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宜庭 採訪/撰稿 徐森城 攝影/剪輯 / 台北市
翻開台灣社會運動史,環境運動是重要的一環,隨著工業化導致環境汙染嚴重,搶救土地悲歌,反公害意識開始崛起。1982年,桃園觀音鄉爆發台灣第一起鎘米事件,高銀化工連續十年排放含鎘廢水,造成農地汙染種出含鎘稻米,震驚全國。1986年,蘇聯車諾比核電廠爆炸核災,掀起台灣反核運動,貢寮區民眾發起反核四,蘭嶼達悟族人抗議核廢料等運動。爾後的美國無線電公司「RCA汙染事件」,則成為台灣史上最大工殤案。
RCA汙染事件受害者馬金秀說:「我們那時候剛進去的時候,就覺得那個喝的水,真的是有味道地下水,我在裡面常常也是,身體會不舒服肚子痛,反正有婦女病毛病也很多,結果在(民國)87年一檢查,果然就是卵巢癌。」RCA公司,以生產電視機、音響等產品為主,卻違法使用有毒的有機溶劑,導致許多員工因此罹癌,1700多位員工和鄰近居民,因病情陸續向業者求償,往後更走了長達20年的訴訟之路。
政治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林佳和說:「它是一個很令人遺憾的公害,加上勞工職業災害的一個案例,你可以把它定性為,是一個由勞工團體,出來協助而做的維權運動。」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何明修說:「隨著台灣的經歷了民主化,然後不同政黨的輪替,其實我們慢慢確立了,很多體制內可以參與,可以表達聲音的管道,讓這些公民社會的聲音,可以納入政府的參考,大致的趨勢就是說,越來越從體制外的街頭抗爭,慢慢轉化為體制內的,參與或意見表達,大規模的衝突流血,其實越來越減少。」
1980年代至1990年代,是解嚴後社會運動萌芽的時代,2000年台灣首次政黨輪替後,則為街頭運動翻開新的一頁。諸多足以撼動社會的抗爭,如雨後春筍般在這片土地上齊發。演藝人員郁芳說:「真的很希望,政府你們能夠聽到,身為一個媽媽內心裡面,沉痛的吶喊,給我們一個安全的環境好不好。」
2010年,爆發多起幼童遭性侵案件,民眾認為法官輕判,群情激憤,近30萬名網友串聯,組成「正義聯盟」,獲得各界聲援,手中的白玫瑰,象徵著孩子純潔如花,訴求維護兒童人權,爭取司法改革。洪仲丘母親說:「怎麼當了11個月的兵,居然就這樣沒有了,我完全不知道說,軍中居然會是這個樣子。」
2013年7月,國軍洪仲丘死亡事件,全民憤慨,即將退伍的洪仲丘,被指控攜帶有拍照功能的手機到部隊,違反資訊安全遭關禁閉,但懲處過程被霸凌,送醫搶救後仍不治,引發徹底檢討軍紀的聲浪,群眾組成「公民1985行動聯盟」,展開一波波聲援。時任國防部副部長楊念祖說:「一定給各位朋友一個交代,也請大家給國防部一個機會,大破大立痛改前非,依法辦案還原真相。」
人人身穿白衣,要求真相大白,「白衫軍運動」最後促成軍審法修法,軍事審判系統重大改革。何明修說:「這就是一個很典型的,因為網際網路,重新形塑的社會關係,以前你要那麼多人走上街頭,一定要有一個,有名的領袖強大的組織,但是從網際網路帶來了,比如社交媒體以後,訊息可以很快地傳出去,民意的力量可能取代了,一個重要的領導者,廢除軍事審判這個,是從過去台灣解嚴以來,一直沒有處理的事情,但是鄉民的力量一進來之後,很快地在那個夏天,就把這個東西給廢除掉了。」
民眾敢於用自主的力量、直接的行動,齊聲向政府怒吼,行動通訊與社交平台的發達,以及受到國際潮流影響,都為社會運動帶來新樣貌。2011年到2015年,台灣陷入食安風暴,各地竄起消費者保護運動。一連串重大食品安全問題接連爆發,「塑化劑風暴」、「毒澱粉事件」、「餿水油事件」,都讓消費者保護更受重視。
林佳和說:「我們從小就被教,要乖要溫良恭儉讓,要順從老師出社會順從老闆,性別間也一樣,我們要順從先生順從家長,我們這個都叫家長式主義,在40歲以上的這些世代,自然不會有什麼權利意識,可是呢90年代,台灣的教育開始翻轉,我們開始教育學生,你不是客體,你是一個有自主意識的主體。」何明修說:「一直有人說社會運動,你可以區分它是根據物質利益,勞資爭的就是錢,那農民運動也是關於自己,做為農民他的各方面的待遇,從物質利益慢慢去,轉向一種生活方式認同,或者是不能用金錢利益來衡量的,比如說我要我的尊嚴。」
越來越多年輕臉孔,出現在台灣社會運動中,他們關切這片土地上的不正義,守護自然環境,爭取勞工權利,注重司法與人權,更監督國家政府,挑戰一切現存的社會制度與文化認同。同志人權運動志工祁家威說:「同性戀現在目前,在精神醫學界,非常肯定的是一個正常人,那婚姻的殿堂,一個是對的正常的事情,為什麼對的人,不能做對的事情。」
回首台灣同性婚姻平權之路,男同志祁家威,1986年請求與男性友人公證結婚,遭戶政機關拒絕,這起事件開啟了台灣「同婚運動」,許多同性戀人和人權團體,共同發聲期盼打破框架,2019年,終於迎來並肩仰望彩虹的重要一刻。時任立法院長蘇嘉全說:「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草案修正通過」
2019年《同性婚姻專法》通過,台灣依據憲法保障婚姻自由與平等權的精神,成為亞洲第一個同婚合法化的國家,艱困的漫漫長路,從一個人走到一群人,從同志人權到婚姻平權,耗時33年。何明修說:「很多台灣人就會講,我們是亞洲第一,這會讓我們在國外,做為一個台灣人會感到驕傲,但是你想在前幾年在台灣,那個辯論是很激烈的,到現在可能還是,但是我覺得那個反對的聲音,批評的聲音應該是少很多了。」
縱觀台灣50年來的社運史,有抗爭,有改革。林佳和說:「為什麼教育那麼重要,如果你從小教導孩子的是,你要為你的權利而伸張,你要支持別人在主張他的權利,台灣只有走到那個地步,開始把別人的不幸,也當作自己的問題,台灣才會進步。」林佳和也說:「從近代的眼光看來,勞工運動仍然淪為個別的點,就算有微薄的線,但沒有成立面,所以我們台灣並沒有,出現像歐美國家那麼樣,全面性的結構性的,壯大的工會運動,我們當然不能夠說,那什麼都沒變當然不是,有一些有往前踏了一步,但我們沒有悲觀的權利,只能勇敢地繼續走下去。」
勞工運動代表人士毛振飛說:「社會很多東西進步,是因為不斷地抗爭,不斷地改變,你都默許了,它不會改變不會進步,就是我做為一個工人,一個小工人,就是我活得很精彩。」何明修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說:「,社會運動一開始出現的時候,它都會去挑戰一個,既有的想法,很多人不能接受它,一開始被當做異端,但是久了之後,它可能變主流,樂於擁抱的價值。」文化大學勞動暨人力資源學系教授李健鴻說:「如果從長期,歷史眼光發展來看,我們的這個(社會),基本上當然還是,漸漸地逐步地,往正面的力量在發展。」
民主浪潮奮力推進,公民意識全面覺醒,捍衛自我權益,促進社會正向演進。放眼未來,隨著世代更迭,數位科技帶來的演變,挑戰仍然艱鉅,台灣仍須砥礪前行。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