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大海的心跳】海龜返鄉路|華視新聞雜誌

林乃絹 採訪/撰稿 盧松佑 攝影/剪輯  / 屏東縣

海龜生活在地球3億年,可說是生物界的「活化石」,牠們以海草為主食,富含藍碳的海草床,能吸收10%的海洋儲碳量,海龜維護了海草床的健康,可說是緩解氣候變遷的功臣。但近年來海龜擱淺數量持續增長,除了被漁網纏繞,海龜體內的塑膠,都威脅牠們的生存。最新研究更發現,在人類活動和氣候變遷雙面夾擊下,海龜嚴重性別失衡,海龜的「生殖氣候學」受到高度關注。採訪團隊記錄了海龜救傷以及野放的過程,深度挖掘海龜如何用「微演化」,來迎戰生態危機?

海龜曾與恐龍共存生活地球3億年,全球僅存7種海龜,6種列入世界瀕危物種,生物界「活化石」絕種威脅,「龜」途遙不可及。

綠蠵龜探出水面,在收容池裡活力充沛,海生館研究團隊在一旁忙進忙出。海生館計畫助理葉姵淇說:「牠當初被發現的時候,在台南的曾文溪出海口,是漁民的舢舨,出去捕魚作業,漁船作業回來的時候,流刺網誤捕的海龜。經過大概5個月的治療後,牠目前的精神食慾狀況,還有潛水的能力,都相當地復原得不錯。」

恢復健康的綠蠵龜經過評估,今天要送牠回家。葉姵淇說:「在水比較下降的時候,牠會開始變得比較緊張,游得速度會比較快是正常的,大概到水位,就是露出牠的前肢之後,我們就會開始準備進缸,那我先進去囉。」

每個環節仔細周到,海龜歷經重重危機,才熬到這一刻。葉姵淇說:「牠是流刺網誤捕,在牠的左前肢上,其實有發現一個小小的結痂傷口,後續也是康復了。在收容期間,牠排出的糞便,有發現裡面有人造物,像是保麗龍線繩。」

記者林乃絹說:「我們現在跟著研究人員,來到的是後壁湖的保育沙灘,在這個桶子裡的呢,牠是編號G117的這個海龜,這個編號它代表的意義,是海生館救傷的第117隻綠蠵龜。在經過5個月的治療之後,今天要將海龜野放回大海。」

海生館計畫助理葉姵淇VS.記者林乃絹說:「(在野放的這個挑選日子。條件大概是什麼樣的情況呢),我們就會選擇一個晴朗的天氣,海域的部分,我們就是盡量選擇前面是空曠的,不要有任何人為水上漁業活動干擾,也不要有一些垃圾人造物。」

一切就緒,海龜即將踏上歸途。沒有一絲猶豫,G117奮力向大海游去。加油輕聲祝福,不說再見願牠平安返鄉。

全球僅存7種海龜,台灣海域能見到5種,包含赤蠵龜、玳瑁、欖蠵龜、綠蠵龜和革龜,都是一級保育瀕危動物。海龜吃海草,增加海草代謝,避免沉積物遮擋陽光、散播病菌。海草床,熱帶沿岸生態系統之一,重要碳匯場域,海龜維護海草健康,減緩氣候變遷。

富含藍碳的海草床,僅覆蓋海洋的0.2%,卻能吸收2740萬噸的碳,約占海洋每年碳封存總量的10%,儲存碳量陸地土壤2倍,是最有效儲存碳的生態系。而海龜以海草為主食,是緩解氣候變遷的無名英雄。海草床孕育豐富藍碳,而海龜正是藍碳精靈。

但不是每隻海龜都像G117那麼幸運,記者潛水,巧遇慢悠悠巡游的海龜,只是牠少了一條後腿。海灘上,採訪團隊直擊海龜斷頭擱淺死亡,遊客看得怵目驚心。這片湛藍底下,危機四伏。

2021年台灣有359隻海龜擱淺,2022年微幅減少到315隻,其中240隻死亡擱淺占76%(76.2%),75隻活體擱淺占2成3(23.8%),種類綠蠵龜最多。在活體擱淺之中,部分原地或移地釋回,其中56隻收容醫療。

記者林乃絹說:「這是一隻大約3到5歲的玳瑁,可以看到牠的左前肢,目前是受傷斷手的狀態,現在被收容在屏東海生館的海龜救傷中心,我們一起來了解,牠和其他海龜,在受傷之前都經歷了什麼。」

海生館獸醫師李宗賢說:「這個其實就非常典型的,牠是被那種(漁網)纏繞,然後造成斷肢的狀況。纏繞如果發生在水面下,可能沒辦法上來換氣,當下就會死掉,有一些運氣比較好的,牠可能身上被勒住那些東西,還是可以浮在水面上。動物牠在掙扎的時候,網具就會在牠身上造成傷口,動物因為被纏繞住,沒辦法潛水去吃東西,身體會越來越虛弱,那些傷口就感染。」

獸醫李宗賢指出少了一截的前肢,海龜游泳顯得吃力。李宗賢說:「牠其實被發現得很晚,所以(傷口)那邊其實都已經潰爛,有開放性的傷口,會幫牠做清創然後投抗生素,預防牠感染。」

活體海龜救傷來源,漁業混獲或誤捕占了34%、擱淺28%、漂流17%、廢棄漁網纏繞超過1成(12%)。台灣有全球海龜密度最高的太平島和小琉球,被稱為世界最美的「海龜島嶼」,但除了鯊魚外,漁業活動可說是海龜最大天敵。

滿桌都是獸醫在海龜救傷收集的人造廢棄物。李宗賢說:「這個都是之前的海龜,比如說從嘴巴,有一些是從屍體裡面拿出來的(魚鉤),你釣魚的時候不小心釣到海龜,那魚鉤魚線可能就會被吞進去。另外是那些魚鉤魚線,以垃圾的形式存在海底下,那海龜在吃東西的時候,不小心把它吃進去。」

海龜體內最常出現塑膠和線繩,分別占了5成和3成。從2022年擱淺的55隻海龜採樣人造物,其中16隻活體海龜總排廢達到60克,平均每隻排出3.8克;而死亡海龜解剖收集到,總共169克廢棄物,平均每隻有4.3克。

海生館獸醫師李宗賢說:「我們救回來的時候,發現牠龜殼後面被打了兩個洞,然後用鐵線穿過去,身上就掛鐵片,上面寫很多人的名字,寫闔家平安。」

每一千隻海龜只有一隻能平安長大,海龜在恐龍滅絕時存活下來,現在卻難逃人類帶來的威脅。而氣候變遷更像巨浪,吞噬海龜。李宗賢說:「我們從去年的資料來看,大概9成以上都是母海龜,如果我們用溫度來推算的話,溫度真的是會影響到牠們的性別比。」

高溫衝擊了全球海龜,台灣的海龜棲地,都能記錄到性別失衡的趨勢。海大生科院院長程一駿說:「(蘭嶼)平均有6成(母龜),大概3分之2是高於29度(孵化溫度),然後2020年那一年比較奇怪,100%都是母的。」

被稱為「海龜之父」的程一駿教授,投入海龜研究超過20年。現在他聚焦近年國際學界都關注的,海龜生殖氣候學。程一駿說:「26年的話,氣溫上升降雨量降低,就符合全球氣候變遷的原因,海龜利用氣溫決定性別比的方式,來調整牠族群量,變成更能夠適應環境變化。」

母龜在沙灘上產卵,這是令人振奮的時刻。海龜的性別不在受精時由基因決定,而是取決於孵卵時的沙子溫度。低於29度孵化出雄性,當溫度升高,海龜也上演「女人我最大」。

一整窩小海龜孵化,活力充沛,新生海龜卻是「剩女」,海洋科學家們憂心,海龜無法繁衍下一代,將變成氣候暖化的犧牲者。程教授利用蘭嶼長達26年的氣溫和降雨量數據,深入分析「溫度決定系統」,證明海龜適應環境改變,出現「微演化」。

程一駿說:「當母龜數量增加,牠上岸(產卵)次數增加的時候,產生更多更多的卵窩,當然蛋就越來越多,然後我們看稚龜,(數量)有在增加。」

數據顯示,母龜產卵的氣溫,從1997年以來均溫22到23度,到2020年後的極端高溫26到27度,26年來呈現上升趨勢。母龜產卵數增加,雉龜數量也呈現正成長趨勢,而龜卵孵化期,卻從最高60天降到50天,大幅縮短了10天。

海龜孵化環境,受全球氣溫變遷影響,程教授發現,海龜族群量不減反增。

程一駿說:「變暖化怎麼辦,因為到處都很熱沒有地方躲,那很簡單,我產生很多很多後代,即使死掉一部分,大家還是活得下去。母的每隔2到9年回來產卵一次,公的話住在產卵地附近,每年都會去產卵(交配),所以公的變得很勤勞(交配)。那這樣來講,等到長大成熟後,其實是公母比例差不多1比1。」海龜在環境劇變中力圖生存之道。

當人類介入海洋,生態平衡來到臨界點,加強漁業網具管理、拒絕塑膠汙染,由下而上及時停損,才能還給海龜、自由橫跨大洋的返鄉路。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