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凡 採訪/撰稿 李宇承 攝影/剪輯 / 台北市
2020不能沒有你,感謝全國醫護,和每一位為了您我的健康平安而犧牲奉獻的防疫戰士。疫情當前,還有一群人,他們的表現也受到高度肯定,那就是指揮中心記者會、阿中部長背後的「神翻譯」。三月初的記者會,BBC記者以英文提問,手語翻譯員李振輝,立刻即時手譯,超水準的表現,成為全場亮點!其實,李振輝是同業眼中的國寶,他從建中念到台大法律系,還拿到碩士學位,為什麼不當律師、法官,寧願走上一條孤單的路呢?採訪小組深入追蹤還發現,李振輝帶領一個14人團隊,除了在疫情記者會服務,手語翻譯員也深入小學、成為聽障孩子學習的橋梁,手語翻譯員的動人故事,一起來看!
這是中華民國聽障人協會,相當於李振輝第二個家。
李振輝 vs. 中華民國聽障人協會工作人員:「現在手語課都停了,那什麼時候要重新開課,可能要到6月1號之後,現在出門都要戴口罩,那翻譯員服務要戴口罩嗎,我覺得要看狀況、場合,什麼場合?醫院一定要戴,如果說空曠地方就不用戴,如果民眾反映要看口型那怎麼辦,那就寫著。」
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李振輝又趕往下個行程!
手語翻譯員李振輝:「今天還算比較輕鬆,平常有多少行程,最忙的時候,比如說立法院結束,晚上還有新竹的課,常會衝到。」手語翻譯員李振輝:「你認識她嗎,他永遠嗎?最後一個打,要一起打,很難耶,不難,我怎麼在這裡賺錢,再一次,good,好多了。」手語翻譯是李振輝一生的志業,他也將這股熱情,分享給台北護理健康大學的學生們。
手語翻譯員李振輝:「疾管署武漢包機已經有三趟,所以他說,武漢包機來回三趟,他會打武漢這個點,你看到啥,同時比,同時計算次數,要學很久。」台下的學生們,認真吸收新知,因為他們知道,李振輝超過30年的實戰經驗,無人可比!
2020年3月12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BBC記者提問台灣防疫作為,指揮官陳時中認真做筆記,站在後面的陳振輝,無時差即席翻譯,這一幕,讓網友大力稱讚。
手語翻譯員 李振輝:「兒子?我覺得他跟一般的觀眾其實沒什麼兩樣,覺得很好笑,然後覺得你要不要成立一個粉專,然後我可以當你的小編,用娛樂的角度看這件事情,因為我做這個工作已經很久了,媒體露出也不是第一次,很習慣, 只是覺得這次會比較大一點,跟著瞎起鬨,我就說賣鬧。」
手語翻譯員 李振輝:「我覺得所有的恭維我都放一邊,因為不該當如此,正常的翻譯程序,應該是現場要配置專業的口譯人員,就是把英文翻成中文,只負責翻成中文那一段。」
粉絲送上Q版卡片,對阿中部長背後的手語神翻譯表示敬意,對李振輝來說,疫情記者會的確是生涯最大挑戰。手語翻譯員 李振輝:「這一次的疾管署的記者會上,都有太多的這一種專有的醫學名詞
忽然間出來,你根本沒有辦法應付,最近一直在講奎寧這件事情這個字,聾朋友都看得懂中文,沒有這個手語,到目前為止都沒有,甚至我們只能用造字、幾個大字,下面兩個圖,安寧的,你就用湊字的方式,可是這個是不是所有的都接受,不必然。」
李振輝一路從建中念到台大法律系,還拿到碩士學位,很多人想問,李振輝為什麼不當律師、法官,寧願在台上扮演配角?原來是高中加入手語社團、有一次和啟聰學校朋友出去玩的經歷,讓他在人生十字路口,做出不同的選擇。
手語翻譯員 李振輝:「我後來從事行業,跟那段經歷有關,同理心被看待,我是一個穿著建中制服、 背建中書包的小孩子,可是全車的人看你的角色是覺得,怎麼會這樣,好可惜說,好手好腳變啞巴,他是有心或無心的,對於聽障有一個不良的對待,所以後來我才會一路的在路上, 因為我能夠深刻的體會說,原來聽障者在社會上是怎麼被看待。」
1996年,台北市社會局首次開出手語翻譯職缺,碩士畢業的李振輝、成為公部門第一位手語翻譯員,之後離開市府自由接案,行政院、政見發表會都看得到他的身影,也因為翻譯能力強,李振輝帶領一個14人團隊,專門服務聽障朋友!
手語翻譯員 邱湘淩 vs. 父親 邱文亮:「我今天有遇到幾個那個,手語不懂,所以很尷尬,對啊,好好笑,所以你要教我。」手譯員邱湘淩,一回到家,馬上找父親求助。
手語翻譯員 邱湘淩 vs. 父親 邱文亮:「像有問一個陳部長就說什麼,小孩子,他就是很聰明,故意法律漏洞,鑽法律漏洞,比如說,不怕死不識相,頭腦空空,喔,我就打,呆到底的孩子,不是,不是呆到底。」原來邱湘淩的父母都是聽障,從小手語就是她的母語,但艱澀的專業用語和同步翻譯,還是吃足苦頭。
手語翻譯員 邱湘淩 vs. 父親 邱文亮:「你可以教我嗎,像有個國家,我不懂,ls,這樣,列支敦斯登。有個國家很難,這你知道嗎,很少遇到過,ls,以這個手型。」
手語翻譯員 邱湘淩 vs. 父親 邱文亮:「我們一般的對話,就是你先講一段話,我停下來,我瞭解了意思,再去做翻譯,可是疾管署翻譯是同步的,阿中部長說,比如說澳洲叭叭叭叭叭,我就要手語叭叭叭叭叭出來,所以這個過程是要經過訓練的,總使是是母語的話,還是要上這些訓練課程。」父女兩人求好心切,還會一起看疫情記者會重播,而邱爸爸的親朋好友也傳訊息,稱讚邱湘淩優異的表現。
邱湘淩父親 邱文亮︰「我看到女兒,就是在電視上看到女兒手語翻譯,我看到小孩子的詮釋方式,能跟聾人手語方式很像,女兒做這個服務,對我來講很開心很光榮的事,在這服務過程當中,我可以感受到說,聽障朋友享受到知的權利,資訊平權。」
手語翻譯員 丘安:「我要到疾管署,林森南路6號。」手語翻譯員是聽障朋友的輔具,也是他們和真實世界的橋梁,目前全台有12萬聽障者,卻只有近500位手譯員,依國際標準每位手譯員要服務100位聽障者估算,全台仍有700個手譯員缺口。像是有雙大眼睛的丘安,投身手譯工作,已經10年。記憶最深刻的是,她擔任台北市1999手語視訊服務員時,曾在深夜接到一通視訊求助電話。
手語翻譯員 丘安:「大學是進入入社團,才開始進入手語。」手語翻譯員 丘安:「一個人就感覺就是在畫面上感覺是身體很不舒服,或者要求我們要叫救護車,那的確原本平常視訊進來就是比較嬉笑怒罵那種,那種比較耍寶一點,突然看到他這個樣子,有點嚇到,然後就馬上積極的幫他撥打一一九,然後幫他叫救護車,順利送往醫院。」
在這個團隊中,也有手譯員不在防疫前線,而是選擇陪伴在聽不見的學童身邊。手語翻譯員 蕭匡宇:「大哥,不好意思幫我開個門,謝謝。」
手語翻譯員 蕭匡宇 vs. 新北市社會局聽障巡迴輔導教師 陳建廷:「溫柔是什麼意思,很生氣很兇,我們說溫柔很溫柔,有沒有對你很好,對你很兇,沒有很急,沒有很快,說說溫柔是什麼,還是誰很溫柔,羊,你媽媽呢,有很溫柔,很兇嗎,沒有。」
手語翻譯員 蕭匡宇:「如果有機會可以在那個場合上面去去接受那樣的挑戰,好試著把內容完整地傳給聽障朋友很棒,那沒有也沒關係,這裡這裡也很重要,然後我覺得我們等夥伴也都在第一現場服務。」
深感資源不足,蕭匡宇長期把時間奉獻給教育,協助輔導老師和聽障學生的教學課程。手語翻譯員 蕭匡宇:「十一年前了,那我第一個服務的小朋友,在美勞課上面,有個主題叫做我的好朋友,然後他就畫了一個人的人,竟然是我,他覺得我是他的好朋友呢?那時候對我來說,我很感動,也有點感傷,因為像一個七、八歲的孩子,然後在校園裡面照道理說,他的好朋友應該他身邊的同學。」
每週二、每週五,立法院院會,是這個手譯團隊極少能相遇的時間。
成員們拿平日遇到的問題,跟李振輝尋求協助,趁這難得機會,採訪團隊也出考題,測試這群手譯員功力!
手語單字只有6000多個,要解釋日常中文名詞,碰到新的字彙出現,就得靠個人功力,手譯員也得隨時精進,才能跟上時事發展,為聽障者獲取新知,而這些總是在新聞畫面右下角小圓框裡,不起眼的角色,在這次疫情記者會,讓外界看到他們辛苦及專業,更成為2020疫戰中,不可或缺的抗疫英雄。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