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五十年‧經營大台灣(五)展望大台灣(三)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台灣光復之後的五十年當中,民國七十六年可以說是,台灣政治發展史上最關鍵的一年,這一年政府解除戒嚴、宣布開放黨禁與報禁、開放台灣民眾赴大陸探親,當時經國先生以他的先知先覺推動民主,雖然不幸地在民國七十七年的年初去世,但是他卻啟動了民主的列車,同時為國家注入了立足台灣、胸懷大陸、放眼世界的雄心與氣度。我們可以說,從解除戒嚴開始,所謂的台灣優先,一切由台灣做起的概念,已經全面地落實了。

落實「台灣優先」,近年來在國內一直是熱們的政治炒作題材,由於「台灣優先」,它和省籍問題、統獨爭議以及大陸政策,經常交織在一起,往往會讓人模糊了焦點,富有理想性格的知識青年,也就常常不知不覺捲入到這個政治漩渦裡面。台籍備役中將王天進說,國內政治的亂源,主要是因為政客的私心作祟,台灣沒有省籍問題,只有統獨爭議。

  佛光山在澳洲興建的,南半球最大的一座寺廟「南天寺」,最近剛剛落成啟用,立足台灣的佛光山,打開山門,以積極而入世的傳教方式,不但讓佛教走入社會,也走出了台灣,如今佛光山在全世界有一百四十多個分支機構,佛光山的星雲大師說,從他一個「外省和尚」,能夠在台灣創建佛光山和國際佛光會的例子,證明了「心量越大世界越大,包容越多成就就會越多」。

  總統府參議黃崑虎也認為,國人應該廣結善緣,有容乃大。自從解嚴以來,有些人經常打著言論自由的大傘,發表挑撥族群的言論惡意攻擊政府,歷任黨政要職的許水德說,他早就已經習慣了。行政院長連戰認為,維持民主開放,是中華民國立足台灣的最大保障。不過,連戰院長表示,除了民主開放之外,要立足台灣,國人對於國家前途,也必須要有起碼的共識。

  出身加工出口區的執政黨中常委侯彩鳳說,有共同的價值觀念,國人才能夠攜手合作,侯彩鳳以勞工運動為例,認為現代的台灣,凡事應該以理性方式來抗爭,在體制內尋求改革。

  侯彩鳳表示,進入民國八十年代,勞、資、政三方合作,才能夠發展經濟扎根台灣。而李遠哲博士認為,要落實台灣優先的理念,必須透過教育,教導下一代學會以團隊精神代替單打獨鬥,並且培養國民對於科技與知識的強烈好奇心。不過正因為現代父母非常重視子女教育,台灣的農村越來越不容易看到年輕人種田了。

  謝金文夫婦當初因為不希望看到老家的稻田荒蕪,放棄自己的生意不做,回家鄉種田,現在他們經營的水稻育苗中心,是苗栗縣最大的秧苗供應站,謝金文說,我們立足台灣,就要先保住台灣的農業。

  謝金文的育苗中心,雇用了十二位工讀生,他的四個孩子還在念書,放假時偶而回家來幫忙,謝金文目前擔任水稻代耕代營隊隊長,負責農業機械化的推廣工作,他用機械化的代耕代營方式,化解了後龍農家接班的問題,謝金文對於政治問題不感興趣,他只關心農業能不能繼續立足台灣。而事實上要讓台灣越來越好,就是要像謝金文一樣,要能夠跳脫政治和意識形態的糾纏。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