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葉冠吟台北12日電)為何推崇個性與多元的世界正在喪失美感,變得扁平又無聊,長期觀察當代數位文化的作家切卡透過「扁平時代」一書指出,演算法不只改寫網路遊戲規則,更摧毀人們線下世界的文化活力。
在現今社會,演算法可說無所不在。從滑過的臉書和IG動態、YouTube推薦影片到串流平台登入首頁,都是演算法根據使用者喜好篩選後的結果。科技進步讓每個人更快速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不再需要花費大把時間自行鑽研,然而情況卻不一定如此單純美好。
根據衛城出版書訊,對當代數位文化具有獨到觀察與見解的作家凱爾.切卡(Kyle Chayka),在「扁平時代:演算法如何限縮我們的品味與文化」一書裡,對演算法的作用提出發人深省的看法與批評。
曾經,網路造就了多樣化的交流和社群,如今演算法卻將一切都輾成同質同調的事物。切卡舉例分享,2015年他在世界各地咖啡廳察覺到「扁平時代」的種種跡象,無論是京都、柏林、北京還是冰島的雷克雅維克,無論去哪,他總能看到一間看起來和世界各地極其相似的咖啡廳。
切卡把這種咖啡廳稱為「通用咖啡店」,其特色是牆壁上永遠會貼著一排地鐵站式的白色磁磚,店內往往擺放又寬又大、用回收木材製成的工業風桌子,椅子用的則是世紀中期現代風格的細腳椅,再加上裝著愛迪生燈泡的懸掛式吊燈,非常IG美學風格,這是種跨越國界的「品味同質化」現象。
切卡認為,使用演算法的數位平台崛起後,會使人們只看到最受歡迎的內容,而被演算法篩選過的內容往往具有一定的套路或特徵。創作者們為了流量,只好趨之若鶩地製作同樣類型的作品,人們的偏好於是變得越來越一致,文化也變得越來越無趣扁平,可以快速理解享受的產品大行其道,需要時間心力細細品味的作品則逐漸消失。
不過切卡指出,這種現象並非不可逆轉,透過「扁平時代」,他期待帶領讀者理解演算法的推薦機制、意識到它所帶來的巨大影響,並開始懂得掌握演算法,甚至設想一個沒有它的文化圖景。(編輯:張雅淨)1140112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