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造輕兵器首次曝光

張世輔 林勳裕 報導

  說到中國輕兵器的生產,雖然已經有一百三十一年的歷史,不過比起西方國家卻是慢了很多,再加上兵工事業涉及隱密性,外界很難一探究竟,可以說到了六十年代開始,我國的兵工事業才開始步入現代化的階段,輕兵器的製造也才擺脫了依賴和模仿,走上自立研發的階段,本單元介紹我國的手槍、步槍、機槍等輕兵器的性能,並與其他國家比較。

  位於高雄聯勤二○五廠的靶場內,聯勤人員正在進行T七五班用機槍,一百公尺定點精準試射,幾秒鐘之後,由三片鋼板組成,厚三公厘的鋼靶立刻被貫穿,事實上,T七五班用機槍曾經在陸軍的環境戰術測試中,輕易地貫穿八百公尺以外的美製M1鋼盔,命中率之高,絕不輸給國外同型機槍,T七五班用機槍可以說是我國兵工事業,擺脫依賴,走向自力研發,最具代表性的兵器,不過這一路走來,卻是倍極艱辛。

  要一睹中國現代輕兵器的真面目之前,不得不先從一百三十一年前,中國輕兵器的源頭說起,清同治四年,在列強的環伺之下,李鴻章和曾國藩奏陳開辦江南製造局,開始中國輕兵器的生產製造,當時生產所使用的機具,都是向洋人採購來的,清末民初這個階段所生產的兵器,都是聘請外國工程師負責,國人僅從事技術層次較低的工作,同治六年,製造局仿造美國雷朋頓一三公厘邊針後裝槍,是當時清兵普遍使用的兵器,而這把宣統元年由廣東製造局承造的,麥德森M190式機槍,是我國最早型式的輕機槍,當時被稱為丹麥式,至於我國最早的自動手槍,是這把民國八年,由江南製造局仿勃朗寧式的手槍,所造的「八年式手槍」,全槍結構簡單,只有二十多個零件。到了民國十年,江杓先生赴德國留學,帶回了毛瑟槍的製造技術,於是生產了「十年式手槍」,俗種為駁殼槍。

  民國十八年,軍閥割據的時代結束,全國統一,國民政府成立兵工署,大力整頓兵工廠,我國兵工發展進入第二階段,當時最主要的兵器首推中正式步槍。當時出任兵工署長的俞大維博士,力主武器制式化,於是參考各國的兵器優劣,自德國引進了一九二四式毛瑟槍的圖樣和樣板,開始生產中正式步槍。

  除了中正式步槍之外,抗戰期間重要的兵器還包括民國二十六年生產的,仿美國史密斯三一式轉輪手槍,和民國三十二年,仿德國毛瑟七一二式自動手槍,定名為「三二年式手槍」,三二年式手槍和十年式手槍結構相同,有二十發彈匣,有效射程是六十八公尺,民國五十四年,我國的兵工發展進入第三階段,當時在先總統蔣公「反攻時期輕兵器應做自力更生準備」的指示下,促成了中美合作生產五七式步槍和機槍的計劃,五七式步槍為半自動,是我國第二代制式步槍,使用北約標準子彈,有二十發彈匣給彈,有效射程為四百六十公尺,而五七式機槍,則是採用美國M60通用機槍的原型機,這個時期雖然強調是中美合作,不過當曾經參與生產的領工王文才卻表示,一切的生產還是受制於美方。

  的確,一百多年來,中國輕兵器的發展從全盤移植,仿造到合作生產,始終無法擺脫仰人鼻息的命運,不過到了民國六十年代以後,兵工事業步入「工程反推算」的階段,自力研發的基礎才開始奠定。

  為了一窺國造輕兵器的真面目,採訪小組來到門禁森嚴的聯勤二○五廠兵造室,所有這裡的兵器,從研發到生產都是採用電腦化和自動化,以符合量產的需求,以槍管的製造為例,從打模到鑽孔只要五分鐘,完成後的槍管除了以機械檢視以外,還必須再經過人工檢查,以確保槍管內螺旋紋路達到均衡,子彈能順利擊發。這幾年國造輕兵器的零組件,已經逐漸走上模組化,相同的零件可同時適用步槍、機槍和手槍,以及衝鋒槍,而為了因應各軍警單位戰術和勤務的需求,各式輕兵器的研發也逐漸走上簡單化和質輕化。像一支重七公斤的T七五班用機槍,就可以不需要任何工具,在二十秒內拆卸完畢,不但攜帶方便,也易於保養。

  一把槍生產完成之後,必須經過各種環境和戰術的測試,以確定性能是否優異,其中包括海水測試、泥水測試,和冷熱各五十二度的測試等等,當測試中發現有問題,這把槍就必須再進廠進行性能調整,T七五九公厘手槍,就經過多次測試之後,修正了重量、裝彈量和射程等性能,如今才進入量產,首批兩千支預備供國軍和警察,治安單位使用。進入量產階段的槍枝,在出廠前還必須經過聯勤總部的檢察官,親自試射之後才能放行。

  這批剛出爐的六五K2步槍,是我國第三代制式步槍,具備單發、三發和全自動的射擊方式。有效射程可達八百公尺,射速在每分鐘六百發到九百發之間,和美製M16A2及俄製AK74等先進國家的步槍相比,毫不遜色。近來聯勤二○五廠正著手進行,下一階段新兵器的研發工作,預計八六年進入量產的第三代戰鬥步槍,在複合材料的引進下,零件和重量會更減少,精度和壽命則會提高,國軍兵工製造在精實政策的灌溉下,已經逐漸開花結果。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