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19 23:00

罕病無障礙旅遊

連昭慈 李宇承 報導  / 台北市

  出門旅遊是一件輕鬆平常的事,但對罹患罕病、行動不便的病友來說,礙於照護上的困難,往往好多年足不出戶。為了讓病友也能享有旅遊樂趣,罕病基金會每年都會籌辦罕病家族旅遊,像是今年就舉辦兩天一夜的中台灣之行,光是參加的病友和家人,加上隨行醫師、志工和工作人員總共就有240人,場面十分浩大。許多病友為了圓夢,排除萬難、風雨無阻。而罕病基金會,更是從三月就開始尋覓無障礙的遊覽車、景點以及住宿房間,甚至工作人員還必須在行前實地勘景,確保旅程平安。而在旅遊中更讓人感動的是,25名志工勞心勞力,全程守護病友和家屬的安全,他們說,看到病友開心的笑容,一切辛苦都值得了。

  六台遊覽車一字排開,在台北火車站外頭待命,一場罕見旅遊浩浩蕩蕩,準備出發。罕見疾病的病友和家人,大手拉小手,攜家帶眷,一行人加上志工和工作人員,總共240人,所有人帶著期待的心情,展開兩天一夜的中台灣之旅,但是,光是要搭上遊覽車,就非常不簡單。坐在輪椅上的病友,靠著復康遊覽車的升降平台,加上桃紅色衣服的志工和工作人員通力合作,費盡一番功夫,終於順利上車。

  平常互不相識的病友家庭難得齊聚一堂,雖然大家身上罹患的疾病不盡相同,但是,對這趟旅程嚮往的心情一樣強烈。只是天公不作美,隨著遊覽車一路南下,原本晴朗的好天氣突然下起雨來,讓這趟行程加倍艱辛。雨滴滴答答地下,志工邊撐著傘,邊扶著病友,大家抵達第一站-彰化的休閒農場。

  在魔菇部落體驗種菇DIY,用手感受土讓的觸覺,因為疾病限制和照護不易,走出家門、踏青旅遊,是不少病友的初體驗,有些人則是隔了好多年,才終於有機會再度參與。

  您或許很難想像,為了這趟得來不易的年度旅遊,罕病基金會從五個月前就開始籌備規劃,尋覓適合的交通工具、無障礙景點和住宿飯店,行前還到所有地點實地勘景,把安全措施做到滴水不露。此外,考量這群特殊病友的身體狀況,每次出遊還必須有醫師全程隨行。

  今年五歲的晨翅,因為罹患了「蛋白質S缺乏症」,雙眼失去視力,這是他第一次參加罕見疾病的大型旅遊,初來乍到這個陌生環境,讓他害怕得放聲大哭,但經過罕病基金會創辦人陳莉茵的安撫,晨翅終於卸下心房。

  打開病友的視野,也打開他們封閉的心,罕病基金會從2003年開始,陸續舉辦不同類型的病家旅遊活動,包括兩天一夜的暑期旅遊、北中南一日體驗輕旅遊、和罕病家屬健檢喘息活動等,連續12年來已經辦理了18個場次,將近四千個病友共襄盛舉,每年更是有超過600個家庭報名,每當訊息一發布,總會引發廣大迴響。

  罹患「馬凡氏症候群」,49歲的姚文中,九年前因為工作過勞雙眼失明,自此以後再也不曾外出旅遊,因此,這次的旅程對他和12歲的兒子泓宇來說別具意義。來到夢寐以求的遊樂園,病友們坐上超刺激的「擎天飛梭」,一飛衝天。另一頭,忽高忽低充滿離心力的「迴旋磁場」,也讓大家玩得不亦樂乎,平時病痛的苦悶,此時此刻,隨著尖叫聲完全煙消雲散。

  為了一圓他們的夢想,大熱天,志工們七手八腳合力扛起行動不便的病友坐上摩天輪,即使滿身大汗還是甘之如飴,而得到幫助的病友們,感激的神情溢於言表。

  65歲的杜台興,擔任罕病基金會的志工已經16年,這次他號召了25位學生和社會人士,一起投入志工行列,許多志工在服務的過程當中,看到病友對生命的努力,還有家人之間不離不棄的堅定情感,忍不住紅了眼眶。

  帶著不同面貌的罕病家庭走出戶外,除了舒緩疾病帶來的痛苦和恐懼,罕病基金會也希望讓民眾了解罕病不是傳染病。您還記得嗎?民國89年,台北市景文高中曾發生有同學協助抱著玻璃娃娃上課,結果意外摔落階梯,最後玻璃娃娃不幸身亡的事件,這起悲劇曾導致群眾對於罕病的冷漠和害怕,但事實上,罕病患者很多時候非常需要社會大眾主動伸出援手。

  也因為12年來帶著病友和家屬在全台趴趴走,罕病家族不但可以認識彼此,也讓更多民眾見證病友和家屬面對疾病的勇氣,飯店、遊樂園業者也逐步改善無障礙環境,這也是罕病旅遊帶來的成果和社會進步,藉由每次的旅遊,更讓病友揮灑疾病以外的生命色彩,用熱情和活力點亮生命不一樣的火花。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