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雅竹、許鍾云 / 屏東縣
一般在海邊我們會撿起貝殼把玩,卻有人選擇蒐集不起眼的漂流木。潘辰皓在因緣際會下與漂流木結緣,在其中找到自己創作漂流木藝術品的熱情,因而放棄穩定的收入,選擇走入創作之路。
反骨成就出的漂流木
二〇〇九年潘辰皓住在屏東枋山,離海邊只隔著一條台一線。八八風災過後,原本乾淨的海灘佈滿漂流木,潘辰皓的母親讓他撿一些漂流木回來做花架裝飾店舖。看著做完花架剩下的漂流木堆積如山,潘辰皓心想:「天馬行空嘛!拿筆可以畫畫,那木頭釘一釘可以做什麼?」一隻和人等身的長頸鹿出現在家中,一開始潘辰皓也沒有想那麼多,只是把心中的畫面實現出來。
潘辰皓從小跟著開餐廳的母親以及做水電工的父親四處搬家,直到搬到屏東枋山以後,父親因住家較偏遠所以減少水電的工作。八八風災後,就讀車輛工程系的潘辰皓與半退休的父親埋入創作,在自家餐廳旁搭建了一個鐵皮屋當工作室。沒有想過利潤收益,也沒想過拜師學藝,只有偶爾到書店翻翻書、參觀別人的作品。直到有天,客人走進店裡看見父子親自製作的木製椅子問起椅子的由來並想購買,才啟發潘辰皓把興趣轉為收入來源的想法,而步入木頭創作行業。
二O一七年,潘辰皓搬離家中,在屏東潮州租了一塊地開啟自己的工作室「辰皓木作」。但近幾年景氣蕭條,連許多木材行都選擇關閉,更不要說是木頭的藝術創作;再加上成年後長輩會希望自己最比較有未來性的工作,而非長期待在他們認為的傳統行業裡,這些都成為潘辰皓走在創作這條路上的壓力。
曾經潘辰皓也想過走這條路是不是正確的,不只拖累自己,也擔心拖累家人。是不是應該回歸大學所學的車輛工程,一個月五、六萬穩定收入的汽修技師才是對的選擇?太太李依樺說:「如果你退休後會回來繼續創作,那為什麼現在要暫停,最後又回到原點?」妻子一直是支持潘辰皓堅持在漂流木這條道路的力量,讓自己去夢想、去表達、去執行。
鼓勵偏鄉孩童相信自我
潘辰皓說,他曾經想過為什麼自己那麼喜歡漂流木?他覺得自己像漂流木,從小因為父母做生意所以跟著四處搬家,所以自己成為一個居無定所的漂流木;同時他也覺得漂流木像每個人,有不同的形狀、不同的經歷。但是同樣是漂流木,如果身為檜木因為味道好、高價就一定受人喜愛,旁邊的雜木就只能被當廢柴燒嗎?
有時潘辰皓會受邀到各國小授課,教導孩子們一些木頭手作的技巧。他會在上課時讓偏鄉的小朋友在校園內撿一些喜歡的樹枝、樹葉或其他材料,回到教室孩子們總是一頭霧水不知道要在什麼。此時,潘辰皓會教他們利用這些樹枝殘葉做一些資料夾、樹枝筆等小物,宣導近幾年環保概念的同時也想告訴這些偏鄉的孩子,自己也是在這種相對困難的環境成長的小孩,會認為自己不比城市出生的孩子好,沒辦法跟別人達到相同的水平。
「但是人就像這些醜醜的漂流木,一根根都是特別的,透過人的努力在琢磨、在組合,組合起來就會有很高的價值,就像藝術品。」潘辰皓說這也是為什麼他會堅持以「拼」的方式創作藝術品的原因。
堅持漂流木的原因
潘辰皓覺得這很神奇,他的作品大部分沒有經過裁切,是照著樹枝、樹木原本的形狀去創作的。當他腦中想做一匹馬時,找著找著就會看見一隻漂流木猶如馬的腿部肌肉。在選擇漂流木也沒有特別的標準,他會在大雨或颱風過後到林管處(地區林區管理處)公告開放的地區去撿,有時候開著貨車和小朋友一起從早上十點撿到下午三四點。或是向荔枝、龍眼等果農拿一些修剪下來的樹枝,與其被當作廢柴燒掉,當作藝術創作的一部分會是更好的歸宿,其中龍眼樹枝透過潘辰皓的巧手,也成為他認為最具有意義的藝術品「靈魂樂手」。
從前潘辰皓會告訴別人他賦予漂流木新的生命,讓漂流木擁有新的價值;現在他會說漂流木才真正讓大家看見他自己的價值。因為如果沒有漂流木,他現在也可能只是個普通上班族,和同儕一樣每天打卡上下班的過日子。
度過困難與未來
經濟方面一直是潘辰皓埋頭步入木頭產業後最困難的部分,還未搬出來開工作室前有家裡餐廳收入可以平衡支出,沒想到自己出來做之後會困難重重,工具、租金都需要一筆支出,而漂流木作品一年能賣一、兩件就已經是不錯的成績。
於是近年開始接觸市集,為了市場導向潘辰皓開始利用一些木頭代工剩下的木材製作產品,例如:手機架、擴音座等。自己出來創業兩年下來,為了維持生計接了無數的代工與市集,潘辰皓突然發現自己已經很久沒有自己的漂流木創作,反而違背了自己最初想要創作的想法。於是決定二O一九年八月後給自己一段時間,忠於自己的創作。
採訪側記
我們從潘辰皓身上看見的不只是一位藝術家在不順遂的路途中如何奮鬥,同時也看見一個偏鄉的孩子怎麼在成長的歷程中選擇自己真正想走的路。我們在屏東潮州的工作室中看見許多不同的漂流木創作,也聽了許多不同作品裡包含的故事,其中最感人的是每一個故事背後流露出潘辰皓對於漂流木、對於作品的熱情與堅持。
延伸閱讀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漂流木變藝術品 潘辰皓拼出新價值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生命力新聞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