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22 12:00

搶救膠卷老電影 重現國片風華

連昭慈 李宇承 報導  / 台北市

  在1950和60年代,臺灣電影可以說是華人電影的指標,當時一年最多可以產出近200部的國片,時至今日,很多膠卷已經酸化沾黏,去年國家電影資料館就花了一千四百萬,修復了五部老電影的膠卷,有1967年的經典武俠片「龍門客棧」,1970年的「喜怒哀樂」,還有將近一百年的紀錄片「經過中國」,今天的報導,我們要帶您回顧這些珍貴的影像,帶您了解老電影修復的重要性。

  1967年,由胡金銓導演執導,上官靈鳳和石雋主演的武俠片「龍門客棧」一上映,不但成了當年國片的票房冠軍,也打破臺灣電影在香港及東南亞的票房紀錄。不過,電影歷經46年,畫面已經褪色泛黃,2013年七月,國家電影資料館將「龍門客棧」送到義大利進行數位修復,經過搶救回春的影片,畫面變得飽和明亮,但修復一部「龍門客棧」,就需要耗資400萬。2013年,國家電影資料館共砸下1400萬,修復了5部經典老片,包括這一部1931年,卜萬倉執導,阮玲玉主演的默劇「戀愛與義務」。

  還有這一部1970年由四大名導白景瑞、胡金銓、李行和李翰祥,共同執導的電影「喜、怒、哀、樂」,也在去年的修復名單中。另外像是1916年華人影史上第一部紀錄片「經過中國」,和1935年紀錄許多臺灣日治時期珍貴影像的「鄧南光8釐米電影」,都已經搶修完成,只是,現在國家電影資料館片庫,還有四千多部的經典國片,面臨膠卷底片發霉,斷裂的危機。而這些電影的影片膠卷都是臺灣重要的文化資產,修復工作勢在必行。文化部也在去年「世界影音遺產日」,號召全民一起加入搶救行列,希望將臺灣珍貴的歷史記憶,一寸一寸地化作永恆的數位典藏,讓經典老片的影像永不磨滅。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