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你讀懂FT 保護主義vs.中企全球收購戰略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財經專家丁學文,今(20)日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金融時報」的全球社論,一起來了解,當中國企業在全球尋找投資和競標對象,國家安全和國家利益之間該如何取捨。

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倫敦《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的一篇全球社論,這篇全球社論的標題直接寫的是,中國收購已經變成全球地緣政治的最前緣,然後補充標題說的是,把國家利益跟國家安全混為一談,其實對全世界的產業發展是不利的,所以倫敦《金融時報》覺得,最近以國家安全為主軸,在阻擋中國在全世界的產業布局,這個方式倫敦《金融時報》並不認同。

文章一開始提到英國的Newport,Newport是英國最大的半導體晶片製造公司,最近中國有一家在荷蘭的子公司要併購Newport,但是英國正式以國家安全的理由拒絕。同時間,德國也反對或者阻撓兩個跟中國有關的併購案,德國的副總理甚至說,有地緣政治的國家安全考慮,所以跟英國一樣,拒絕這個案子。

倫敦《金融時報》就針對最近在全世界發生的情況,提出它的看法,它認為把國家利益跟國家安全混為一談,或者讓它的界線變得越來越模糊,對於很多國家來說,在未來不見得是正面的。如果了解所謂Newport Wafer Fab,這家公司就知道,它本身擁有的半導體技術,其實並不是領先的,相對來說是一個比較成熟,或者是落後的半導體技術,可是英國在反對這項議案的時候,只提出大概1頁的,以國家安全為考量做拒絕的決定。

搭配前陣子美國提出半導體的補貼方案高達520億,歐盟在11月23日也提出430億的晶片補貼法案,代表每個國家都開始挪用它的資金,要發展自己的半導體產業,可是倫敦《金融時報》在文章的最後提醒我們,當我們把國家安全,包裹在產業發展的布局裡面,它就像是一個毒丸,對於每個國家未來的發展,還有保護主義越來越興盛的情況,不見得是好事。

基本上如果拒絕這些半導體的發展,代表要拿更多的錢,去支持你的半導體發展,因為半導體的晶片,並不是只有在國防,或者是高端的儀器裡面,一般的汽車、摩托車,甚至是3C,基本上都會用到晶片,所以當國家需要挪用更多的資金去補貼的時候,國家的財政情況會更糟糕。

再者,這也會觸發保護主義的興起,對於全世界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全球化供應鏈問題,肯定也有負面影響,所以倫敦《金融時報》主要在提醒各個國家,透過補貼保護主義,或者是把半導體的產業發展,包裹在國家安全的角度裡面,其實對於2023年之後的全球世界,看起來負面因素,還是大於正面因素,以上就是這一篇倫敦《金融時報》全球社論,提供給我們的一個意見,希望大家喜歡,我們下次見。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