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傑出校友到傑出總統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李登輝總統這一次訪美的目的地是康乃爾大學,已經將近有一百三十年歷史的康乃爾大學,是全美最著名的學府之一,尤其在農業經濟的研究成就非凡,民國五十四年,四十二歲的李總統在農復會任職期間,獲得美國洛克菲勒以及康乃爾大學聯合獎學金,赴美攻讀博士學位,短短三年時間,李總統不但拿到了博士學位,更留下了讓人印象深刻的學習過程,並且奠定了他日後從政的基礎。

  上個星期,美國政府同意李總統返回母校訪問的消息,傳到位於紐約綺色佳的康乃爾大學,立刻引起了校內師生一陣振奮與雀躍,下個月即將退休的康大校長羅茲,曾經三度來華邀請李總統訪美,如今即將完成心願,他高興的說,終於可以光榮安心的退休了。此外最感到與有榮焉的,要算是康大內的兩百多位台灣留學生,他們紛紛表示要延後假期,以便積極參與迎接這位傑出總統校友的活動。

  這一次,李總統返回母校最重要的活動,是在康大地位極高的歐林講座中,以中華民國在台灣的政經發展為題,發表演說,而他也將是歐林講座成立九年以來,第一位發表演講的亞洲政治領袖。事實上,康大師生對李總統的熱情邀請,不僅僅是因為他是一位總統校友,更是由於他在求學期間的認真和傑出表現,而為大家所敬佩和期待。

  民國五十四年,李總統放下農復會和台大教職的十年資歷,以洛克菲勒和康乃爾大學的聯合獎學金,兩度赴美留學,攻讀農業經濟學博士,當時他已經四十二歲。李總統選擇就讀康大,除了這座學府的農業研究領先全美之外,最重要的是,康大和中華民國的淵源很深。早期提倡白話文學的胡適之,到先後主掌農復會的沈宗瀚和李崇道,都是康乃爾大學農經系的前後期校友,此外劉大中、蔣碩傑、費景漢是當時康大經濟系最堅強的師資,而這些人都是五○年代,台灣經濟改革的先驅。

  李總統在康大農經系的同學,農委會參事毛育剛說,與其說是李總統選擇康乃爾,不如說是康乃爾主動爭取李總統。雖然沒有必修課程的要求,李總統仍然主動選修了好幾門實用的課程,並且接受研究農業發展權威的梅勒教授,以及費景漢和劉大中等教授的指導,與李總統一起修過費景漢「高等經濟理論」的中華開發董事長劉泰英回憶說,李總統平日較為寡言,不過一旦發表意見,一定充分準備、言之有物。

  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經濟學改走數學和計量研究,對一個只懂得基礎數學的四十二歲學生來說,其難度可見一斑,李總統選修劉大中的「計量經濟學」這門課程,是一大挑戰。農經系的緬恩圖書館,是李總統常來的地方,在這裡他勤於蒐集資料,完成作業以便通過考試。當時心無旁鶩,一心向學的李總統,在外籍老師的心目中,又是什麼樣的學生呢?在師長眼中,李總統雖然沒有碩士學位,卻早已是著作等身,是傑出的研究人員,為此農經系還特別給他一間研究室,讓他可以專心研究,這間407室,跟以往稍有改變,就是李總統經常閉門苦讀的地方。

  在康大的日子,李總統視讀書為首要目標,偶爾閒暇之時,他會到校園裡的比比湖散步,春夏之際,湖景一片綠意,常令他陷入沈思,而這座瓊斯高爾夫球場,是訓練李總統成為「高桿」的地方,當時學生來這裡打球,一天只要花一美元,又有教練指導,是很普及的運動,此外,李總統偶爾也會參加中國同學的聚會,在中國留學生的眼中,這位「李大哥」或「李教授」,是十分樂於助人的,目前在中研院植物所擔任研究員的曾聰徹,曾經在李夫人還沒有赴美之前,成為李總統的室友,這間位於東斯太街號的公寓,大致上還維持當初的樣子,曾聰徹說,當時要不是有李總統在生活上的關照,他恐怕很難克服異地求學的困苦。

  李總統在美期間,正是台灣經濟致力改革的階段,要如何克服農業困境,提升生產力,增加就業率,並且致力農工均衡發展,一直是李總統苦思研究的課題,這些課題最後都化為精練的文字和詳細的數字,呈現在這篇厚達四百頁,名為「台灣經濟發展與農工間之資本移動問題,1895到1960」的論文中。

  從農、工雙元經濟的理論架構中,李總統為第三世界的開發中國家找出發展模式,當年這篇署名T.H.LEE的博士論文,深受全美農經界的重視,並榮獲當年全美農經學會最佳論文獎。

  民國五十七年,在康乃爾慶祝成立一百週年的畢業典禮上,李總統在夫人的祝福下,順利拿到博士學位,曾聰徹透露了,李總統之所以對博士學位如此期許的小故事。昔日,李總統以獨立自由學風著稱的康乃爾大學為榮,今日,康大則以身為中華民國總統的李登輝為傲,康大校長羅茲為此還在民國七十九年11月來華,特頒康乃爾第一座國際傑出校友榮譽狀給李總統;而為了表彰李總統在學術和政治上的成就,康大校友也募款,捐獻設立了李登輝講座,希望鼓勵更多的人從事農經研究。再過幾天,李總統就要返回闊別二十七年的母校訪問,並發表演說,這座全美最美麗的校園,正生氣蓬勃的迎接這位,發揚台灣政經奇蹟的傑出校友,順利到訪。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