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 台北市
(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15日電)11月20日是國際兒童人權日。家扶基金會今天公布「友善共融:兒少相處問卷調查」,特殊需求兒少身處具偏見環境,易遭排擠而自我否定,呼籲關注特殊需求兒少心理健康,零歧視。
家扶基金會說,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CRC)指出,每名兒少都應受到公平對待,但歧視卻經常發生在特殊需求兒少生活中,不但影響心理健康,也讓其身處不利環境。
家扶基金會在國際兒童人權日前夕,公布最新「友善共融:兒少相處問卷調查」,呼籲關注特殊需求兒少心理健康、零歧視,讓每個孩子都能在免於暴力與鼓勵參與環境中成長。
根據家扶基金會調查,3成兒少認為特殊需求兒少會造成別人困擾、2成甚至感到麻煩、1成多對特殊需求兒少感到害怕,更有近半數不想與特殊需求兒少同組活動。
家扶基金會說,這些偏見缺乏適時正確的溝通,同儕的相處反而對特殊需求兒少潛藏危機。
輪椅女孩雪莉曾因言語霸凌與歧視感受極大困擾,她說,曾認為自己沒有資格活著,反正在大家眼裡她就是個怪物,直到高中老師開啟她與同學互動機會,碰到願意理解、對她無私付出的朋友們,她的人生因為朋友們的陪伴變得更加美好。
根據家扶基金會調查,每4名兒少就有1人認為特殊需求兒少受排擠,例如51.3%特殊需求兒少被取難聽外號、46.2%被欺負。
兒少代表聞英佐說,以前曾因特殊需求同學的言語挑釁而起衝突,直到老師協助才慢慢認識、理解,進而調整與他們相處的方式。他覺得有時候是因為不了解產生誤解,不是有意排擠,老師適當說明和溝通有助同學消除偏見。
另外,家扶基金會調查顯示,在態度行為上,40.8%兒少認為社會對特殊需求兒少帶有歧視意味的表情,32.8%認為民眾不想靠近、29.1%認為民眾會在背後對特殊需求兒少指指點點。
家扶基金會說,當家長越認同孩子與特殊需求兒少往來,兒少對特殊需求兒少的態度與行為也就越友善。
家有過動兒的高山峰說,老師需要家長協助才能事半功倍,他的兒子恩恩入學時,有讓老師清楚知道兒子的情況。他認為,不能總是被動地期待別人理解、尊重並幫助特殊需求兒少融入社會,父母需要引導他們如何讓別人認識自己、表達需求。
臨床心理師陳品皓認為,正向心理健康對每個孩子都很重要,尤其特殊需求兒少,更有賴大家營造正向、有彈性的相處模式,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優勢、面對挫折的復原能力。
家扶基金會執行長周大堯表示,守護特殊需求兒少心理健康,家扶持續投入早療、特力、兒童啟力等服務方案,更致力建構兒少與其家長的支持網絡。然而消除歧視,須從學校、社會的理解、尊重、接納逐步做起。(編輯:管中維)1111115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