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補變吃毒?! 中醫改革箭在弦上

蔡婷育 劉俊男 羅大偉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盛唐中醫鉛中毒事件,讓中醫界掀起一片改革聲浪。其實,民眾看診,常常自費拿的中藥材,有高達8成都來自中國,但政府在邊境查驗上,卻無力嚴格把關,而在中醫的藥事法施行細則中,也有許多不合時宜的觀念,禁不起科學檢驗。今(21)日的真相急先鋒,我們詳細檢視中醫政策,希望政府能盡快提出解方。

中藥鉛中毒的驚人內幕還在延燒,截至8月底,3家使用硃砂禁藥的中醫診所,已有28位驗出血液含鉛量超標,我們掌握到其中一名個案的健康狀況,事件一爆發,連忙帶著吃到只剩一包的盛唐中藥,求助毒物科醫師,毒物科醫師顏宗海說:「他大概持續看了三、四年,主要是為了調養身體,最近他就看到說,媒體有在報導,所以病人擔心,所以他就來我的門診看。」

醫師將老先生的血液及尿液進行採檢,這一天,我們在醫師帶領下,通過層層管制,進入國內少數高規格的,長庚毒物檢驗中心,檢驗師把樣本送進精密的原子吸收光譜儀,溶解血液中的紅血球,當報告出爐,我們發現驚人結果,老先生尿液中的鉛指數高達63.5,是正常人的3倍之多,血液中的鉛指數更驚人高達39.3,比一般人正常的鉛指數超標4倍。

毒物科醫師顏宗海說:「其實鉛中毒的話,其實它會帶來身體上很大的傷害,可能有一些大腦神經退化的疾病,高血壓心臟病腦中風也會,鉛中毒有些人腎功能也會不好。」

醫師判斷,老先生的解毒療程,預計要進行半年,保守估計費用超過20萬,最可怕的是重金屬後遺症,恐怕一輩子難以擺脫,硃砂風波不斷蔓延,中藥材重金屬問題浮上檯面,到中醫看診的人數不斷下降,中醫診所院長陳潮宗說:「我的診所的看診人數,減少了百分之25,比如說我過去晚上門診都會到9點半左右,才沒有病人,但是到現在8點病人數就少很多。」

民眾對藥材產生疑惑,其實問題出在看診時自費給付的中藥材,來源是一個巨大的問號,記者蔡婷育說:「我國的中藥,可以分成製劑還有藥材,先看到製劑的部分,也就是常見的科學濃縮中藥,還有丸散膏丹這類製品,都有經過國家GMP的藥品優良規範認證,但是再繼續看到藥材的部分,衛福部中藥典,明明有355項常見的中藥材,國家卻沒有全數定期抽驗,在把關上缺乏強制性。」

中醫診所院長陳潮宗說:「最常用的21項,衛福部其實有定期抽驗,那為什麼其他的21項,為什麼沒有定期抽驗或是強制管制,因為使用的頻率不多。」

中醫界引頸期盼,希望國家能投注經費,落實藥材檢驗,我們進一步前往衛福部中藥研究所,尋找答案,才發現原來台灣的中藥材,幾乎來自中國進口,衛福部中藥研究所所長蘇奕彰說:「大概八成多是從中國大陸,那我們台灣本土也有一些,經過這樣的一些經驗以後,國家會再把這個做的更落實。」

所長憂心,相關的法律條文也有待修正,像是我國藥事法施行細則第45條就寫著,中藥材廣告所用文字,效能應以本草綱目所記載者為限。但我們實際檢索本草綱目專書,證實裡頭記載著不少謬誤,像是犀牛角能治傷寒,童子尿能治頭疼,還有某些服用排泄物可以排毒的觀念,早就都被科學界推翻,衛福部中藥研究所所長蘇奕彰說:「我們最近也在檢討,我們一直採用固有典籍這個名詞,除了不合時宜,甚至還有衝突對立的一些材料,我們也都希望在學術上可以釐清。」

其實中醫歷史淵源已久,若能正當使用藥材,當然對人體有益,只是零星藥商診所,始終以「祕方」或「偏方」誇大療效,扭曲了中醫的原始美意,衛福部中藥研究所所長蘇奕彰說:「中醫師也要拋棄,過去的這種祕方的想法,應該回到科學裡面的思維推理,特別我們已經進入到個人化醫療時代,精準醫學是這個世紀最重要的一個理念。」

學界坦言中醫不該被汙名,但改革是條漫漫長路,在此之前民眾就診,務必選擇合法執業的中醫診所,藥單上的處方,也要確認有無明確標示藥材,用最實際的科學方法保護自己。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