物體出現的方向,觀眾彷彿化身海豚,與海洋生物悠游於海底世界。簡浩評提到,因為自己擁有電機背景,為此作品的電路設計費不少心力。

 

《Bio I/O》作品之一〈觸形〉,以海豚利用回聲定位為靈感,當觀眾視野中出現魚群等物體時,臉部皮膚將會依據物體出現方向而震動。 圖/林琬蓉攝

至於作品〈開頻〉則探討現代人主要透過網路訊息聊天的現象,團隊成員、就讀交大應藝所工設組的蘇楷文說明,現代人透過線上聊天時因看不到對方的神情,難以得知對方的真實感受。聊天內容的腳本則由團隊成員、就讀交大應藝所工設組的莊芸設計,觀眾可透過平板電腦與程式設定的角色互傳文字訊息,若能成功邀請對方赴約,一旁的裝置會隨即「開屏」,展開成扇形。

《Bio I/O》作品之一〈開頻〉,發想自孔雀開屏,由觀眾透過平板電腦操作,如能以訊息成功邀約對方,一旁裝置將會展開成扇形。 圖/林琬蓉攝

交大應藝所工設組教授許峻誠表示,創作這些作品並不只是為觀眾帶來不同的感官體驗,也希望觀眾能思考現有感官的侷限,進而去思辨未來人類感官與科技發展的各種可能性。許峻誠認為,未來人類可能擁有類似海豚回聲定位與孔雀開屏的感官機制,他並說:「可能現在會覺得很荒唐,但並不代表未來不可能發生。」

新聞來源:政大-大學報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