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視跨海前進緬甸 台灣千里送愛

採訪/撰稿

位於中國、和印度之間的緬甸,距離台灣兩千五百公里,是東南亞領土第二大國家。緬甸的民主化較晚,基礎建設匱乏,在極大的貧富差距下,許多地區不只是缺乏電力,就連想喝乾淨的水、都很困難。華視新聞團隊深入緬甸,也跟著台灣公益團體、跨海送愛,來自台灣的扶輪社、不僅援助當地小學、修建新校舍,還提供淨水設備,讓偏鄉孩童的生活條件大大改善。「前進緬甸,放眼新南向」系列報導,一起來看!

11月的緬甸,潤紅的驕陽、替萬里晴空增添了一抹色彩,用34度的熱情,歡迎我們的到來!採訪小組、往緬甸南部的勃固省前進,越往偏鄉走,觸目所及的景象,彷彿走進時光隧道,退回到50年前的台灣。而我們一路搖晃顛簸,終於到了目的地甘妮小學。

孩子們、掛著天真無邪的笑容,展現最真誠的歡迎,而超過半數的村民都趕來學校,見證小村落這歷史上的一刻!甘妮小學校齡已經超過63年,更是當地唯一一所,基礎的教育建設,學校老舊、環境簡陋,而來自台灣的公益團體,看見孩子們求學的困境,協助修建校舍,改善他們最基本,也最真實的需求。

甘妮小學學童:「以前學校淹水的時候,如果比較年紀小的,一到三四年級都只能放假,有時候如果停電的時候,我們就都只能唱國歌,因為都沒辦法上課了」。甘妮小學學童:「我第一次看到,這麼華麗的校園,覺得很開心,看到每個人都跟他們講,學校變得比以前還好」。

孩子們用華麗兩字來形容新校舍,因為他們原本的教育與環境,不比蓬勃發展的市區,甚至難以想像。時常沒電力可用,就連想喝乾淨的水都有困難,平時只能使用井水或河水,甘妮小學一共有300多位學生,因為校區太過偏遠,資源相當匱乏。

甘妮小學老師(聲源:隨行翻譯):「以前的角落都比較斜,都比較恐怖,比較提心吊膽的教書」。2019年,國際扶輪3490地區,與台商合作,募集兩千萬的經費,並和緬甸政府協調,撥出上千坪的土地,飛越了2578公里,啟動捐贈新校舍計畫。

9歲的小珊跟她的同學,第一次用到沁涼的自來水,孩子們的童真眼眸與笑容,打動所有人的心。甘妮小學學童:「很痛快」,甘妮小學學童:「這個水用起來很涼,很開心 而且水感覺很乾淨」。

過去,緬甸偏鄉自來水普及率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5年的調查報告顯示,緬甸只有4.1%的家庭有自來水,衛生條件也相對較差,而5歲以下孩童的死亡率,一千個孩子裡,就有將近48人死亡,為了改善當地孩童的生活,新校舍計畫,也特別建造飲用水系統。

台灣公益團體,走進緬甸角落,帶來幫助與溫暖,一盞燈、點亮孩子們的希望,一張課桌椅、翻轉孩子們的未來,一滴水、滋潤他們的生命,讓這群偏鄉的貧困孩童,能夠平安健康地成長茁壯。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