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改革 傳統市集邁向國際 |振興觀光 然後呢?|華視新聞雜誌

林彥汝 採訪/撰稿 李宇承 張書堯 攝影/剪輯 / 台北市  / 台北市

在眾多觀光路線中,有一條最在地的路線,近幾年越來越受外國遊客喜愛,就是台灣傳統市集觀光!這條路線,不只走夜市,最特別的是,也走當地的特色菜市場。全台共有485座公有零售市場,很多擁有百年歷史,106年開始,政府投入10.9億元,針對366座市場進行改造。去年,經濟部推出「市集微旅行」,要把台灣菜市場推向國際,旅行社也早就嗅到商機,安排路線,還有專人導覽,遊客可以體驗買菜、透過叫價,感受台灣的人情味,還能品嚐隱藏美食。也有在地青年返鄉推廣,像是宜蘭的方子維,自小在菜市場長大,他能夠用流利的英文,介紹宜蘭最大的南館菜市場!但是,學者分析,要讓菜市場轉型成為旅遊景點,基礎建設仍要加強,像是沒有廁所、標價不清楚、食品衛生疑慮、還有很多汽機車穿梭等,逛起來不安全,也不方便,都會讓遊客止步。

一大早,宜蘭火車站前,遊客陸續抵達,眼前年輕的導遊打扮特殊,導遊方子維說:「我們準備去逛市場囉,LET'SGO」,經典汗衫,披上橘色毛巾,手提著台灣LV包茄芷袋,配上塑膠拖鞋,時光彷彿到古早年代,他是方子維,人稱少年阿公,要帶我們,深入宜蘭最大的傳統菜市場。

菜市場攤販說:「要不要買雞肉啊,很新鮮喔,半隻只要180170,來看一下」,方子維導遊說:「這叫九層炊,也是米漿做的,上面是鹹的,下面是甜的,重點是它可以一層一層拔起來,拔成九層,所以叫九層炊,這個台北很難看到的,這東西叫做,鹹菜結」,菜市場攤販說:「來快點,喝涼的,來看看喔,來豆漿紅茶青草茶」。遊客說:「味道還蠻甘的,那是那個甘甜的甘」。

導遊方子維說:「我們是有可能,跟其他國家去做比較的,對只是我們平常太少走進來了,對那我們台灣其實是有一些亮點,包含我們目前帶了22個國家老外,逛我們自己的這個宜蘭市場,其實他們也給我們很多回饋,也許我們會覺得,我們用現在超級市場這樣的想像,去想像現在傳統市場,在消費端比較難跟現代化做一些競爭,但事實上在傳統市場裡面,我們的市場相對東南亞乾淨,我們的安全,我們的種類又多,我們很差的就是這些細節,服務的流程,包含也許我們看到很多摩托車來來去去」。

方子維自小在菜市場長大,4年前決定當起菜市場導遊,非疫情期間,有不少外國遊客報名,我們逛的這一頭,是南館菜市場,另一頭還有北館菜市場,小攤販中間,有棟曾經繁華的蘭陽百貨公司,擁有40年的歷史,這裡的攤商,保存著歷史的記憶。

高雄餐旅大學觀光研究所教授劉喜臨說:「基礎的建設,跟基礎設施,我相信有一些服務設施,你一定要做的,像說包括你,場地的一個乾淨,好我講衛生這個可能比較重要,然後再來你消費者他可能有廁所的需求,我可能有指引的需求,這個部份是一定要保留,但是我們也發現,現在的消費者,其實他要的,就是那種生活性,我們不必要說,一定要幫它蓋成是像大樓,或者是說,我們看過很多的市場,曾經有這樣的一個狀況」。

導遊方子維說:「好了各位開始,我們在這個蔬菜區這邊,來看一下你認識幾種菜」往地下一樓走,啟動買菜小任務,每個人要做一道宜蘭道地美食,要讓遊客體驗當地生活,遊客說:「薑有嗎,有,檸檬,沒有,檸檬,有,糖,糖跟香油這樣,還要買什麼,豬肉,鴨賞,要多少,ㄜ...八個人吃,其實雖然身為宜蘭人,也很少逛過宜蘭的市場對啊,覺得蠻有趣的,可以認識很多,更深度的東西」。

全台傳統市場年產值,推估1,000億元以上,政府在106年,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投入10.9億元,針對59座市場耐震補強,12座市場拆除重建,179處市場和夜市改善設施工程,像是補助攤販使用食品遮罩,自動洗碗機等,要翻轉傳統市場,改造仍在進行中,但經濟部坦言不簡單。

經濟部中部辦公室主任郭坤明說:「其實都是一種,在地自發,從草根來做起的一種規劃,這不可能說,我今天用中央去規劃,要大家怎麼樣去做,大家也不希望全台灣所有的市場跟夜市,到最後長成一模一樣」,導遊彭秀珍說:「進到菜市場這兩側,大概就是我們市場,最精華的所在地這樣子」。

新竹的竹東市場,是全台最大的客家市集,號稱占地有30個籃球場大,在地人當導遊,已經是多年來的,觀光景點,導遊彭秀珍說:「,往這邊走了」。

這一天導遊帶著30.40個遊客,每個人都拖著買菜籃,攤販賣的都是銅板價,又提供試吃,<<<遊客說:「你隨便眼睛閉著都很好吃」,導遊彭秀珍說:「客家人請客的時候喜歡,他比較不喜歡湯湯水水的東西,反而喜歡乾的東西,所以這個是我們大概,請客的時候必須上桌的菜,而且需要很乾淨的油去炸,這麼板條你看,它有多Q彈,它有多Q彈,然後是純米的,他的紅糟做得很好,等一下老闆會多一些,給我們試吃」。

吃客家道地美食,也聽在地歷史文化,菜市場之旅多了深度,對口中的食物,多了一分感情,導遊彭秀珍說:「我的大姐都會進來幫忙,帶著客人逛菜市場,因為這個菜市場,最大特色,客人會不見,客人會走到不見,然後其實我那時候跟客人說,這個市場裡面,你只要在網路上GOOGLE出來說,竹東市場究竟有什麼好吃好喝的東西,我跟你們說,我通通不會帶他們去買,我都去買那個,真正的我們竹東人,真的會去買的東西」,遊客說:「本來不想買的啦,可是後來看一看,實在很便宜,很便宜真的跟台北講起來,這邊差不多打個六七折,那我們平常來,就跟市場一樣,不覺得它有什麼特點,經過他們的介紹就知道,哇這邊的東西真的還蠻特別的,很開心啊,吃得很開心,也買得很開心」。

全台傳統市場,加上列管夜市,共有1,100座,9.7萬攤,從業人員高達18萬人,各大市集要脫穎而出,吸引遊客,成為觀光景點,發展在地特色是首要任務,台灣的夜市,在國際就相當知名,寧夏夜市,是全台第一座,環保夜市。

寧夏夜市觀光協會理事長林定國說:「夜市為地方所不能接受,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因為環保沒做好,那我們寧夏夜市,它們的痛,我們在20年前就痛過了,所以我們在2011年的時候,我們寧夏夜市,提出了一個環境改造案,就是以環保為主題」,寧夏夜市早就建構獨特的排水系統,地下有集油集水槽,定期清理,攤販也會標示食材熱量,登錄食材來源,也是全台第一個,使用環保餐具的夜市,但這樣還不夠。

記者林彥汝說:「觀光局的統計,遊客最喜歡的旅遊景點之一,夜市排名第二,而寧夏夜市的觀光人次,則是排名第三高,近幾年,所有的夜市,都在全力發展獨家特色,寧夏夜市的千歲宴,就是其中之一」。

千歲宴要開席,幾乎是全夜市動起來,像這道潤餅攤,歷代祖傳,近70年歷史,寧夏夜市都是老攤販,每家輪流各出一道菜,共計22道,因此取名千歲宴。

寧夏攤販秋雲說:「對覺得很不錯,很精緻,而且我們這個是有進,進總統府國宴的」。

攤販小吃精緻化,對店家來說,也是一種改變,千歲宴隱身在民宅2樓,號稱夜市界的滿漢全席,攤販說:「這是紅燒牛肉,清燉牛肉湯,素食的,鵪鶉蛋,蚵仔煎,特別加一盤給你們」,遊客說:「很棒啊,可以嚐到不同家的美味,非常好」,攤販說:「客家煎豬肝」,遊客說:「就是不用去夜市逛,然後也不知道吃什麼,就有人自動幫你上菜」,攤販說:「山東蒸餃,來自山東的」,遊客說:「覺得它比,不同其他的夜市,我覺得它多元化」。

寧夏夜市力求突破,甚至規定,同類型的攤商不得進駐,在眾多夜市中,成為同中求異的最好典範,遊客說:「其他夜市你覺得比較不OK的在哪裡,不OK可能就是規劃比較差吧,像這邊動線還蠻不錯的,就是一條線過去,一條線回來這樣子,環境吧,因為我很討厭,夜市有車可以一直開進來,就在大馬路旁邊,價格方面,高了一點」,高雄餐旅大學觀光研究所教授劉喜臨說:「政府如何協助跟輔導,這個很重要,政府有一個角色,政府的角色就是,提供一個好的服務場域,包括說你怎麼樣去導入美學,怎麼樣去導入這些文化創意,讓這個市場,其實感覺不一樣,而是消費者,包括觀光客,願意走到這裡來」。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