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情‧旅情‧故國情(一)

張嘉君 李中恩 報導

  本系列是由製作小組藉由畫家梁丹丰女士,進出大陸多次的經驗,一同規畫路線,企劃製作的節目,從今年的六月底到九月初,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深入大陸的內蒙、新疆、甘肅和山西等地,發掘到不少的寶藏回來,也獨家拍攝到許多一般大陸的風光節目,沒有拍攝到的畫面,這次製作小組真實地拍到了恐龍蛋和恐龍化石出土的情形,另外他們也找到了比周口店出土更早的人類遺跡。

  五、六十萬年前的遠古時期,中國大地就已經是由人類統治,這可以從周口店出土的人骨化石得到佐證,然而在人類控制大地之前,是不是還有其他的生物,曾經長時期的稱霸陸地呢?本單元深入內蒙大戈壁的古生陸塊,探尋遠古的根,在億萬年前到六萬五千年前這一段遠古時期,很難去想像的時空當中,確實有另外一種生物、族群,悠遊自在的過著生活。

  七月中旬,製作小組一行告別中原文化,從山西北部黃河邊的河曲縣出發,越過晉北三關之一的偏關,穿明朝時代防禦北方民族的長城屏障,到達塞外內蒙古的呼和浩特,雖然車程有十多個小時,然而沿途景觀不停地切換,還不至於太枯燥,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烽火台林立的景象,明朝時期的長城遺跡竟也能保留到現在,乾燥的氣候加上尚未高度開發的結果,大大提昇內蒙大地,保存遠古寶藏的能力,我們也因此對尋找恐龍的足跡信心十足。

  從呼和浩特經九個小時到臨河,從臨河開三個小時深入大漠,輾轉找到內蒙古恐龍專家李榮夫人,又租借了部單位租借來的吉普車,我們撇下九人座巴士,開始探險的行動。沙漠乾而熱,沒有任何路標,路都是吉普車輾出來的,雖然有李榮太太領路,以及經驗豐富的司機伴隨,我們還是迷路了,在沙漠上行走,完全憑經驗,要不就是憑矗立在路上隆起的敖包為標記,敖包是蒙古人用來求雨的工具,用石頭疊成一個個三角型的石堆,後來也被當做是沙漠中的指南針,終於在一個半小時後,順利找到內蒙古恐龍探測隊李榮等人寄宿的牧人家。李榮教授一見我們到來,就喜孜孜地向我們展示,他十幾天來的重要發現。他說我們來的正是時候,因為有時候探勘小組,還真難得挖到這麼多完整的化石,以他從事恐龍化石挖掘長達二十多年的經驗,才見過不到二十件完整的化石,李榮教授有感於製作小組,費盡千辛萬苦輾轉找到他,決定破例讓我們獨家報導,我們跟著工作隊的車子來到了磚紅色砂丘,工作隊員的經驗十分充足,馬上分成幾組開始尋找,他們在那麼大的一片沙漠行走,依舊健步如飛,每個人都低下頭來尋找,李榮教授告訴我們,一具完整的化石,往往可能只露出一小塊線索,必須慧眼獨具加上細心耐心,才找得到,沒多久之後,他帶我們看生長在八千萬年前的甲龍化石。

  甲龍大約出現在八千萬年以前,屬於白堊紀時代恐龍,頭很大,通體被骨甲覆蓋,像坦克車,又名裝甲龍,個體約長六米,尾巴是身體的一半,高二米左右,是一種食草性的動物。另外探勘隊又帶我們去看,同是生長在八千萬年前的原角龍,這是一具頭骨化石,由於這種龍多半是用頭來攻擊肉食性恐龍,所以牠的頭部特別大,另外頭部還形成像盾牌一樣的裝置,這也是原角龍自我保護的工具,從牠平圓的牙齒形狀看來,還可以知道,牠是一種溫馴的食草性動物,往往成為肉食龍的盤中飧,從李榮教授帶我們看的另一具原角龍化石,背椎尾椎易位的情形,能使我們更了解原角龍在古生物世界的地位。

  從恐龍遺骨化石,可以了解各種恐龍的特徵,從牠胚胎恐龍蛋化石,又可以了解不同種類恐龍繁衍後代的習性。像現在龜的產卵一樣,當初恐龍千挑萬選,找到牠們認為是最安全的地方產卵,而今天卻裸露在地表上,這可能是牠們始料所未及的。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讓人不由得對大自然興起一股敬畏之心。接下來,李榮教授又帶我們到一個,他想命名為恐龍公園的地方,因為在這裡,每隔幾步路,就可以找到恐龍化石出露的線索,據說還未被挖掘出來的恐龍,可能還有上千萬隻,製作小組真是有幸,能夠跟數千萬年前的生物站在同一片土地上,只可惜時空不同,這個環境再也不適合牠們生存,牠們的生態就這麼被層層的紅砂覆蓋起來,或完整,或殘缺,還好有這群不畏艱辛的探勘隊,不斷地在內蒙地區這塊古陸地考察發掘,才使恐龍存在的意義再度受到重視。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