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婉婷 採訪/撰稿 徐森城 攝影/剪輯 / 台北市
走在田野間,您是否覺得看到蛙類的次數越來越少呢?農藥濫用、棲地破壞、氣候變遷,被列為珍貴稀有保育第二級的台北赤蛙,也和多數蛙類一樣數量急遽減少。學者和保育團體,從2003年展開兩棲類野外調查,發現棲地減少與環境汙染,可能是台北赤蛙消失的主因,如何透過棲地再造,友善環境,讓台北赤蛙重回農村與溼地。
細微又溫柔的音頻,這是雄性台北赤蛙,在求偶季發出的鳴叫聲,被列為珍貴稀有保育第二級的台北赤蛙,身形體長不超過四公分,有著綠色的背部,和白色的背側摺。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楊懿如說:「民國50年代時,公館台大校區還有記錄到台北赤蛙,新竹客家人稱牠們為台北神蛙,或者叫雷公蛙。」
生活在低海拔山區稻田水塘,等水草茂密環境的台北赤蛙,長期面臨環境巨幅改變的衝擊。學者和公民科學家從2003年,展開包括外來種,台灣38種蛙類的田野調查,如何營造里山的友善環境,台北赤蛙的野外生存保衛戰,就此揭開序幕。
官田水雉生態教育園區主任李文珍說:「這邊是水雉生態教育園區,除了復育水雉之外,這個地方也有很多台北赤蛙,等一下楊懿如老師會來帶我們。」東華大學副教授楊懿如,學生都稱她為青蛙公主,長期研究蛙類生態,從事田野調查計畫,是她的日常也是專長。這天傍晚,要進行附近區域,包括台北赤蛙數量,以及生態環境樣貌變化的定點調查
保護原生種方式之一,是移除強勢外來種。李文珍說:「這些外來種亞洲錦蛙跟斑腿樹蛙,抓到的時候我們會把牠凍在冷凍庫,就讓牠像睡著一樣就走了。」楊懿如說:「這個黑眶蟾蜍是原生種,牠很棒會幫我們控制害蟲。」
蛙類的野外求生之道,仍有其他的環境障礙,需要人類幫忙逐一克服。楊懿如說:「聽那個聲音現在有在叫,很小聲那個「嘰」就是台北赤蛙。」靜止水域,像是菱角田池塘,都是台北赤蛙主要的生活棲地。
楊懿如說:「這邊來看從剛一進來,估計應該超過十隻了,目視有點困難,牠那麼小一隻要花點時間。」楊懿如說:「有幼體就是好事,表示牠有成功地繁衍下一代。聽到聲音不少,現在的「嘰嘰嘰」,應該有十幾隻的台北赤蛙,在這個地方。」
蛇是蛙類的天敵,台北赤蛙在野外求生,除了大型同類的威脅,更要面對環境的嚴峻考驗,因為有水有草生地,牠們才有機會活下去成功繁衍族群。楊懿如說:「這區是水雉生態園區,保護水雉時這個棲地也保護下來,同時台北赤蛙也受到很好的保護。水雉是個護傘種,只要這邊沒有開發壓力,維持這樣的水域,台北赤蛙的族群,應該還是會在這邊存續下來。」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