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站起來了(二)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台灣近年來在政治民主化上的成就,除了受到國際媒體的重視和肯定之外,許多國際知名的重量級人士,也對台灣能夠在短短十年之間,從一個極權的政體,和平轉移到民主政治是深感驚訝的。去年上半年,瑞典前副總理阿瑪克甚至推薦李總統角逐諾貝爾和平獎,逐漸國際人士對台灣經驗的肯定,而這份肯定是讓台灣在國際舞台上,站起來的重要力量。

  去年年初,正當中共對我進行文攻武嚇之際,國際間傳來一則好消息,瑞典前副總統阿瑪克,推薦李總統角逐諾貝爾和平獎,從來沒到過台灣,也沒有與李總統見過面,阿瑪克為什麼會做出對我如此友善的舉動呢?在阿瑪克的觀察中,台灣經驗的成就,是有別於其他開發中的國家,許多國家在推動民主憲政改革的過程中,都難以避免會發生混亂、紛爭,甚至流血衝突,台灣卻能在中共的強大威脅下,逐步完成憲政改革,台灣經驗的確令世人眼睛為之一亮。

  台灣在平和中,落實「主權在民」的理念,是阿瑪克盛讚李總統和台灣人民的主要原因,這一點,在美國人民態度的轉變中,更是明顯。在此之前,沒有人能預料,有一天李總統會踏上美國領土,進行訪問,不過前年六月,這項不可能的任務卻成為事實,居關鍵影響力的是,美國民意和輿論的全力支持。

  台灣長期的好朋友,前在台協會理事主席白樂崎,對台灣民主化的巨變,感觸最深,他說,台灣從獨裁政治到民主體制的經驗,是獨一無二的。美國對台政策,雖然經常受制於中共壓力,而多有搖擺,不過白樂崎認為,台灣人民已經以行動證明,民主的力量是至深且鉅,台灣才是美國永遠的朋友。

  近年來,李總統以強勢的領導,推動民主改革和務實外交,目的是要讓台灣立足於國際社會,不過此舉卻引發少數人批評,認為是李總統製造了兩岸間嚴重的對立和分歧。美國前駐中共大使李潔明,則有不同的觀察。

  過去一年,台灣在經濟和政治上的特殊經驗,有如催化劑一般,在國際間發酵、擴散,李總統表示,面對下一個世紀,台灣經驗仍將是我們立足國際社會的不二法門。去年年底,來自遙遠的中南美洲,傳來一項好消息,巴拿馬總統巴雅達雷斯,在不理會中共的抗議下,派特使來台,誠摯邀請李總統參加今年九月間,在巴拿馬召開的國際運河會議,此舉再一次證明,台灣經驗,不僅不會被國際社會所忽視,反而能對國際社會,做出具體貢獻。

  站在一九九七年的開端,展望未來,堅持改革和開放道路的台灣經驗,仍是我們融入國際社會,並立於不敗之地的鐵律,「當台灣站起來時」,世人終將記下這一歷史性的一頁。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