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09 13:42

小小人球 台灣黑戶寶寶的悲歌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12/10號就是國際人權日,喚起人們重視人權,我們專題報導要帶您看到,這些黑戶寶寶的悲歌!早在1992年,台灣正式引進外籍移工後,卻衍生出女性移工、在台生下寶寶,小孩卻無法取得國籍的問題,媽媽們,時間到得回到母國,但這些孩子卻是沒有國籍、沒有身分,連就學、就醫都成問題,在人道及合法之間,該如何解套?

孩子一出生就沒有國籍沒有身分,成了法律上的透明人,這是在台灣,外籍移工生的「黑戶寶寶」悲歌!1992年台灣正式引進外籍移工,卻衍生出女性移工在台生下寶寶,小孩卻無法取得國籍的問題。

這群孩子沒有身分,就學、就醫都成問題,在人道及合法之間,成了難解習題。抱著4個月大的兒子,溫柔的餵奶照料,丁丁媽媽22歲來到台灣,一待就是9年,原本工作穩定,卻在意外懷了未婚夫的孩子後,人生變調。

60歲的楊婕妤,是關愛之家的創辦人,小朋友的可愛名字,很多是她取的。1992年成立的「關愛之家」,早期是愛滋病友的中途之家,隨著愛滋關護的需求漸漸減少,如今這裡是無國籍移工媽媽和寶寶,在台灣的家。

採用「屬人主義」的台灣,移工小孩即使在台灣出生,也無法取得我國國籍,如果沒有隨著媽媽回國,就會被認定是滯留在台的「無國籍小孩」。每個月光是照顧這些孩子,得花300多萬元,靠的都是民間的小額募款,不過對她們來說,最大的挑戰,是孩子們沒有居留證,看病沒有健保,得自付醫藥費,關愛之家每個月,就得支出50萬到100萬元醫療費用。

這群被排除在正規教育體系外的孩子,只能看著小學裡的哥哥姐姐們好羨慕。在台灣,無國籍的移工黑戶寶寶,就算能以專案方式到學校寄讀念完高中,卻拿不到畢業證書。18歲後,少了「兒少法」的保障,恐怕又將成為專案外的漏洞。

根據內政部統計,從2013年到現在,接獲通報的非法移工黑戶寶寶人數,至少數百人,甚至有人推估黑數逼近2萬。外籍移工飄洋過海,來到台灣勞動、生產、貢獻,為台灣社會創造上億元產值,但衍生出的移工媽媽和小孩,卻也成為台灣丟不掉的責任。

這群漂泊的小天使,沒有國籍沒有名字,從小忍受長期的親子分離,還得承受外界異樣眼光,大人的錯孩子又何辜。只是政府如何處置,擺盪在人道與法令之間,仍舊無解。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