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于恬 盧松佑 報導 / 台北市
很多民眾在用藥,應該都有疑慮,明明都是成分相同的藥,為什麼有的藥吃了就會過敏,甚至沒效?原因就出在,這些各家藥廠出的學名藥,在上市前,又對藥的形狀、顏色、口感等、賦形劑做變更,卻沒有依法通報。為了怕賦形劑會影響藥品的效果,還有吸收狀況,目前市售的33款藥品必須先下架,重新進行人體、生物相等性的試驗。
這一大片銀色包裝的圓形藥丸「美時停敏膜衣錠」,看看外包裝,成份上寫著玉米澱粉;還有這一款,綠色白色包裹下的「五洲止痛膠囊」,還有胃藥、心血管用藥,全都被衛福部查出,沒通報就違規添加賦形劑,33款學名藥,一個月內得先下架,重新做人體相等實驗。
雖然成分跟原廠藥相同,安全無虞,但會不會影響吸收,甚至過敏,都是未知數。但明明在國外,賦形劑用了什麼,都得照實標示,國內卻沒規範,才會讓這些藥一賣就是20年,現在才拿去確認藥效,會不會太晚了點。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