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汎瑜 許中熹 報導 / 台北市
大家常說「改變,要從教育開始」,在台灣,十二年國教明年就要上路了,但是在大陸,仍舊有許多國家級貧困縣,孩子們想念書是遙不可及的奢求。今天華視新聞雜誌「封面故事」,我們要再一次播出,資深記者陳汎瑜、許中熹,剛剛榮獲2013年社會光明面報導獎的作品「遇見大山女孩」系列報導,內容是描述,臺灣公益團體「至善社會福利基金會」,在雲南麗江展開的「少數民族女童助學專案」,透過臺灣認養人,已經有一千三百多位大山女孩獲得資助,得到受教育的機會。這則新聞報導,跨越兩岸藩籬,深深打動人心,今天的節目,我們要一連播出上下兩集,帶您跟著我們的鏡頭,一起去感受臺灣人溫暖的愛心。
這是一趟橫跨二千五百公里的路程,華視新聞雜誌的採訪小組,跟著至善基金會志工,長途跋涉遠從臺灣來到雲南麗江,隨著山路越來越崎嶇難行,我們和三位認養人搭上麵包車,繼續朝玉龍縣的深山裡挺進,一邊是陡峭的山壁,另一頭則是數百公尺深的驚險懸崖,路途顛簸,坐在車裡感覺就像在博命。戴著黑框眼鏡,一路搖晃已經臉色發白,57歲的資深藝人美鳳姐是在今年三月,主動申請加入大山女孩的認養計畫,更義務擔任這項活動的代言人,而坐在後頭的臺商黃國益,則是資深認養人,抱著熊熊大玩偶,看得出來他的心情很忐忑,這一天51歲的黃國益,和他資助長達三年的雲南女孩高玉芳,終於打破時空和距離,首度相見。
深深的擁抱,流下最真情的眼淚,三年前,黃國益透過至善基金會,認養了照片上清秀的小女孩高玉芳,透過每個月600元新台幣的捐款,贊助她所有的學雜費,現在高玉芳十七歲了,就讀初中三年級,每回考試她都是全班第一名,沒有給臺灣的黃爸爸丟過臉,高玉芳心裡明白,沒有黃爸爸,就不會有今天的她。簡陋的木屋搭上瓦片,玉芳一家人住在海拔將近三千公尺的高山上,過著清寒刻苦的生活,三歲時母親就過世了,爸爸靠著四畝貧田種植菸草,一年挣不到人民幣兩萬元,因為家裡很窮,還得供哥哥念書,高玉芳比別的女孩晚了兩年才上小學。
想念書卻籌不出學費,這也是所有大山女孩的困境,至善基金會從2006年9月,把援助學童的範圍從臺灣拓展出去,開始深入雲南高山、在當地超過40所中學,推動少數民族女童的助學計畫,透過每學期提供助學金,六年來已經幫助1300多位女孩,讓她們在困境中延續學業。像是沒有結婚、也沒有小孩的臺商黃國益,六年來一口氣認養了十個孩子,下個月他還打算增加到二十人呢。
想上學得翻越整座大山,還要再搭麵包車,才能到60公里外的學校,路途的坎坷和辛苦,臺灣的孩子恐怕很難想像,但愛笑的高玉芳總是甘之如飴,因為能夠上學,她就有機會走出大山,去開拓更寬廣的人生和視野,在雲南麗江,有20多個少數民族,世世代代都住在貧瘠的高山地區,而17歲的納西族女孩和珍珠,是個在困境中永不服輸的孩子。
珍珠的認養人歐麗惠,綽號小小媽媽,今年57歲,是一位臺灣的退休老師,來到雲南第一次和珍珠相見,鏡頭前她突然顫抖著雙手,拔下戴了40年的耳環,為珍珠戴上,看到這一幕很多人哭了。珍珠的家裡沒有門,沒有電,就連唯一的一盞燈,都得拿到鄰居家去充電才能夠發光,但和珍珠總是笑容燦爛,從貧困的生活中找到樂趣。
把別人丟棄的玻璃瓶串成風鈴,想看書陽光就是她的燈光,個性開朗的珍珠從小就被父母拋棄,是奶奶和舅舅將她拉拔長大,對媽媽她的心中有沒有恨呢。今年初,和珍珠在學校突然昏倒被老師發現,才知道她為了節省學費和伙食費,一天只吃一餐,在至善基金會的緊急安排下,由小小媽媽擔任她的認養人,而得知孩子的處境,小小媽媽忍不住眼淚直流。
17年來納西族女孩和珍珠、從沒有感受過母愛,而臺灣的小小媽媽沒有結婚、也沒有孩子,但從這天起,珍珠有了母親、而小小媽媽也擁有了上天賜給她的雲南女兒,這份愛跨越時空,也讓彼此的人生更加圓滿。擦乾眼淚、別哭孩子,對這些女孩來說,困苦的生活、就像眼前一座座險峻的大山一樣、也許暫時不能改變,但來自臺灣的愛心援助,和許多人的關懷、卻像一股股暖流,正源源不斷的注入雲南麗江這片高寒的土地,也讓大山女孩在未來的人生路途,增添無限的希望和勇氣。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