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3 14:37

文化部藝術銀行 購藏潛力作品!

採訪/撰稿  / 台中市

藝術家的創作之路,經常得面臨夢想和現實的掙扎。為了讓年輕藝術家有更多創作養分,文化部開辦「藝術銀行」,五年來已經購藏1850件的新銳藝術家作品,像是今年24歲就讀台北藝術大學的"楊海筠",還沒畢業已經在藝文界嶄露頭角,還有34歲的攝影家蔡奕勳,他的作品人氣也是相當高!

台中市自由路,從一段到二段短短不到2公里,超過10家銀行群聚,是台中著名的「銀行街」,而這些高樓大廈間有一家很不一樣的銀行,它不存鈔票,而是收藏台灣藝術家的作品。不只辦特展、開放預約參訪,甚至還有親子DIY手作體驗,營造美學教育環境。

2013年文化部耗資7千萬元策畫,推行「藝術銀行」,2014年4月,在台中市正式落成。效法加拿大和澳洲等國,由政府出資購藏潛力藝術家的作品,之後對外展示,並且提供租賃,關鍵是「只租不賣」。成立至今,藝術銀行累積的收藏,從2013年的346件到2018年已經和1千多位藝術家合作,將近1850件作品。

個頭嬌小一臉清秀,24歲的楊海筠是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碩士二年級的學生。色彩偏向灰暗,圖像和筆觸具破碎性,加上只用傳統的油畫、壓克力顏料媒材,她自嘲自己的作品,在主流市場並不討喜,但能被政府「認證」肯定,讓她更加堅持這條創作之路。

「藝術銀行」扶持有潛力的藝術家,讓他們的作品在公共空間被看見,成為創作者,表現自我的靠山。而善於烘煮咖啡,34歲的蔡奕勳是咖啡店的老闆,更是桃園知名的在地藝術家,2013年以攝影作品,首度入選藝術銀行,成了許多單位借展的人氣代表之一。穿梭在大街小巷,拍攝城市故事,地方上的公共議題,常常是蔡奕勳的靈感來源,但這樣的型態,很難受到商業畫廊的青睞,藝術銀行成了他和許多藝壇新銳,盡情揮灑的舞台。

為了讓藝術不再遙不可及,作品每月租金只以購入金額的千分之4來計算。如今出租率已有5成,2017年租金收入幾乎是第1年的10倍,期待公部門的力量能為許多在角落,還沒被發現的新銳藝術家注入創作能量,成為他們的支持後盾與發光舞台。讓藝術作品的流動就像一泉活水,為台灣點綴出不一樣的日常風景。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