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婉婷 採訪/撰稿 徐森城 攝影/剪輯 / 台南市
農業發展想走出瓶頸,得靠新生代農夫逆襲突圍!像是台南東山區的王莨耿,他是從鋼鐵業轉行回鄉務農。他以友善耕作的方式,種植火龍果、芭樂、水稻,還串聯在地的小農和店家,匯聚更多理念相同的年輕勢力,一起守護南台灣的土地與產業。從一個人到一群人,青農們如何突破傳統,努力翻轉家鄉未來,一起來看。
在自家火龍果園侃侃而談的王莨耿,曾經在鋼鐵產業工作十年,2015年他決定轉行回台南東山,就此揭開青農返鄉的序幕。台南青農王莨耿說:「老一輩的不喜歡看到有雜草,我們要做友善必須讓土壤肥沃,就是要草的根系下去,幫忙你的土壤讓它寬鬆肥沃。但是長輩不喜歡有草,所以之前都會爭吵這個東西。」
農業門外漢,在生產過程的田間管理方式,雖然獲得百大青農的榮耀,卻仍得面對不少外界質疑。王莨耿說:「很多蝸牛,是因為早上有水霧有霧氣,牠就會在這邊攀爬找食物,蝸牛其實還滿多的。。」
記者李婉婷說:「台南東山區的農二代,在田間設立鷹棲架,以友善方式經營火龍果園,藉此展開青農返鄉的,友善耕作計畫。」
集合在地青農力量,突破上一代慣行農法的思維,多方參考有效守護棲地,與環境的耕作方式,力行友善農村策略。王莨耿說:「棲架的推廣,我覺得這個如果運用在我這田間是很好的。」
2021年,當農夫的第六個年頭,人稱耿爸的王莨耿,和一群理念相同的返鄉青年,到屏東高樹取經,了解棲架與農地之間的巧妙連結。
王莨耿說:「棲架上面都有一個攝影機,攝影機有拍到,這邊有領角鴞就是貓頭鷹,所以我才會想要架棲架做調查。棲架這種東西,老人家沒看過,只是他們在問我的時候,我跟他們解說讓他們了解。像我們這邊有黑翅鳶,牠可以抓老鼠,我就可以跟這些長輩說,其實不用再用老鼠藥。小農其實賺不到什麼錢,所以我現在是慢慢走斜槓的概念,什麼都可以去經營,讓自己能力強一點之後,我會變成一個磁鐵,吸引很多的關注。」
王莨耿說:「再來我把要推廣的農產品,或一個事物去做媒體推廣,就會比較有效果。所以我慢慢去走Youtuber(網紅),或者Podcast(播客)。」
他們不只是農夫,網路平台也是驗收行銷策略成績,彼此一較高下的舞台。身為東山區青農聯誼會分會長,耿爸要幫大家想梗破題拍片行銷,有志一同的夥伴,除了這些耗腦力的工作,以行動展現對環境的親和力,也是他們的日常。
台南蜂農詹承霖說:「耿爸比較勤勞,他會去推廣比較活潑,我比較內向。」68年次的詹承霖,原本擔任業務工程師,他在2007年回鄉成為蜂農第四代,也是經常和耿爸合作拍片的男主角之一。
詹承霖說:「常常啊被叮會,我的雞會來這邊吃蜂蛹。」整理蜂箱的同時,園區內的雞也會搶食,來這裡補充蛋白質。詹承霖說:「雞很喜歡吃,這個高蛋白質很營養。」
詹承霖說:「天然的木醋液效果比較慢,一般用抗生素的話,我們不知道殘留多少東西在裡面。長輩的觀念可能沒辦法改,所以我就跟家裡面的人商量,我養個20箱自己來管理,比較看看不用傳統藥物去養,也是可以養得很漂亮就有說服力。以前除蟎用福化利農藥,多少都會殘留,蒸汽的方式燻死那些蜂蟹蟎。」
詹承霖說:「這塊地是我阿公留給我們的,種的作物是荔枝和龍眼。我早期也是慣行農法施作,固定一個禮拜要噴一次藥,但我覺得說樹下養蜂又噴藥,衝突很大,畢竟農藥也是有藥物殘留,也會影響到其他生物。」
為蜜蜂打造更健康的生存空間,造就農人與生物間,彼此合作無間。詹承霖說:「義大利蜂比較溫和,因為牠本來就是配種,適合人工飼養,但採蜜期會比較兇。」
記者李婉婷說:「返鄉青農相互結盟,像是蜂農以友善資材防治方式,取代過去慣行農法,也營造產地的共生環境。」詹承霖說:「除草我都會留一區不除,是要讓蚱蜢來,否則草全部除光會沒地方躲,所以我會留一區讓牠當緩衝區。」
跑產地找通路,青農的日常每天都很忙,台南各地青農都有機會,看見彼此的努力,提升友善與有機農業的市場競爭力。
從事教育訓練工作多年的許玉靜,2016年她說服家人投入有機農業,齊心耕耘高麗菜產業的偌大市場。台南青農許玉靜說:「剛開始回來這段過程中,我覺得勇氣真的要很大,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你會發現剛開始沒有客人、沒有訂單,真的會覺得一年的收入好像很少。務農其實滿有趣的,其實也是有很多人,甚至是一群人,一直在為這個環境而努力。」
許玉靜說:「善化是適合種蔬菜水果的地方,我覺得我們會來投入有機農業,是因為我們也希望為家鄉,為環境做一分的努力。」
善化的高麗菜園,是許玉靜每天固定的上班打卡地點。許玉靜說:「以前剛開始,不會除草的時候覺得,天哪我的人生瓶頸就在除草了,太辛苦了。」許玉靜說:「我從來沒有放棄過有機耕種,我們家不會放棄。」青農走自己的路,披荊斬棘堅定前行。
插秧的季節,高蹺鴴悠閒地在田裡覓食,讓生態為環境的美好加分,以自然農法為土地盡一分心力,堅持理念的青農,得加倍努力展現耕作成績。農業教育向下扎根,是青農們的下一個目標。
許玉靜說:「我們的菜剛開始種都會比較醜,有時候村莊的人都會笑我,菜怎麼照顧成這樣,我們後面就會努力地把它補回來。」詹承霖說:「傳統農業已經做到一個程度,若只有生產,沒辦法行銷也是問題,所以說要轉型來做,幫農民做行銷。」
青農們試圖從友善環境與土地共好,為每一道練習題找答案,發現台灣農業永續發展的最佳解方。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