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淑裕 蕭若華 報導 / 宜蘭縣
英國牛津和劍橋大學每年的划船比賽,是世人矚目的焦點,他們從一八二九年舉辦對抗賽開始,已經有一百六十七年的傳統,這種八人單槳有舵式的西式划船,也在一九○○年的巴黎奧運會成為正式的比賽項目,我國因為始終沒有適當的場所,所以一直到一九九二年才參加比賽,也一直到今年的體育節,台大和師大也繼英國的牛津、劍橋,美國的哈佛、耶魯,日本的慶應、早稻田一樣舉行的對抗賽,這是個開始,其中的集訓過程充滿了故事性。
這個暑假他們放棄打工賺錢,放棄旅遊,從七月開始,整整兩個月的時間都在冬山河練習划船,為的是九月九號體育節,也是中秋節當天,國內將仿效英國牛津劍橋兩所名校,舉行西式划船對抗賽,這是國內大學首次舉行這種對抗賽,參加的台大和師大同學莫不全力以赴。由於整軍的時間相當匆促,以前又從來沒有同學或老師接觸過西式划船,來到冬山河準備參加比賽,每個人都是從零開始,訓練工作交由宜蘭縣划船委員會負責。
師大由體育系學生代表參加比賽,台大則以輕舟社為主,再加上部分校隊選手,兩隊在體型上實力相當,一般而言訓練划船選手,從初級、中級到高級,需要五、六年的時間,光上理論課也要花上一兩個月的時間,台大、師大同學從零開始,兩個月時間要能參加比賽,這其中集訓過程的辛苦可想而知。
每天從早到晚,在冬山河來來回回不斷的練習,為的就是要訓練體力,要熟悉技巧,還要和水培養感情,由於國際比賽這種八人單槳有舵式的舵手,可以由教練擔任,師大找到在划船界有名的廖學滏教練,正好是師大校友,請廖教練當舵手,對師大有如如虎添翼勝券在握。
台大沒有教練校友,宜蘭縣划船委員會,熱心的賴錦堃教練,不能當舵手在船上指導,辛苦的騎著腳踏車,在岸上跟著船前進,以無線電遙控,還不時拍錄影帶,晚上放帶子糾正錯誤。偶爾有機會搭個便車,坐上冬山河風景管理所的汽艇,在船上指揮,對學生的指導改進更為直接,進步也就較快,賴教練這麼辛苦訓練台大學生,為的就是要縮短和師大的差距,在各方看好師大會贏的情況下,賴教練不但使出十八般武藝補這先天上的不足,在比賽前並請有比賽經驗的國手傳授秘密武器。
現在也正在冬山河集訓,準備參加十月在上海舉行的亞洲杯划船選手,這兩個月跟台大師大一起在冬山河練習,他們覺得台大跟師大的大哥哥領悟力很高,兩個月下來能有這樣的成績,背後的辛苦可想而知。兩隊沒有正式交手過,訓練時也各自帶開,尤其師大教練直接在船上訓練,真正實力如何,不到比賽的那一刻無法揭曉,比賽前夕,在冬山河畔,最常看到的就是賴錦堃教練,騎著腳踏車跑來跑去,用無線電和船上同學對話的身影,比賽即將開始,到底台大這陣子的集訓,有沒有可能反敗為勝,兩隊勝負如何。
九月九日這場台大、師大西式划船對抗賽,是宜蘭縣長游錫堃一手促成的,他希望冬山河能成為國際上划船比賽的正式場地,因此對這次的比賽非常重視。明年是宜蘭縣開台兩百週年紀念,游縣長的構想是希望能邀請這些國際名校,再加上台大、師大,一起來進行國際性校際對抗賽,因此這次的比賽經驗就顯得格外重要,九月九號早上九點半,比賽即將開始了,台大、師大啦啦隊,也從台北組隊前來加油打氣,兩校對這次比賽都相當重視,連兩校校長也都來到冬山河,比賽要正式開始了。
裁判大旗一揮,兩隊揮槳出發了,這種八人單槳有舵式,是划船比賽項目中最受重視的,因為八人的協調性、一致性,及前後均衡都是高難度的,再加上長距離的賽程,體力耐力都是一大挑戰。一開始台大、師大兩隊旗鼓相當,難分高下,快到一千公尺的地方,師大略勝一籌。結果正如事先划船國手及教練所料,師大贏了,不過值得欣慰的是,台大雖然不是體育系學生,雖然沒有教練當舵手,結果並沒有輸太多。
第二場比賽十點四十分開始,台大學生體力不濟,一開始沒多久就輸給師大了,這次比賽由於倉促成軍,勝敗事先就已經看出,因此是場過程比結果更為重要的比賽,更重要的是希望藉由這次比賽,能帶動國人對划船運動的重視和喜愛。划船運動在國內是個新興的運動,而這次的比賽就是個好的開始。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