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業、生態、能源的難題 |離岸風電 衝突再起|華視新聞雜誌

林彥汝 採訪/撰稿 李宇承 張書堯 攝影/剪輯  / 雲林縣

為了達成非核家園和能源轉型的目標,政府喊出2025年,「綠能」達到20%,其中,發展離岸風電是當前的國家重大建設。但在海上興建風力發電機組,這一條路卻爭議不斷。位在彰化的環團,擔心生態被破壞,白海豚恐怕滅亡。還有漁民質疑,業者刨整海床鋪設海底纜線,造成魚群大量死亡,衝擊他們的生計!像是雲林外海,預計明年3月前,要設置80座風力發電機,當漁場變成風電場,漁民該如何生活?目前能源公司正和漁民展開協調,但因為雙方難有共識,頻頻發生海上衝突!

任憑漁民焦慮地呼喊,對面的拖曳船,仍拖著平台工作船,執行任務,這裡是雲林外海域,他們是能源公司的工作人員,漁民指控,鋪設在海裡的漁網全被扯破。

漁民李平順說:「你看有沒有整尾爛光光,正常魚你看看,這是正常的魚嗎,你看,整個都爛的,爛光光,你看,這都白了,你看翻白了,整個絞壞了」。

兩個多月來,不只漁具被破壞,抓上來的魚,很多不正常死亡,漁民懷疑,起因正是離岸風電機的建設,政府全力發展的綠能產業,卻一步一步,威脅他們的生計,漁民李平順說:「你用重型機具,破壞我們的海床,你都說沒有,今天開會也都說沒有,他們那麼大型的機具在地上強行拖,你不要跟我說,你以後會造福多少鄉里」。漁民林全發說:「你不管國家多大的建設,你要做都可以,都可以,但是重點是你要顧地方,要顧漁民,做一個完整的協商」。

即將蓋在雲林外海的能源公司,來自德國巨大的零件,機艙還有葉片陸續從海外抵達台灣,預計2021年三月轉動,轉動巨大的風扇,風機產生的電力,將經由海底電纜,輸送到陸地,政府要打造非核家園,解決電力供應問題,喊出2025年,綠能要達到20%,離岸風電機的角色吃重,雲林海岸外海域,將是風場之一,也是亞太區最大的設置地點。

採訪這一天,厚重的雲層烏雲密布,儘管天候不佳,但風電機的建設,沒有停下腳步,記者林彥汝說:「現在我們所在的地方,是在雲林的外海岸,大約是3海哩的地方,而這裡即將要蓋,大約是80座的風力發電機,不過這裡剛好是漁民,世世代代捕魚的地方,也因此現在他們擔心,可能這樣的設置作業會影響他們的生計,也可能會有破壞生態的疑慮」。

能源公司的工作船,從海裡拉起龐大機具,他們正在執行鋪設海底纜線的前置作業,漁民許秦源說:「能源局長你有聽到嗎,不是說要停工嗎,要協商嗎」,漁民沈登南說:「這都是在我們的漁區,現在都在這邊作業,能源局局長答應不能做,都在偷做,都在偷時間,是怎麼樣啦,沒有漁民的存在了嗎」。

漁民李佳泓說:「有抓到魚嗎,沒有半點東西啦」。

漁民沈登南說:「現在是三牙,那如果冬天,這邊都抓白鯧,竹午魚烏魚,烏魚就在這邊,這裡是正港的烏魚場」。

以往大豐收的季節,卻反常的一無所獲,漁民從海裡拉回將近一公里長的流刺網,只抓到一隻螃蟹,漁民許秦源說:「在這邊拖拖拖,裡面有噪音,魚就不敢靠過來」,漁民說:「扯破了,沒辦法,你自己看啦,漁民要怎麼生存啦,沒辦法生存了啦,惡質的公司啦」。

返回岸上,一張一張被勾破的漁網,堆疊在漁船上,這是漁民的血淚,漁民說:「大型的拖錨船來,就整個都黏在一起了,拖走全部網子都黏在一起了,這回來都沒用了」。

雲林台子村的村民,世代靠海為生,漁民緊急組成自救會抗爭,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的學生,許秦源是其中一員,他特地返鄉繼承家業,如今對未來路茫茫,漁民許秦源說:「世代都在討海抓魚,這就是我們的漁港,自我的阿祖、阿公跟我爸爸,還有我都在抓魚,我們雲林縣的漁場面積,一直縮減,我們北上有六輕,我們台子這邊出去,又有161海底電纜接到澎湖,現在又造一個風力發電,我們的作業海域面積,跟以前相比,減少可能剩沒多少可以放網了,我們整個面積都減少了,國家重大建設,我一定是配合的,我也不會去反對,不過你要把配套措施做好啊,你也是要讓漁民,有飯可以吃,不然你叫我們漁民怎麼辦,一隻船,不是只有一個家庭,一隻船,是有好幾個人在抓魚,好幾個家庭」。

許秦源自小在漁港長大,跟著父親出海,認識每一種魚,也深愛這片海洋,村莊和漁業緊緊相依,但風機建設對他們的生存影響有多大,是未知數,漁民許秦源說:「他要賠償那些,也賠償得很沒有誠意,我這些今天,不然你叫他們每天都賠我,可以出海的天數就好了,我這些至少可以賣六七千塊,自小到大,在那邊抓魚的地方,叫你不要去,你什麼感覺,什麼心聲」。

雖然能源公司提出補償金,每艘船發放近兩百萬元,但雙方沒有共識,能源公司開發部總監曾葳葳說:「其實在海上作業,施工期間,那是有影響,那是一定無法避免的,任何的開發行為都一樣,外海的影響一定比較大,那所以我們在,因為漁業署其實有個計算公式的,就我們採用那個計算公式,而且把我們風場之外,還加大那個風場的這個影響範圍,所以讓整個的補償金可以提高」。

而面對漁民指控漁場遭到破獲,生態生計面臨浩劫,能源公司回應,環評已經在106年通過,台灣離岸風電機發展,從2012年7月開始,攤開地圖來看,包含雲林在內,能源局列出36個潛力風場場址,主要集中在中部西海岸,高達六成位在彰化,未來苗栗到南邊雲林間的海平面,將出現超過700支風機,預計2020年離岸風電設置目標為,2025年目標則為,帶動投資額超過新台幣1兆元,產值超過新台幣1.2兆元。

根據國際工程顧問公司調查,世界優良風場前50名中,台灣所擁有的風場就佔了39個,數量是世界之冠,台灣海峽不只擁有,每秒40公尺以上的高風速,而且平均水深低於60公尺,大大節省,離岸風機的固定基座安裝成本,但多處場址,也和漁業,候鳥飛行路線,和白海豚棲地重疊。

台大鯨豚研究團隊說:「那個應該不是浪喔,在那個第4支風機那裡,是...是海豚...,是海豚嗎,是,出現了喔,12點鐘方向,有,確定嗎看到了嗎,有有有,是喔,12點鐘方向有沒有,看到了喔,是喔,12點鐘方向,有沒有,我看到了」。

95%的白海豚,生活在水深15公尺,距離海岸6公里以內的水域,但也因為太靠近岸邊,受到人類活動干擾,加上海洋汙染,白海豚數量從2006年的80隻,降到50隻左右,被列入極度瀕危的最高保育等級,如今風場和白海豚棲地緊緊相鄰,風電機打樁引起的噪音,施工揚起的底泥,都可能是白海豚的致命傷。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邵廣昭說:「不管是魚類的生理行為或是鯨豚,他們(國外研究團隊)有做過詳細的評估,得到結論都是說,大概只有在打樁的時候,那個時候如果,游得很近的,那些魚類,或是鯨豚,如果牠走避不及,可能會造成傷害」。

2019年就有環團檢舉,苗栗竹南外海的離岸風場,就算已經通過環評,施工時竟沒有派出足夠的鯨豚觀察員,威脅白海豚的生存,鯨豚保育工作員郭祥廈說:「白海豚在水裡面牠覓食的時候,牠必須要靠牠的回聲定位,那如果牠的聽力一旦受損的話,牠可能在覓食上面或者交友方面,都會有形成障礙」。

儘管風機建設,對影響白海豚生態有疑慮,但也不全然是負面效益,海洋大學教授研究,發現風機的基座,竟能成為人工魚礁,吸引多種類的魚群聚集,成為另類的生態復育,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邵廣昭說:「因為打完樁以後,風機本身就有人工魚礁的效果,因為牠會限制一些,拖網進來,網具漁業,所以它多少也有一些,限漁或者保護區的效果」。

面對各方爭議,教授認為,政府缺乏對海洋資源管裡的完善政策,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邵廣昭說:「海域空間要規劃,就是要哪一個海域,適合去是以能源為主,最優先,還是國防最優先,還是交通運輸最優先,還是我們今天,漁民抓魚優先,還是要劃保護區,這個我想都是一些上位的,必須要把,根據我們台灣四周,海域的特性,先去做生態背景的了解」。

台灣發展風力發電,是零經驗起步,雖然改善空汙,減碳非核是當前課題,但國家重大建設發展,更不能犧牲海洋生態和漁民的漁業發展,這場綠色能源革命,勢必為政府留下歷史定位,面面俱到,才能共存共榮。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