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視新聞雜誌】台越教育接軌 千里咫尺 我在越南讀書

林季霏 劉俊男

越南新二代,除了在台灣的孩子,還有另一群,是在越南讀書、長大。1996年,胡志明市的台北經貿辦事處,經過多方努力,在當地創辦了一所台灣學校。不少學生正是台越跨國聯姻的第二代、也有一些當地的台商子女。而近年來,更吸引了日本、韓國家庭就讀。隨著越南經濟的快速發展,這所台灣學校特別著重中文、英文和越文,三種語言的教學,並透過多元文化的激盪、開拓了下一代更寬廣的視野。反思台灣的教育體制,在文化融合、國際交流上,恐怕也必須加緊腳步。一起來看看越南的台灣學校。

上午七點半,胡志明市台灣學校的校長、站在門口,迎接上學的孩子。有的孩子睡眼惺忪,他們清晨五點就起床,搭2小時車、從平陽工廠到胡志明市,因為這是整個越南,唯一一所台灣辦的學校。

和一般的台灣學校一樣,晨光時間播放國語歌,也教唱台語歌。唱唱跳跳間,有些孩子似懂非懂跟著學,他們有兩成左右,剛進來的時候不太會說中文。

彷彿小小的聯合國,這裡的學生除了台商子弟之外,還有不少學生家長是外派來越南的外商幹部。校規「禮義廉恥」四個字,就在大樓外牆,所有課本從台灣海運過來,最新課綱十二年國教,再延伸到高中,1997年 胡志明市台北經貿辦事處,在台商協助下,籌組了這間台灣學校,政府經費不夠,台商們就募款集資,出錢出力將校舍一棟一棟蓋起來。經過20多年的融合,台商在越南落地生根,站在這裡的孩子,增加許多台灣爸爸,越南媽媽的新二代。

像林詩芸這樣在越南長大的新二代不少,他們在越南接受台灣教育,多數利用寒暑假回台探望爺爺奶奶,台灣對他們而言,是不同文化視野的第二家鄉,他們當中有八成,仍希望回台灣讀大學。

與台灣公立學校不同,外師教授英語越語,每周多達6到10堂課,校園處處可見中越英三國語言,學生學到的不只是語言技巧,更多的是、課本所寫的「文化融合」,在這裡、每天都能實際體會。

胡志明市的國際學校一條街,除了有台灣學校,還有加拿大、日本、韓國學校,周邊是各式各樣國際幼兒園,更遠的另一區,有美國學校,教育的國際化競爭不輸台灣。

近年來台灣高中畢業生,到越南讀大學的比例不斷攀升,以澳洲墨爾本皇家理工學院胡志明分校為例,台籍學生已經增加到二十多人。

就怕成績差丟了自己的面子,也輸了國家的尊嚴,在海外讀書、面對的是各個國家學生的競爭,但也因此他們連結到不同國家的文化,開拓視野。

郭凡暄找到自己的興趣數位設計,不論在崛起的越南或台灣,或其他國家,對她而言已經沒有國界之分,而這樣的年輕人,在越南胡志明市愈來愈多。

從競爭力來看,台灣超過23%都是大學以上學歷,而越南大學畢業生比例,只佔全國人口的9%,平均薪資 台灣大學畢業生是2萬8,越南則是相當於台幣1萬。雖然台灣仍保有優勢,但值得思考的是,在外資加速器的催動下,幾年後 彼此實力將如何消長?台越之間 又將出現何種變化呢?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