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大海的心跳 3億年活化石 海龜返鄉路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海龜生活在地球3億年,可說是生物界的「活化石」,但近年來海龜擱淺數量持續增長,除了被漁網纏繞,海龜體內的塑膠都威脅牠們的生存。最新研究更發現,在人類活動和氣候變遷雙面夾擊下,海龜嚴重性別失衡,海龜的「生殖氣候學」受到高度關注。華視採訪團隊記錄了海龜救傷以及野放的過程,深度挖掘海龜如何用「微演化」,來迎戰生態危機?

綠蠵龜探出水面,在收容池裡活力充沛,海生館研究團隊在一旁忙進忙出,海生館計畫助理葉姵淇說:「當初被發現的時候在台南的曾文溪出海口,是那個漁民漁船作業回來的時候,流刺網誤捕的海龜,經過大概5個月的治療後,牠目前的精神、食慾狀況,還有潛水的能力都相當地,復原得不錯。」恢復健康的綠蠵龜經過評估,今天要送牠回家,海生館計畫助理 葉姵淇 vs. 記者 林乃絹說:「海龜一放出去其實很快,在野放的這個挑選日子的這個條件,晴朗的天氣,然後海域的部分的話我們就是盡量選擇就是前面是空曠的,不要有任何人為水上作為的漁業活動干擾,然後也不要有一些垃圾人造物。」沒有一絲猶豫,海龜奮力向大海游去,輕聲祝福,不說再見,願牠平安返鄉。

全球僅存7種海龜,台灣海域能見到5種,包含赤蠵龜、玳瑁、欖蠵龜、綠蠵龜和革龜,都是一級保育瀕危動物。2021年台灣有359隻海龜擱淺,2022年微幅減少到315隻,其中240隻死亡擱淺,占76%,75隻活體擱淺,占2成3,種類綠蠵龜最多。在活體擱淺之中,部分原地或移地釋回,其中56隻收容醫療,海生館獸醫師李宗賢說:「這個其實就非常典型的,牠是被那種(漁網)纏繞,然後造成斷肢的一個狀況,動物牠在掙扎的時候,那些網具就會在牠身上造成傷口,那動物因為牠被纏繞住,牠沒辦法潛水去吃東西,身體會越來越虛弱,那些傷口就是又感染。」活體海龜救傷來源,漁業混獲或誤捕占了34%、擱淺28%、漂流17%、廢棄漁網纏繞超過1成。

台灣有全球海龜密度最高的太平島和小琉球,被稱為世界最美的「海龜島嶼」,但除了鯊魚外,漁業活動可說是海龜最大天敵。每一千隻海龜只有一隻能平安長大,海龜在恐龍滅絕時存活下來,現在卻難逃人類帶來的威脅,而氣候變遷更像巨浪,吞噬海龜。海大生科院院長程一駿說:「(蘭嶼)平均有6成(母龜)大概3分之2是高於29度(孵化溫度),然後2020年那一年比較奇怪,100%都是母的。」

被稱為「海龜之父」的程一駿教授投入海龜研究超過20年,現在他聚焦近年國際學界都關注的海龜生殖氣候學。海大生科院院長程一駿說:「26年的話氣溫上升、降雨量降低,就符合全球氣候變遷的原因,海龜利用牠的氣溫決定性別比的方式來調整牠族群量,變成更能夠適應環境變化。」母龜在沙灘上產卵,這是令人振奮的時刻,海龜的性別,不在受精時由基因決定,而是取決於孵卵時的沙子溫度。低於29度,孵化出雄性,當溫度升高,海龜也上演「女人我最大」。

一整窩小海龜孵化,活力充沛,新生海龜卻是「剩女」,海洋科學家們憂心海龜無法繁衍下一代,將變成氣候暖化的犧牲者。程教授利用蘭嶼長達26年的氣溫和降雨量數據,深入分析「溫度決定系統」,證明海龜適應環境改變出現「微演化」。海大生科院院長程一駿說:「變暖化怎麼辦,因為到處都很熱,沒有地方躲,那很簡單,我產生很多很多後代,那自然來講即使死掉一部分呢,大家還是活得下去,母的每隔2到9年回來產卵一次,公的話住在產卵地附近,每年都會去產卵(交配) ,所以說公的變得很勤勞(交配),那這樣來講呢,等到長大成熟後,其實是公母比例差不多1比1。」

海龜在環境劇變中力圖生存之道,當人類介入海洋,生態平衡來到臨界點,加強漁業網具管理、拒絕塑膠汙染,由下而上及時停損,才能還給海龜、自由橫跨大洋的返鄉路。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