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
三十年來,電視辯論已經在美國民主政治中生根,它的效應和影響,也成為是學者專家熱烈討論的焦點,不過這些年來的研究顯示,電視辯論對大選有影響,但不是扮演決定性的因素。不過當競選的對手勢均力敵、不相上下的時候,電視辯論往往具有潛在的影響力,尤其是對游離選票,形象好、口才佳、機智靈敏的人,往往占上風。
1960年尼克森對甘迺迪的大辯論,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根據估計,當年有三分之二的選民靠電視獲得政治資訊,辯論前蓋洛普的民意調查顯示,支持尼克森的人有47%,支持甘迺迪的46%,而7%尚未決定,不過在第一場辯論結束後,尼克森和甘迺迪不相上下的情勢有了改變,支持尼克森的人下降到46%,支持甘迺迪的上升49%,5%尚未決定,許多人認為辯論樹立了甘迺迪的領袖形象,一掃先前覺得他太年輕或無經驗的疑慮,而尼克森表情過於嚴肅緊張,再加上穿著和布景顏色相似的衣著,使他的形象大打折扣,連尼克森自己都說「辯論改變了選情」。
「大辯論」之後,另有一項研究顯示,聽收音機的人認為尼克森獲勝,看電視的人則認為甘迺迪獲勝,電視辯論的潛在影響力由此可見。尼克森和甘迺迪的「大辯論」之後,美國有十六年沒有舉行電視辯論,1964年,共和黨的高華德挑戰民主黨的詹森,由於詹森穩操勝算,因此拒絕接受辯論,1968年,民主黨的韓福瑞在越戰和內部分裂的雙重陰影,主動挑戰共和黨的尼克森,尼克森以前車之艦捥拒,獲得大選。1972年民主黨的麥高文挑戰連任的尼克森,同樣被尼克森拒絕,到1976年電視辯論再度受到重視,聲望高漲的民主黨候選人卡特,挑戰備受水門案困擾的共和黨現任總統福特,兩人原本伯仲之間的選情,在電視辯論之後,產生變化,卡特最後險勝福特。
1980年,出身演藝界的共和黨候選人雷根,挑戰尋求連任的總統卡特,雷根輕鬆詼諧的言談和絕佳的風度,形成選民對他信任的有利條件,反觀卡特,一連串通貨膨脹、經濟蕭條和伊朗人質事件,使他充滿了無力感,雷根獲勝,有人分析說,電視辯論對挑戰的一方較為有利,不過,到了1984年,雷根競選連任之後,這個說法不攻自破,有「偉大的傳播者」稱號的雷根,再度展現其魅力,網羅了廣大婦女的選票,在經濟復甦和就業改善的雙重利多下,面對民主黨孟岱爾的挑戰,仍然獲得近六成的選票,順利當選,孟岱爾當時甚至被譏為印刷媒體時代的候選人。
1988年,共和黨的布希挾雷根的餘威,以及他親善的電視形象,擊敗挑戰的民主黨候選人杜凱吉斯,此時電視辯論在專業人員的形象包裝之下,更像一場精彩「電視秀」,深深抓住觀眾的目光。1992年大選,電視辯論更受選民關注,民主黨候選人柯林頓和獨立人士斐洛,挑戰尋求連任總統的布希,經濟惡化,失業率大增,再加上四兆美元的負債,讓布希包袱日重,使得選民求變的呼聲,日益高漲。這句不增稅的保證,後來卻一再跳票,布希在螢幕形象是一落千丈,三次電視辯論舉行前調查顯示,有77%的選民不滿經濟現況,其中55%的人支持柯林頓,22%的人支持裴洛,只有19%的人支持布希,當辯論進行時,柯林頓以迷人的風采和果斷的形象,獲得許多人的信賴,而富豪斐洛以赤字牌猛攻布希,拉低了布希的支持率,此外仿效「鎮民大會」,舉行的第二次電視辯論,也讓柯林頓占了優勢。
三次辯論之後,民意調查顯示,柯林頓仍然領先布希,專家表示,電視辯論強化了選民對柯林頓形象的信心,對布希卻沒有影響。目前美國電視辯論已經十分普遍,大從總統、副總統選舉,到地方的各州長和市長的選舉,選民只要坐在家中就可以實行民主政治,雖然很多人批評,電視辯論容易流於形象重於內容的流弊,不過,不可否認的是,電視辯論滿足了美國民眾知的權利,這也象徵了「電子民主主義」時代的來臨,美國這套電視辯論的模式,是否適合我們的需求,其影響效應又有那些值得我們借鏡呢?稍後我們還有更深入的分析。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