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過後(快語台灣)

明天過後(快語台灣) | 華視新聞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南亞大地震和海嘯震驚全世界。每天看到的報導也總是悲多於喜。不過最不幸的,是我們往往在事件當時,看著新聞悲嘆不已;過不久,就什麼都忘了。到底在這種重大、人力無法抵抗的天災之下,我們能做什麼,又該做什麼呢?

  有些天災是無法避免,但是平時或災後都有重要的工作可以做,來讓傷害降到最低。平日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正確的知識。如果瞭解造成地震和海嘯的原因,可能引發的災害,事後要如何重建等等,一旦災難發生,我們就可以儘速採取正確的步驟。這次,我國媒體雖然也有採訪專家,但是報導的深度和正確性都還需要加強。例如,日本新聞就很詳細的解釋這次的海嘯為何對不同國家造成不同的傷害,也強調了海水急速退潮一定是海嘯,但是海嘯不一定會有海水退潮的這個重要資訊。

  災後,最重要的是要不分國界,大家來救災。個人也許可以捐一點錢或盡一點力。最重要的是不要覺得事不關己。「冷漠」是人性最大的敵人。國家之間也應該互相幫忙。像我們921大地震時,許多國家都幫了大忙,甚至像俄羅斯救難隊,雖然因為中國不准他們經過領空而不得不繞遠路,延誤了重要的黃金救難時間,但是他們還是儘速的趕來。這次我國也派專業的救難團隊趕去南亞,這是很可貴的。

  包括可以做的事,我們也來談談不該做的事。媒體報導是要讓人們「知道」,可是要知道什麼呢?除了相關的科學知識之外,媒體也應該多報導一些救災的實際事務。像我國派誰去,如何派,行前的準備工作,以及後續要預防的後遺症等等。也就是救災的標準程序和機制是什麼。天災的實際傷害和災後的心理創傷,其實是一樣嚴重的。瞭解這些救災措施的進度,最能穩定大災難下不安的人心。有些媒體以「人有知的權利」為藉口,直接讓海灘上的屍體出現在報紙和電視畫面上。

  而觀眾也常常一邊批評,一邊哀嘆,一邊繼續看。我們難道一定要看到這樣的畫面,才能知道天災的可怕,才懂得去同情嗎?這種「報導」和「觀賞」真是野蠻啊。還有一些看起來很善意的行為,卻是對受災或受難者家屬的騷擾。歷劫歸來的小妹妹對外公說,她不喜歡被照相,她不喜歡被問到當天的事。大人們,我們聽到了嗎!體諒才是關心的根本。我們應該默默的祝福他們能早日回到正常的生活,這才是真正的善意和關心。

  台灣在物質上是一個富裕的國家,我們更要作一個有尊嚴的進步國家。搶救天災最重要的就是時效。國內發生天災時,除了政府要有足夠的應變能力之外,也希望政治人物不要發生像上次誇口自己可以調度到多少台直升機,結果什麼也做不到的事,這種作秀就干擾了救災的進度。如果別國遭受災難,我們也有能力派遣專業救難團隊,募集物資和金錢,伸出友誼的援手。台灣雖然國際處境困難,但這就是國家尊嚴的表現,也是我們走向國際的一個步驟。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