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11 11:47

老手牽小手! 正視隔代教養問題

採訪/撰稿  / 台北市

含飴弄孫應該是求之不得的福氣,但是對有些祖父母來說,照顧孫子似乎成了卸不下的重擔。根據主計總處的普查發現,2014年國內隔代教養的家庭一共有9萬多戶,相較2000年的7萬多戶上升比例高達兩成多。

在冰冷的數字之外,隔代教養是否突顯或衍生什麼樣的社會問題,一起探討。

圓圓的臉蛋配上純真無辜的表情,模樣惹人憐愛,才兩歲一個月大的小肉粽還在牙牙學語,卻已經很能理解大人說的話,陪在小肉粽身邊的不是她的媽媽,而是相依為命的外婆,自從小肉粽出生後,祖孫倆就是形影不離的生命共同體。

也是勵馨基金會輔導個案的小純在16歲荳蔻年華時意外懷孕,晴天霹靂的消息一度讓她差點走上絕路,還好最後仍舊決定勇敢面對,但就在懷孕僅僅七個月的時候,小肉粽毫無預警提早報到,出生時體重只有1600公克,好幾度在鬼門關前和死神拔河。

台灣隔代教養的家庭數增加,根據主計總處的調查,2014年隔代教養家庭一共是9萬1508戶,相較2000年的7萬5249戶增加了1萬6259戶,上升比例高達21.6%。而隔代教養的原因,第一名是孩子的父母因為入獄、失業、重病等因素無法扶養;第二名是離婚、單親或再婚;第三名則是因為在外地工作,只好把子女託付給上一代照顧。

61歲的阿華姐,想起因案入獄的女兒還是忍不住激動情緒,獨力扶養兩個外孫的她,平常靠著在菜市場幫人洗碗,一個月一萬五千元的收入,把外孫拉拔長大。

隔代教養不但面臨體力和經濟的考驗,還存在著許多隱憂,在父母缺席的成長歲月中,幸虧有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的不離不棄,才讓許多孩子仍舊能在親情的澆灌下,平安長大。

透過隔代教養,許多長者也重新感受生命成長的喜悅,重拾人生的方向,但我們也必須正視隔代教養可能衍生的問題才能給我們下一代,更健全的教養環境。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