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葉冠吟台北2日電)「浩劫之後,是什麼糾纏人們近百年不放?」法國當代作家菲立普.克婁代新書「德國幻想曲」,以5篇發生在戰後德國的故事,試圖看見這段黑暗時代印刻在人民身上的罪與痛。
克婁代(Philippe Claudel)1962年生於法國,身兼大學講師、作家和劇作家等身分,著有「林先生的小孫女」、「波戴克報告」等書,作品「灰色的靈魂」更被改編成同名電影;2008年他跨足電影領域,首部自編自導作品「我一直深愛著你」更獲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肯定。
「德國幻想曲」描述在歷經集中營事件後,5名德國平民如何面對周遭已成斷垣殘壁的日常,將生活過下去。在他們的故事中,將反覆出現同一個男人的身影,這個身影也將貫穿他們的人生。本書除帶出集中營歷史事件對一般人影響外,也刻畫這些人在生活中與旁人產生「斷裂」的瞬間。
木馬出版編輯涂東寧告訴中央社記者,克婁代擅長以平實詩意的文字剖析複雜的人性面貌,其文字風格在「德國幻想曲」裡以5個結構精巧的短篇展露。
全書時間年代由戰爭甫結束、東西德統一橫跨到近代,情節各自獨立,唯一交集是每篇故事都會提到的人名「維克托」。涂東寧表示,克婁代並未明指此人在各篇的關聯性,稱為其「刻意留白的小說,呼喚讀者填補空白,自己成為作家」。
涂東寧指出,「德國幻想曲」處處指向納粹帶來的浩劫與罪愆,甚至在戰爭結束後,其亡魂仍糾纏不放,而人們是否能指認出在背後牽引他們的鬼魂究竟是什麼,則成為全書重點。
涂東寧認為,一如作家朱嘉漢在導讀所寫:「如果你不注意歷史本身,就會充滿陷阱,重複著無知;如果你注意,就會看見線索,而看見隱藏的事物。即使真相可能永遠未明,至少會知道有什麼藏在那。」
克婁代亦在全書尾聲與讀者對話,指出書中收集他寫於不同時期的作品,儘管書寫時機與環境各不同,但都圍繞長久以來對他很重要的主題:「不一致」、「罪惡感」與「記憶(個人/集體記憶)」。
克婁代透露,20世紀的德國成為全書背景,是因方才提及的主題,「沒有任何一個地方比德國更能找到它們最悲慘的化身」。
另一方面,法國出生的克婁代從小與德國比鄰而居,從而與德國的景色、文化、語言、歷史發展出一種關係,吸引他又令他恐懼,宛如一面鏡子,「我從鏡中看到的不是我之所以為我的這個我,而是我有可能成為的那個我」,德國教會他許多關於「他自己」的東西。(編輯:張雅淨)1130402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