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藍鵲的故鄉:扇平

胡淑裕 蕭若華 報導

  本單元介紹台灣藍鵲的故鄉扇平,同時介紹如何藉著旅遊,來吸收大自然的知識,順便做好環境生態的保護工作。

  提到扇平,您或許覺得很陌生,但是如果我們提醒您,這是個可以看到台灣藍鵲的地方,您或許就會恍然大悟,是的,自從「台灣藍鵲」影片公開放映後,慕名來到扇平的遊客絡繹不絕,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從大年初一到今天年初六,扇平都是像這樣擠滿了人潮,而這些能在餐廳用餐的人,都是早在一個月前就預約了的,扇平到底是個什麼地方?來扇平就真的可以看到台灣藍鵲嗎?

  從林業試驗所六龜分所大約半個小時的車程,就可以到達扇平,只是這半個小時,一路上都是像這樣的碎石子路,如果車況不好很容易就會拋錨,一路上我們就遇到兩輛拋錨的車。載我們上山的是六龜分所的司機邱聰益先生,他是土生土長的六龜人,在往扇平的途中他告訴我們,從六龜到扇平的這條路上,是欣賞有名的「十八羅漢山」最好的地點,十八羅漢山素有「台灣桂林」的稱號,層層疊疊的山峰的確有桂林山水的風姿。

  欣賞過十八羅漢山的甲桂林景色不久,我們就到達扇平的管制站,由於扇平是甲種山地管制區,入山前要先申請。扇平到了,原以為一到扇平就會聽到蟲鳴鳥叫,沒想到入耳的卻是吵雜的人聲,他們告訴製作小組,他們是來賞鳥的,可是來了一兩天,都只聽到鳥叫聲,沒看到鳥。

  在扇平四年,才完成「台灣藍鵲」影片的攝影師劉燕明說,扇平的遊客噪音太大,鳥都遠離扇平谷地了,他現在要拍鳥,也只好跟著鳥到更高更遠的地方。扇平是林業試驗所六龜分所四個工作站中,最大的一個工作站,由於扇平是個谷地,再加上位在南台灣,因此冬天的扇平特別溫暖,我們在扇平的那幾天,台北還下著綿綿細雨,扇平卻透過綠葉灑出一地的陽光,這樣宜人乾爽的天氣,也就難怪會會聚各種五彩繽紛的山鳥,來這裡避寒過冬,但是台灣的鳥多年來在「捕鳥人」的獵殺下,早已經學會了如何保護自己,所以只要一聽到人聲,一看到人就互相發出警戒的叫聲,這也就是為什麼來扇平的遊客,會只聽到鳥聲卻看不到鳥的原因,所以劉燕明說來扇平想要看到鳥,一定要記得保持安靜,另外就是不要穿顏色太鮮艷的衣服。

  為了能拍到鳥,在劉燕明的指導下,我們先架好機器,人躲起來整整一個小時不說話,才拍到這台灣特種鳥類冠羽畫眉的覓食情形,所以如果您也真心想賞鳥,就得一改到遊樂區大聲喧鬧的習慣,否則也就不用大老遠跑到扇平來了,因為這裡的特色就是鳥類種類繁多,天然闊葉林豐富,原始自然並沒有針對遊客做特別的規劃。

  高分所長說來這裡的遊客,應該有個基本的心理建設,那就是扇平是林業試驗所的工作站,來這裡是來吸收自然教育的,而不是來遊玩的,這樣才不會白來一趟,比如說在扇平有個兩公頃大的竹園,這裡聚集了世界各地四十六種竹子,有熱帶、有溫帶、有散生、有叢生,來這裡仔細看看標示,對竹也就有了最基本的認識,如果真想賞鳥,扇平也特別開闢了條賞鳥步道,從海拔七百公尺爬到一千六百公尺,這條路上由於林相豐富,濃密的樹林中藏匿著許多鳥類,只要您維持這裡的寧靜,細心觀察一定會不虛此行,像我們就看到了難得一見的白耳畫眉,以及紅山椒,在賞鳥步道上,還可以看到製造奎寧的金雞納樹,這是台灣唯一可以看到金雞納樹的地方,這裡之所以有金雞納樹,背後還有一段歷史。

  扇平在日據時代是日本人大量栽種金雞納樹的地方,光復以後,由於奎寧可以以化學方式製造,金雞納樹失去經濟價值,不再種植,所以就剩下這零零落落幾株,在這條賞鳥步道上,我們欣賞到了大自然未經人工修飾的一面,也瞭解了扇平的歷史,不過我們更看到滿山遍野的垃圾,在步道正對面,我們發現了一個小型垃圾山,已經形成了,這是因為來這裡的遊客製造了大量的垃圾,林業試驗所並沒有垃圾車可以運下山,只好堆積在這裡,就形成了這樣的「景觀」,遊客的日益增加,不僅破壞扇平的自然景觀,也影響到在這裡的研究工作。沈勇強是扇平工作站的站長,也是國內研究蛾類的專家,他之所以來到扇平,就是因為扇平蛾類種類繁多,占台灣蛾類一半以上,可是遊客的干擾,再加上沒有「管理」遊客的經驗,使他困擾不已。

  遊客不遵守遊客須知,使扇平工作人員困擾不已,而遊客人數超過扇平所能承受的量,更令他們不知如何是好,他們說,扇平是塊谷地,每天遊客人數最好不要超過兩百人,可是他們又沒有控制遊客人數的權力,求助於申請入山的管制站警察人員,他們也說只要合乎申請條件,他們也沒有權力拒絕。

  王分局長說,由於要進入扇平必須親自辦理,不能通訊申請,再加上要有單位證明書,所以人數還可以控制,否則遊客還會更多,以研究為目的而設立的林業試驗所各分所,由於景觀特殊吸引了不少遊客,在遊客的壓力下,他們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所以在去年十一月才新成立的福山分所,他們有了新的規劃,來預防類似扇平的困擾,那就是他們自己設置管制站,檢查遊客攜帶的東西,並讓他們把垃圾帶出去,最重要的是,他們不供應吃住,請遊客當天來回,這樣也可以減少遊客的干擾。為了使遊客不影響研究工作,他們在規劃時,特地把開放給遊客的福山植物園,和專供研究的哈盆保留區,做不同的規劃,福山植物園有各種步道和說明,而在通往哈盆的路上,他們故意不建橋梁和步道,所以一般遊客並不會進入破壞。

  福山分所的規劃,有些或許可供扇平參考,不過每個地區由於地理環境不同,要有不同的規劃,才能達到既滿足遊客,又不影響生態環境的雙重目標。扇平是個向四周散開的谷地,當時的規劃又完全以方便研究人員為目標,要如何重新設計,使遊客不致干擾這裡的生態,恐怕是個大工程。

  劉燕明說以前他一星期能拍八百呎的底片,現在能拍一百呎就不錯了,沈勇強告訴我們,他或許會換地方做研究,如果有一天扇平真的再也看不到鳥,或是扇平也設制個管制站不准進入賞鳥步道,那將會是誰的損失呢?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