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 / 北韓
北韓接連發射飛彈挑釁並回應美、日、南韓的聯合軍演;美日南韓也一再以行動強調彼此的安全承諾不變。北韓近來十四天內已經七度發射了八枚飛彈,其中一枚中長程飛彈,還飛越了日本領空,讓剛剛返回日本橫須賀港的美國雷根號航艦、又匆匆出港重返日本海水域,加入與日本南韓的聯合演習,北韓近日究竟為何頻頻射飛彈?今年和過往的頻率和時機又有何不同?來看我們的分析報導。
長期觀察北韓情勢的「北緯38度」網站統計,今年北韓已發射了40多枚飛彈,9月底到10月上旬,14天內七度射了八枚飛彈。相較於2021年射了8枚、2020年射了4枚來看,頻率明顯變高。其中最讓世人緊繃的是十月四號、北韓射了五年來第一枚飛越日本領空的中長程飛彈。日本人心惶惶,害怕戰爭臨近了。日本民眾說:「我住在公寓裡沒有地下室,官方要我們躲到地下室找掩護,老實說我真不知該怎麼辦。」
40多枚飛彈中、有的離地只有50公里高,足以躲避雷達偵測。日本防衛大臣濱田靖一搓:「(6號)一枚飛彈以不規律的軌道飛行。」這說明:北韓的飛彈速度夠快、射程夠遠、高度夠低,這個籌碼在談判桌上、應該能跟美日南韓換到不錯的政治條件。北韓說,射飛彈除了回嗆美國副總統賀錦麗放話、要北韓完全非核化之外,還有針對罕見的,美日韓三方聯合軍演而來。
鄭繼文說:「9月30號,他們三國在日本海,進行一個所謂的,聯合反潛演習,針對就是北韓,因此北韓就是,進行一個更高等級的射彈,來對三國這次海軍聯演,進行反制。」那場演習最醒目的,就是四年來首次重返南韓的美國核動力航艦「雷根號」。張少文說:「航空母艦來的時候,旁邊一定要很多的護衛艦,還有空中的戰鬥機,水面下的核潛艇,所以這動用起來的時候,它整個就是核動能的這個武器,全部展現出來給朝鮮看。」
美國端出了「航艦全餐」證明,就算北韓潛艇自水下發射潛射飛彈,也在美日南韓掌控之中。因此反潛演習結束,北韓馬上射了中長程飛彈來秀肌肉。危機急速升高,促使雷根號火速回防、坐鎮日本海。南韓聯合參謀本部發言人金俊若說:「美國航艦重新部署朝鮮半島極不尋常。」
其實,所有的軍事行動都是為政治目的而服務。分析家研判,北韓頻頻射飛彈的目的:一是當國際聚焦烏俄戰爭之際,北韓也想來刷存在感。其次,北韓想試試飛彈是否還有政治上「喊水會結凍」的能力。回顧過往,2017年,北韓發射了23枚飛彈,其中兩枚飛越日本上空,另外還進行了一次核子試驗。結果換來了,2018年北韓金正恩與美國川普的川金峰會政治成果。
雖然金正恩作出停止試射飛彈、摧毀核試場的承諾,但金正恩拿到了美國暫停大型軍演的承諾。如今,歷經2020和2021兩年對抗新冠病毒、抗疫成功後,北韓認為秋天是測試武器、換取政治利益的好時機。北韓一方面秀肌肉,另一方面示警南韓親美的新政府,像是ㄧ顆不定時炸彈,而無止盡的惡性循環,也使得朝鮮半島危機不斷升高。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