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除不平等條約五十年

張世輔 羅益民 報導

  讀近代史就知道中國有清末鴉片戰爭後,有所謂的百年國恥,在這一百年中,中國被迫和列強簽訂無數不平等條約,也在這種被瓜分、侵佔的不平等待遇,淪為次殖民地,國際地位一落千丈,人民抬不起頭來,直到民國三十二年,中華民國在蔣委員長的領導下,參與國際對日作戰,在終於解除了百年國恥的枷鎖,重新站在國際舞台,今年正好是廢除不平等條約的五十週年,一起來回顧中國這段百年的悲歡歲月,也從歷史中重新思索,溫故知新。

  廣州,這個中國最重要的通商口岸,這幾年在大陸開放政策和國際貿易的刺激下,顯得生氣蓬勃起來,繁榮的景象彷彿使人回憶起十八世紀以來,外國商人在這裡批發中國的茶葉、絲綢、瓷器和藥材等貨品。清初對外的海上貿易是採取壓抑政策,廣州由於是唯一合法的貿易港口,因此盛況不墜,清廷不但在這裡設公行,嚴格管理對外貿易,更對外商課徵重稅,這些措施立刻引起歐洲等國的不滿,因為自從工業革命以後,英法等國就因為生產過剩,極欲尋求海外市場,印度是他們第一個目標,土地大、資源富的中國則是他們第二大目標,為此,英國政府曾多次派遣使節來華交涉,要求改善英商待遇和減輕稅額,不過始終沒有結果,於是英國想到了一個,能平衡中英貿易逆差的法寶,那就是鴉片。鴉片盛產於印度,英國人既然壟斷了印度的商務,於是大量向中國傾銷鴉片,道光年間,每年輸入的鴉片多達二萬八千多箱,已經到了動搖國本的地步,清廷於是下令查禁這個被喻為「黑獄」的煙害,並派遣欽差大臣林則徐到廣州嚴辦,不過,此時英國領事義律已經洞悉中國海防的虛實,於是建議英國政府以武力解決在華商務問題,鴉片戰爭自此爆發。

  光緒二十二年,西元一八四二年,英國公使樸鼎查率軍艦二十六艘,一連攻陷廈門、上海等地,清軍不敵,於是被迫簽訂中英南京條約,開啟了中國不平等條約的禍端。條約中規定,賠款兩千一百萬兩、五口通商、兩國公文平行往來、割讓香港。第二年,清廷又與英國訂立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門條約,其中明訂了領事裁判權、關稅協定權、內河航行權和最惠國待遇等權利,從此中國對外門戶大開,英人可以任意輸入鴉片,而歐、美各國商人,也相繼要求比照中英訂約通商。

  南京條約簽訂之後,中國的弱點對外暴露無遺,使得列強壓迫和侵略中國的野心更甚,從咸豐六年,一八五六年到光緒廿一年,一八九五年,清廷相繼在英法聯軍、中法越南戰爭和中日甲午戰爭失利之後,中國就像一塊大餅任由列強瓜分宰割,其中香港原已割讓給英國,台灣和澎湖因馬關條約割讓給日本,九龍和威海衛租借給英國,廣州灣租借給法國,膠州灣租借給德國,大連灣租借給俄國,租期短則二十五年,長則九十九年,此外中國的藩屬也儘失,日本併吞琉球,並壓迫朝鮮土地,法國併吞越南,英國則併吞暹邏和緬甸。不過就在此時,美國適時提出中國門戶開放政策,才使得中國在列強均勢下免遭瓜分厄運。

  事實上,鴉片戰爭之後,清廷部分大臣已經意識到西方武力和文化的強大,於是主張變法圖存,藉由「師夷之長技以制夷」,開始培養人才,仿製兵器,充實軍備,這就是清末的洋務運動,不過,這些改革的美夢,很快就在慈禧太后和守舊大臣的掣肘下,功虧一簣。

  正當清廷昧於外情、故步自封之際,另一場浩劫已經悄悄上演,光緒二十六年西元一九○○年,英、美、俄、日等八國組成聯軍,以抵抗義和團拳民,保護使節為名,攻陷北京,逼清廷簽下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其中除了賠款四百五十兆兩,迫使中國財政破產之外,影響更大的是京師門戶自此洞開,注定了清朝的滅亡。

  宣統三年,一九一一年,民國成立,大清帝國帶著滿身的恥辱走入歷史,不過鄰近的日本又迫使中國走入另一場動盪和不安中,一九○三年,當此蕞爾小國打敗歐亞帝國俄國之後,舉世震驚,日本迅速取代了俄國在東北的勢力。

  民國三年,一九一四年,歐戰爆發,日本乘西方列強無暇東顧之際,乘機奪取德國在膠州灣的租借地,並強迫向我國提出二十一條要求,當時袁世凱為換取日本支持他稱帝的野心,於是簽字同意,民國八年一九一九年,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我國以戰勝國的名義參與巴黎和會,要求廢除二十一條要求,並拿回德國在山東的權利,不過最後卻在英、美、日等國的密謀下,將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此一消息傳回國內,輿論沸騰,五月四日,三千多名學生舉行遊行示威,反對政府簽約喪權,引發著名的「五四運動」。

  懸而未決的山東問題,一直到民國十年,華盛頓會議召開時,在英、美居間協調下,才獲得解決,我方收回山東省的一切權利,也是從此開始,我國透過英、美的支持,開始採取「革命外交」,透過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的宣示,逐步收回各項喪失的權利,首先是民國十三年,與蘇聯簽訂廢除帝俄時期所有不平等條約,其次,在關稅自主權方面,從十七年到十九年,我國相繼和美、英、日等國,簽訂關稅自主權條約,百年來影響財政至深的關稅自主權,終於完全收回,至於關係國家主權完整的領事裁判權,我國原本在民國二十年,已經與英國簽訂了廢除草約,不過九一八事變,迫使這項行動停擺。

  民國以來,日本在華的經濟勢力超越任何列強,獨霸中國,當我國收回關稅自主權之後,立刻引起日本資本家的不滿,他們於是鼓動軍人侵略中國,意圖重占中國市場,民國二十年開始,日軍進攻東北,又陷華北,並大舉威脅長江流域一帶,幸好我最高統帥蔣委員長發動全民抗戰,日軍才無法得逞,而民國三十年,當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後,也正是我國全面廢除不平等條約的新契機。

  民國三十二年一月,中美、中英新約成立,美國和英國放棄在華一切治外法權,其他各國也相繼宣布放棄在華特權聲明,從鴉片戰爭以來,百年次殖民地的恥辱終於解除,我國又重新站上國際舞台,民國三十二年十一月,蔣主席並和美國總統羅斯福,以及英國首相邱吉爾共同召開開羅會議,並宣布戰後要將台灣和澎湖歸還給中國,民國三十三年十月,我國又與美、英、蘇宣布聯合國組織草案,成為聯合國的發起國之一,自此,四強就共同擔負起維護世界和平的新使命。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